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盖、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2916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7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顶盖、电池及用电装置。电池顶盖具有流道区域与非流道区域,流道区域用于容纳流体以用于调节电池单体的温度,非流道区域被构造为不可容纳流体;电池顶盖包括:第一换热件;第二换热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子换热件与第二子换热件,第一子换热件相对于第二子换热件向背离第一换热件的方向凹陷;第一子换热件与第一换热件之间形成流道区域,第二子换热件与第一换热件之间形成非流道区域。电池顶盖在具有保护电池单体的基础上,还具有冷却或制热电池单体的作用。同时,第二换热件为凹凸不平的结构,使得电池顶盖的抗冲击强度较大,对电池单体的保护作用较佳。对电池单体的保护作用较佳。对电池单体的保护作用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顶盖、电池及用电装置
[0001]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引用于2022年8月22日递交的名称为“电池顶盖、电池及用电装置”的第PCT/CN2022/113952号PCT专利申请,其通过引用被全部并入本申请。


[0003]本申请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顶盖、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4]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0005]但是,传统的电池顶盖仅仅起到保护电池单体的作用,其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顶盖、电池及用电装置,能够缓解电池顶盖的功能单一的问题。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顶盖,所述电池顶盖具有流道区域与非流道区域,所述流道区域用于容纳流体以用于调节电池单体的温度,所述非流道区域被构造为不可容纳流体;所述电池顶盖包括:
[0008]第一换热件,用于连接所述电池单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顶盖具有流道区域(11)与非流道区域(12),所述流道区域(11)用于容纳流体以用于调节电池单体(20)的温度,所述非流道区域(12)被构造为不可容纳流体;所述电池顶盖包括:第一换热件(13),用于连接所述电池单体(20);第二换热件(14),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子换热件(141)与第二子换热件(142),所述第一子换热件(141)相对于所述第二子换热件(142)向背离所述第一换热件(13)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一子换热件(141)与所述第一换热件(13)之间形成所述流道区域(11),所述第二子换热件(142)与所述第一换热件(13)之间形成所述非流道区域(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件(13)为平板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区域(11)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子流道区域(111),所述非流道区域(12)包括多个子非流道区域(121);所述第二换热件(14)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子换热件(141)及多个所述第二子换热件(142),每个所述第一子换热件(141)与所述第一换热件(13)之间形成一个所述子流道区域(111),每个所述第二子换热件(142)与所述第一换热件(13)形成一个所述子非流道区域(1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件(13)及所述第二换热件(14)的厚度均为0.6mm

3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顶盖的厚度方向(Z)上,所述流道区域(11)的深度为所述第一换热件(13)的厚度的1倍

3倍;和/或所述流道区域(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润泳王鹏陈兴地秦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