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体球形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830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转体球形支座,属于桥梁设施技术领域。包括上、下支座板、第一减摩板、缓冲板、第二减摩板、球形支承体、第三减摩板和桥梁梁体固定板,特点是:所述的上支座板的凹腔的中央开设有一第一中心轴孔,在所述的第一减摩板的中央开设有一第二中心轴孔,在所述的桥梁梁体固定板的中央开设有一第三中心轴孔,第一、第二、第三中心轴孔彼此重合并且设置有一中心轴,中心轴的下端与第一中心轴孔相固定,而上端探入于所述的第三中心轴孔。优点:当桥梁梁体搁置于桥梁梁体固定板上后并且在曳引时,能使起到既支承桥梁梁体又保障桥梁梁体转动的作用,从而能保障桥梁梁体跨越下方的交通主干线,既安全又不会在铺设过程中招致交通中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转体球形支座
技术介绍
业界所知,桥梁支座从结构上区分主要有盆形支座和球形支座,设置于桥梁的桥墩与桥梁梁体之间,当遇到地震或其它因素引起的振动时,由其起抗震、抗振作用。图2所示为已有技术中广为使用的球形支座,它包括上、下支座板l、 2、第一减摩板3、缓冲板4、第二减摩板8、球形支承体5、第三减摩板6和桥梁梁体固定板7,在用于与桥梁的桥墩相固定的下支座2所朝向上支座板1的一侧的中部区域构成有一第一栈边21,第一栈边21内构成有一球面凹腔211,第三减摩板6铺置于球面凹腔211中,球形支承体5叠置于第三减摩板6上,第二减摩板8铺置在球形支承体5上,缓冲板4叠设在第二减摩板8上,上支座板1所朝向桥梁梁体固定板7的一侧的中部区域构成有一凹腔11,而上支座板1所朝向下支座板2的一侧的中部区域构成有一第二栈边12,该第二栈边12内构成有一球形支承体腔121,第一减摩板3置于凹腔11内,用于与桥梁梁体固定的桥梁梁体固定板7铺置在上支座板1上并且与所述的第一减摩板3接触,前述的球形支承体5所探出于球面凹腔211的部分容纳到球形支承体腔121中。上述结构的球形支座当遇到地震或其它由人为现象引起的振动时起保护作用,具体是力量作用于桥梁梁体即桥面重力经桥梁梁体固定板7传递给上支座板1,由于上支座板l的凹腔ll内设有第一减摩板3,因此由第一减摩板3减摩,进而由缓冲板4缓冲,同时经第二减摩板8减摩,以及经第三减摩板6减摩,从而起到有效地保护桥墩的作用;当遇到强度较大的例如由地震引起的并且除了上述情形外还伴随有致桥梁梁体出现位移(偏位)时,那么由球形支承体的转动得到补偿。上述结构的球形支座在某些特殊情形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困惑,例如由于近几年来交通主干线特别是铁路、高速公路之类的交错现象较多,因此在架设桥梁时客观上不可能而且也并不允许断航,即不允许中断交通。因此当要将桥梁梁体安置到位于铁路或高速公路或类似的主干道的两侧的桥墩上时,通常的做法是争分夺秒地利用过往车辆的无车间隙时间实施架设,但如此施工的危险性巨大,安全得不到保障。迄今为止,在这种情形下的冒险架设桥梁梁体的现象始终存在,业界虽然都能对此意识之,但苦于别无它法。申请人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检索,虽然未检知有得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任何技术启示,然而经本申请人长期探索,基本上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对己有技术中的桥梁支座进行了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满足跨越交通主线架设桥梁要求并且不会影响车辆通行又可确保安全的转体球形支座。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转体球形支座,它包括上、下支座板、第一减摩板、缓冲板、第二减摩板、球形支承体、第三减摩板和桥梁梁体固定板,第三减摩板铺设在下支座板上的第一栈边的球面凹腔内,球形支承体置于第三减摩板上,第二减摩板铺置在球形支承体上,缓冲板叠置在第二减摩板上,第一减摩板铺设在上支座板一侧的凹腔内,桥梁梁体固定板铺置在上支座板上,其中,所述的球形支承体所探出于球面凹腔的部分容纳于上支座板另一侧的由上支座板的第二栈边所构成的球形支承体腔内,特点是所述的上支座板的凹腔的中央开设有一第一中心轴孔,在所述的第一减摩板的中央开设有一第二中心轴孔,在所述的桥梁梁体固定板的中央开设有一第三中心轴孔,第一、第二、第三中心轴孔彼此重合并且设置有一中心轴,中心轴的下端与第一中心轴孔相固定,而上端探入于所述的第三中心轴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中心轴孔的孔壁上构成有第一螺纹,所述的中心轴的轴体下端构成有第二螺纹,第一、第二螺纹相互配合。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桥梁梁体固定板面对所述的第一减摩板的一侧固设有一滑板,滑板与第一减摩板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滑板为不锈钢板。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支座板和所述的桥梁梁体固定板之间由至少两组且每组的数量为两个的联结装置联结。在本专利技术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联结装置包括一联结板和一对螺钉,联结板上开设有一对螺钉孔,联结板的一端由一对螺钉中的其中一个螺钉与所述桥梁梁体固定板上所开设的第一联结孔固定,联结板的另一端由一对螺钉中的另一个螺钉与所述上支座板上所开设的第二联结孔固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减摩板均为聚四氟乙烯板。在本专利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减摩板上平面高于所述的上支座板的上平面。在本专利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缓冲板为不锈钢板。在本专利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减摩板的形状为盆形。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由于在桥梁梁体固定板的中心央开设了第三中心轴孔和在第一减摩板的中央开设了第二中心轴孔以及在上支座板的凹腔的中央开设了第一中心轴孔,第一、第二、第三中心轴孔彼此重合并且设置有中心轴,因此当桥梁梁体搁置于桥梁梁体固定板上后并且在曳引时,能使起到既支承桥梁梁体又保障桥梁梁体转动的作用,从而能保障桥梁梁体跨越下方的交通主干线,既安全又不会在铺设过程中招致交通中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技术转体球形支座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例示意图。图3为已有技术中的球形支座的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査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专利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实施例1:敬请参见图1,依据公知的常识,下支座板2是以桥梁的桥墩20 (图2示)相固定的,具体是在下支座板2上开设数量不受图示限制的第一固定件孔122,用一组第一固定件23穿入第一固定件孔22并且与桥墩20上的预埋件固定。下支座板2的具体形状并不受到图示的限制,在下支座板2面向上支座板1的一侧的中央区域,即以目前图示状态的下支座板2的上侧的中央区域构成有一环形的第一栈边21,第一栈边21内构成有一球面凹腔211,在该球面凹腔211内设置即铺置形状为盆形的并且优选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第三减摩板6。材质为金属的球形支承体5安顿在第三减摩板6上,材料为聚四氟乙烯的第二减摩板8铺置在球形支承体5的凹部51内,材料优选为不锈钢的缓冲板4叠置在第二减摩板8上。上支座板1所面向下支座板2的一侧即图示的下侧的中央区域或称中部区域构成有一第二栈边12,第二栈边12构成有一球形支承体腔121,前述的球形支承体5所探出于球面凹腔211的部分并且携缓冲板4、第二减摩板8容纳到球形支承体腔121中。形状不受图示制约的上支座板1面向桥梁梁体固定板7的一侧即图示的上侧的中央区域构成有一凹腔11,凹腔11内铺设材料优选为聚四氟乙烯制的第一减摩板3,并且该第一减摩板3的上平面(上表面)高于上支座板l的上表面,也就是说,第一减摩板3略为探出于凹腔ll。请继续见图l,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桥梁梁体固定板7的中央开设有一第三中心轴孔71,由于桥梁梁体固定板7为矩形板,更具体地讲为长方形板,因此上面所讲的中央的概念应当为桥梁梁体固定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体球形支座,它包括上、下支座板(1、2)、第一减摩板(3)、缓冲板(4)、第二减摩板(8)、球形支承体(5)、第三减摩板(6)和桥梁梁体固定板(7),第三减摩板(6)铺设在下支座板(2)上的第一栈边(21)的球面凹腔(211)内,球形支承体(5)置于第三减摩板(6)上,第二减摩板(8)铺置在球形支承体(5)上,缓冲板(4)叠置在第二减摩板(8)上,第一减摩板(3)铺设在上支座板(1)一侧的凹腔(11)内,桥梁梁体固定板(7)铺置在上支座板(1)上,其中,所述的球形支承体(5)所探出于球面凹腔(211)的部分容纳于上支座板(1)另一侧的由上支座板(1)的第二栈边(12)所构成的球形支承体腔(12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座板(1)的凹腔(11)的中央开设有一第一中心轴孔(111),在所述的第一减摩板(3)的中央开设有一第二中心轴孔(31),在所述的桥梁梁体固定板(7)的中央开设有一第三中心轴孔(71),第一、第二、第三中心轴孔(111、31、71)彼此重合并且设置有一中心轴(9),中心轴(9)的下端与第一中心轴孔(111)相固定,而上端探入于所述的第三中心轴孔(7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肇骏章曾焕陆宏伟胡建新朱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宝桥梁构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