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箱用控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043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箱用控温结构,涉及电池箱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板,所述箱体板用于构成电池箱;控温层,所述控温层盘绕于箱体板的表面,且所述控温层与所述箱体板之间形成有控温流道;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设置于所述控温层的第一端,所述出液管设置于所述控温层的第二端,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分别与所述控温流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新颖的半管式结构,使得呈半管状的控温层与箱体板之间形成有控温流道。而在进行温度调节时,位于控温流道当中的控温液能够直接与箱体板进行接触。其区别与传统的控温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热交换效率。同时,半管式的控温层能够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有效的提升箱体板的结构强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箱用控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箱
,具体为一种电池箱用控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能源电池大量采用液冷方式,大多液冷流体通过圆管或者方管进行流通进行热交换。现有技术方案均采用圆形钢管,或者液冷板在电池箱中与电池模组进行热交换。例如:申请号为CN209929436U,名称为一种一体式水冷动力电池箱,即采用了与上述类似的冷却方式。上述的控温结构,液冷流体与电池组隔着好几层金属壁,不利于热交换效率。为此提出一种电池箱用控温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箱用控温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箱用控温结构,包括:箱体板,所述箱体板用于构成电池箱;控温层,所述控温层盘绕于箱体板的表面,且所述控温层与所述箱体板之间形成有控温流道;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设置于所述控温层的第一端,所述出液管设置于所述控温层的第二端,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分别与所述控温流道相连通。
[0005]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箱用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板(1),所述箱体板(1)用于构成电池箱;控温层(2),所述控温层(2)盘绕于箱体板(1)的表面,且所述控温层(2)与所述箱体板(1)之间形成有控温流道(5);进液管(3)和出液管(4),所述进液管(3)设置于所述控温层(2)的第一端,所述出液管(4)设置于所述控温层(2)的第二端,所述进液管(3)和所述出液管(4)分别与所述控温流道(5)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用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层(2)呈S形、Z形或者螺旋形盘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用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层(2)的两侧均设置有焊接边(21),所述焊接边(21)用于增大所述控温层(2)与所述箱体板(1)之间形成的焊接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用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层(2)的横截面为半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和半椭圆形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箱用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层(2)和所述箱体板(1)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春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