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风机搅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282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风机搅龙结构,包括双向搅龙轴、第一抛料风机和第二抛料风机,所述第一抛料风机的第一风机轴和第二抛料风机的第二风机轴同轴固定在所述双向搅龙轴轴向的两端;所述双向搅龙轴的底部还设有搅龙壳体,所述搅龙壳体的上端设有向双向搅龙轴输入物料的进料料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风机搅龙结构,利用同一根轴实现了输送、除尘、粉碎和风机旋转靠风力抛送草料的功能,结构紧凑,运输效率高。率高。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风机搅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双风机搅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用于打捆机的输运搅龙,一般采用多轴操作,即利用搅龙轴进行输运,再设置独立的粉碎机构,并利用独立设置的风机进行物料抛送,结构复杂,不方便装配,而且输运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或几种,提供了一种双风机搅龙结构。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风机搅龙结构,包括双向搅龙轴、第一抛料风机和第二抛料风机,所述第一抛料风机的第一风机轴和第二抛料风机的第二风机轴同轴固定在所述双向搅龙轴轴向的两端;所述双向搅龙轴的底部还设有搅龙壳体,所述搅龙壳体的上端设有向双向搅龙轴输入物料的进料料斗。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双风机搅龙结构,利用同一根轴实现了输送、除尘、粉碎和风机旋转靠风力抛送草料的功能,结构紧凑,运输效率高。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所述双向搅龙轴的中部设有双向螺旋叶片,所述双向螺旋叶片两侧的双向搅龙轴上还设有第一粉碎部,所述搅龙壳体的内侧壁上与所述第一粉碎部对应的位置还设有第二粉碎部。
[000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同一根轴实现了物料输送、粉碎和风机旋转靠风力抛送材料的功能,结构紧凑稳定,运输效率高。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粉碎部为固定在所述双向螺旋叶片上的粉碎动刀,所述第二粉碎部为固定在所述搅龙壳体的内侧壁上的粉碎定刀。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粉碎动刀和粉碎定刀配合,粉碎效果更好。
[0011]进一步,所述搅龙壳体的底壁上设有除尘孔。
[0012]进一步,所述搅龙壳体包括一体固定的搅龙底壳和风机底壳,所述搅龙底壳的两端固定有风机底壳,所述搅龙底壳位于所述双向搅龙轴的底部,所述第一抛料风机和第二抛料风机的底部分别设有风机底壳,所述进料料斗固定在所述搅龙底壳的上方,所述风机底壳上固定有风机上壳。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搅龙底壳和风机底壳一体固定设置,方便整体结构的装配。
[0014]进一步,所述搅龙壳体包括一体固定的搅龙底壳、粉碎底壳和风机底壳,所述搅龙底壳的两端固定有粉碎底壳,所述粉碎底壳背离所述搅龙底壳的一侧设有风机底壳,所述搅龙底壳位于所述双向搅龙轴的底部,两个所述第一粉碎部的底部均设有粉碎底壳,所述
第一抛料风机和第二抛料风机的底部分别设有风机底壳,所述进料料斗固定在所述搅龙底壳的上方,位于所述进料料斗两侧的风机底壳和粉碎底壳上分别固定有风机上壳和粉碎上壳。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搅龙底壳、风机底壳和粉碎底壳一体固定设置,方便整体结构的装配。
[0016]进一步,所述风机上壳和邻近的粉碎上壳一体固定连接。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将风机上壳和粉碎上壳同时装配固定,结构稳定性更好,方便安装维修。
[0018]进一步,所述风机上壳上具有朝上布置的抛料口。
[0019]进一步,所述风机上壳和风机底壳合围形成多边形的风机壳体结构。
[0020]进一步,所述第一抛料风机和第二抛料风机上均设有多个风机叶片,所述风机叶片靠近自身自由端的位置均设有耐磨板。
[00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耐磨板的设置,提高了风机叶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双风机搅龙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双风机搅龙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双风机搅龙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3中A

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双向搅龙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8]200、双向搅龙轴;201、第一抛料风机;202、第二抛料风机;203、搅龙底壳;204、进料料斗;205、双向螺旋叶片;206、粉碎动刀;207、粉碎定刀;208、风机底壳;209、粉碎底壳;210、风机上壳;211、粉碎上壳;212、抛料口;213、耐磨板;214、风机叶片。
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30]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双风机搅龙结构,包括双向搅龙轴200、第一抛料风机201和第二抛料风机202,所述第一抛料风机201的第一风机轴和第二抛料风机202的第二风机轴同轴固定在所述双向搅龙轴200轴向的两端;所述双向搅龙轴200的底部还设有搅龙壳体,所述搅龙壳体的上端设有向双向搅龙轴200输入物料的进料料斗204。
[0031]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双向搅龙轴200的中部设有双向螺旋叶片205,所述双向螺旋叶片205两侧的双向搅龙轴200上还设有第一粉碎部,所述搅龙壳体的内侧壁上与所述第一粉碎部对应的位置还设有第二粉碎部。利用同一根轴实现了物料输送、粉碎和风机旋转靠风力抛送材料的功能,结构紧凑稳定,运输效率高。
[003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粉碎部为固定在所述双向螺旋叶片205上的粉碎动刀206,所述第二粉碎部为固定在所述搅龙壳体的内侧壁上的粉碎定刀207,可以根据粉碎需求,增减粉碎动刀和粉碎定刀的数量。利用粉碎动刀和粉碎定刀配合,粉碎效果更好。
[003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搅龙壳体的底壁上设有除尘孔,除尘孔对应双向搅龙轴200的双向螺旋叶片205位置。
[0034]本实施例的搅龙壳体根据双向搅龙轴200上设置结构不同,可采用两种结构形式:
[0035]结构形式一,所述搅龙壳体包括一体固定的搅龙底壳203和风机底壳208,所述搅龙底壳203的两端固定有风机底壳208,所述搅龙底壳203位于所述双向搅龙轴200的底部,所述第一抛料风机201和第二抛料风机202的底部分别设有风机底壳208,所述进料料斗204固定在所述搅龙底壳203的上方,所述风机底壳208上固定有风机上壳210。将搅龙底壳和风机底壳一体固定设置,方便整体结构的装配。
[0036]结构形式二,所述搅龙壳体包括一体固定的搅龙底壳203、粉碎底壳209和风机底壳208,所述搅龙底壳203的两端固定有粉碎底壳209,所述粉碎底壳209背离所述搅龙底壳203的一侧设有风机底壳208,所述搅龙底壳203位于所述双向搅龙轴200的底部,两个所述第一粉碎部的底部均设有粉碎底壳209,所述第一抛料风机201和第二抛料风机202的底部分别设有风机底壳208,所述进料料斗204固定在所述搅龙底壳203的上方,位于所述进料料斗204两侧的风机底壳20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风机搅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搅龙轴、第一抛料风机和第二抛料风机,所述第一抛料风机的第一风机轴和第二抛料风机的第二风机轴同轴固定在所述双向搅龙轴轴向的两端;所述双向搅龙轴的底部还设有搅龙壳体,所述搅龙壳体的上端设有向双向搅龙轴输入物料的进料料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风机搅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搅龙轴的中部设有双向螺旋叶片,所述双向螺旋叶片两侧的双向搅龙轴上还设有第一粉碎部,所述搅龙壳体的内侧壁上与所述第一粉碎部对应的位置还设有第二粉碎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风机搅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粉碎部为固定在所述双向螺旋叶片上的粉碎动刀,所述第二粉碎部为固定在所述搅龙壳体的内侧壁上的粉碎定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风机搅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龙壳体的底壁上设有除尘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风机搅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龙壳体包括一体固定的搅龙底壳和风机底壳,所述搅龙底壳的两端固定有风机底壳,所述搅龙底壳位于所述双向搅龙轴的底部,所述第一抛料风机和第二抛料风机的底部分别设有风机底壳,所述进料料斗固定在所述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堂俊王岩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天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