一种运煤敞车的侧墙及运煤敞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46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煤敞车的侧墙及运煤敞车,涉及铁路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侧板本体,侧板本体的内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侧柱连铁,侧板本体通过侧柱连铁拆分成上侧板和下侧板;多个上部支撑结构,设置在上侧板上,上部支撑结构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侧梁和侧柱连铁连接;多个下部支撑结构,设置在下侧板上,下部支撑结构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侧柱连铁和底架连接;解决现有运煤敞车存在的侧墙刚度弱、易发生变形、外胀等问题。外胀等问题。外胀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煤敞车的侧墙及运煤敞车


[0001]本技术属于铁路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运煤敞车的侧墙及运煤敞车。

技术介绍

[0002]铁路敞车主要用于运输煤炭、焦炭等散粒货物,是铁路运输中的主要车型。运煤敞车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车辆满载煤炭后,由于侧向力的作用,侧墙受散粒货物压力影响,使得侧柱、上侧梁、侧板等弯曲变形;二是部分用户在采用装载机装货时,侧墙受装载机臂及铲斗的撞击,侧柱、上侧梁、侧板等部位发生撞击变形、破损;三是煤炭中含有硫等杂质,呈弱酸性,对碳钢等金属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而现有运煤敞车车体材质主要为屈服强度为450MPa的高强钢,耐腐蚀性不强,车辆长时间运用后,与煤炭接触的侧板、端板、地板、门板处板材发生腐蚀后减薄,局部板材厚度甚至减薄为零,降低车辆强度。
[0003]在散粒货物侧压力、装载机撞击及煤炭腐蚀板材减薄等因素的作用下,运煤敞车车体整体刚度降低,尤其是侧墙横向弯曲刚度减弱,侧墙变形及外胀较为明显,容易造成车辆超出限界,带来行车安全隐患。此外,车内板材耐腐蚀性差导致板材减薄增加了车辆检修时对腐蚀部位的挖补、截换工作量,提高了车辆整个寿命周期内维修成本。
[0004]针对侧墙刚度弱、易发生变形及外胀问题,现有运用中主要采用在车体内安装多组撑杆将两侧墙连接在一起,从而减小侧墙的横向弯曲变形,但该技术存在在车体内部安装撑杆,不便于采用装载机装货,且装载机作业时会撞击撑杆,造成损坏,增加维护成本。
[0005]针对车内板材耐腐蚀性差导致板材减薄问题,现有运用中采用不锈钢材质车体,以提高了车体耐腐蚀性能,但该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不锈钢材料屈服强度为350MPa左右,在相同的车体结构中,采用不锈钢车辆比采用高强度耐大气腐蚀钢车辆的侧墙刚度弱,侧墙更容易发生横向变形;2、不锈钢材料价格为高强度耐大气腐蚀钢价格的两倍,且材料焊接工艺性差,车辆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运煤敞车的侧墙及运煤敞车,解决现有运煤敞车存在的侧墙刚度弱、易发生变形、外胀等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运煤敞车的侧墙,包括:
[0008]侧板本体,所述侧板本体的内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侧柱连铁,所述侧板本体通过所述侧柱连铁拆分成上侧板和下侧板;
[0009]多个上部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上侧板上,所述上部支撑结构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侧梁和所述侧柱连铁连接;
[0010]多个下部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下侧板上,所述下部支撑结构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侧柱连铁和底架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侧板本体的外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侧柱,所述侧柱的顶部与所
述上侧梁连接,相邻所述侧柱之间在所述侧板本体上形成侧柱分割区。
[0012]可选地,每个所述侧柱分割区内设置有一个所述上部支撑结构,所述上部支撑结构包括:
[0013]两个斜撑,呈八字型,所述斜撑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侧梁和所述侧柱连铁连接。
[0014]可选地,每个所述侧柱分割区内设置有一个所述下部支撑结构,所述下部支撑结构包括:
[0015]一对加强梁,所述加强梁的顶部与所述侧柱连铁连接,所述加强梁的底部与所述底架连接。
[0016]可选地,所述底架上设置有下侧梁,所述加强梁的底部和所述侧柱的底部均与所述下侧梁连接。
[0017]可选地,所述下侧板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侧柱的位置相对应的侧柱内补强座,所述侧柱内补强座为加强筋结构,所述侧柱内补强座的底面和侧面分别与所述底架和所述下侧板连接。
[0018]可选地,所述侧柱为冷弯双曲面帽形钢,所述侧柱与所述下侧梁铆接连接。
[0019]可选地,所述下侧板上开设有下侧门孔。
[0020]可选地,所述下侧板的厚度大于所述上侧板的厚度。
[002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运煤敞车,包括上述的运煤敞车的侧墙。
[002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运煤敞车的侧墙及运煤敞车,其有益效果在于:
[0023]1、该运煤敞车的侧墙上,侧板本体上设置的加强梁、侧柱内补强座与底架焊接在一起,侧柱与底架铆接连接,这样能够提高侧墙与底架的连接强度,提升侧墙抗外胀的能力,消除车辆超出限界而带来行车安全隐患;
[0024]2、该运煤敞车的侧墙上,在上侧板设置八字型的斜撑,并且上侧板的内部与通长的侧柱连铁连接,这样能够增强侧墙上部刚度和抗弯曲变形能力;
[0025]3、该运煤敞车的侧墙,采用冷弯双曲面帽形钢的侧柱、冷弯矩形钢的上侧梁、冷弯槽形钢的侧柱连铁、冷弯矩形钢的斜撑和加强梁,提升了侧墙各个部件的弯曲强度,增加了侧墙的整体刚度,提高了侧墙的抗装载机撞击能力;
[0026]4、该运煤敞车与货物接触位置的板材采用不锈钢和高强钢复合材料,解决了高强钢车辆强度高但耐腐蚀性差的问题,减少了制造成本,降低了车内板材挖补、截换检修工作量,进一步降低了车辆整个寿命周期内维修成本。
[0027]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8]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0029]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运煤敞车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运煤敞车的侧墙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0031]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运煤敞车的侧墙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0032]图4示出了图1的A

A的剖面示意图。
[0033]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侧柱的断面示意图。
[0034]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加强梁的断面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侧板本体;2、侧柱连铁;3、上侧板;4、下侧板;5、上侧梁;6、底架;7、侧柱;8、侧柱分割区;9、斜撑;10、加强梁;11、下侧梁;12、侧柱内补强座;13、下侧门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运煤敞车的侧墙,包括:
[0039]侧板本体,侧板本体的内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侧柱连铁,侧板本体通过侧柱连铁拆分成上侧板和下侧板;
[0040]多个上部支撑结构,设置在上侧板上,上部支撑结构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侧梁和侧柱连铁连接;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煤敞车的侧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本体,所述侧板本体的内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侧柱连铁,所述侧板本体通过所述侧柱连铁拆分成上侧板和下侧板;多个上部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上侧板上,所述上部支撑结构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侧梁和所述侧柱连铁连接;多个下部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下侧板上,所述下部支撑结构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侧柱连铁和底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煤敞车的侧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本体的外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侧柱,所述侧柱的顶部与所述上侧梁连接,相邻所述侧柱之间在所述侧板本体上形成侧柱分割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煤敞车的侧墙,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柱分割区内设置有一个所述上部支撑结构,所述上部支撑结构包括:两个斜撑,呈八字型,所述斜撑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侧梁和所述侧柱连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煤敞车的侧墙,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柱分割区内设置有一个所述下部支撑结构,所述下部支撑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史洪斌冯文梅刘文胜刘振兵陈宇李静吴胜财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