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球藻生态养殖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2621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小球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球藻生态养殖回收装置;包括采收池,采收池上端左侧设有入水管,采收池内部上下滑动装配有泡沫浮床,泡沫浮床上端均匀开设有若干工作孔,泡沫浮床下端安装有与若干工作孔位置相匹配的定植篮,采收池右端上侧固定安装有上清液排出管,采收池右端下侧固定安装有浓缩微藻排出管,上清液排出管与浓缩微藻排出管均设有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使用时利用泡沫浮床隔绝光照并利用水生植物对培养液中的营养成分进行吸收,继而使得小球藻在光照和营养成分减少的环境下,自絮凝并分泌出胶质,凝结沉淀于池底,操作简单成本低且耗能少。且耗能少。且耗能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球藻生态养殖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小球藻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小球藻生态养殖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小球藻为绿藻门小球藻属普生性单细胞绿藻,是一种球形单细胞淡水藻类,直径3~8微米,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之一,出现在20多亿年前,是一种高效的光合植物,以光合自养生长繁殖,分布极广。小球藻为无性繁殖,每个细胞可以产生2、4、8或16个似亲孢子,成熟时母细胞破裂,孢子逸出,长大后即为新个体。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多生活于较小浅水,也有海产种类。天然条件下个体较少,人工培养可以大量繁殖。细胞内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都很高,又有多种维生素,可食用和作为饵料,常用的小球藻采收方法有沉降、离心、过滤、浮选和絮凝,其中过滤法是利用压力或吸力将藻液从膜上过滤出来,将藻细胞留在膜上,该方法受小球藻个体大小影响,主要适用于采收个体较大的螺旋藻和空心藻等,对于个体较小的小球藻过滤效果并不理想,同时滤膜需要定期更换也会增加采收成本,浮选法是利用大量微小气泡附着于小球藻细胞表面,带动小球藻上浮到液体表面,通过对悬浮物的分离实现小球藻采收,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球藻生态养殖回收装置,包括采收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收池上端左侧设有入水管,所述采收池内部设有泡沫浮床,所述入水管一端穿过泡沫浮床并伸入采收池内部底侧,所述泡沫浮床上端均匀开设有若干工作孔,所述泡沫浮床下端安装有与若干工作孔位置相匹配的定植篮,所述采收池右端上侧固定安装有上清液排出管,所述采收池右端下侧固定安装有浓缩微藻排出管,所述上清液排出管与浓缩微藻排出管均设有阀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美锋林代炎吴晓梅吴飞龙张燕青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