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倍半硅氧烷改性乙烯-三氟氯乙烯树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16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倍半硅氧烷改性乙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倍半硅氧烷改性乙烯

三氟氯乙烯树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领域,具体涉及倍半硅氧烷改性乙烯

三氟氯乙烯树脂。

技术介绍

[0002]乙烯

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或者F30)是一种热塑性含氟共聚物,对绝大多数的无机、有机化学品以及有机溶剂有非凡的抗腐蚀能力,目前没有发现一种溶剂能在120℃以下溶解ECTFE或使它发生应力开裂。与其他热塑性共聚物相比,ECTFE在高温下的耐氯和氯衍生物的性能特别突出,耐化学试剂腐蚀性能与全氟聚合物相当,优于聚偏氟乙烯,韧性好,硬度高,具有突出的抗冲击性能,比聚四氟乙烯和四氟乙烯

六氟丙烯共聚物表现出更优异的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如此,ECTFE可作为一些化工容器的内部重防腐保护。
[0003]为了进一步提高ECTFE粉末涂料涂层的硬度,被尖利物品刮擦时不会产生刮伤和机械损伤,现有技术进行了如下努力:
[0004]日本专利JP03163147A公开了一种含氟共聚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将柔性含氟树脂接枝到ECTFE上,获得柔性好、可塑性好的改性ECTFE。
[0005]日本专利JP04227777A公开了一种滑动部件的涂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在ECTFE中添加聚苯硫醚树脂、芳香聚酯树脂、有机聚硅氧烷弹性体或含氟弹性体,依此获得低摩擦性、耐磨性、耐热性、韧性和抗冲击性优异,后处理中不会断裂或剥落的涂层。
[0006]中国专利CN112480296A公开了一种亲水改性的乙

三氟氯乙烯共聚物,所述共聚物采用RX

CH=CRY

COOCH3改性乙烯

三氟氯乙烯共聚物,改性后的ECTFE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
[0007]中国专利CN106832077A公开了一种具有自交联结构的ECTFE氟树脂,所述氟树脂采用烷氧基甲基(烷基)丙烯酰胺和改性单体A对ECTFE进行改性,改性后的ECTFE可用作防腐涂层。
[0008]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对ECTFE的改性,关键点在于可塑性、耐磨性、亲水性和防腐性等,并未特地针对韧性和硬度、防刮擦性能进行改性。ECTFE树脂应用于生产设备的内部涂层时,不可避免地需要经受粉体冲刷,因此需要对ECTFE进行改进,以提高其硬度及耐刮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倍半硅氧烷改性乙烯

三氟氯乙烯树脂,所述树脂具有良好的硬度及耐刮擦性能。
[0010]为了实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1]一种倍半硅氧烷改性乙烯

三氟氯乙烯树脂,所述倍半硅氧烷改性乙烯

三氟氯乙烯树脂由包括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三氟氯乙烯和乙烯的单体共聚制得,所述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如下:
[0012][0013]其中:R为

O(CX2)
n
O(CH2)
m
OCH=CH2,X独立地选自H、F、Cl或Br,n=1~5的整数,m=1~5的整数。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中,X独立地选自H、F、Cl或Br,n=1~5的整数,m=1~5的整数;优选的是,X独立地选自H、F或Cl,n=2~4的整数,m=1~3的整数;更优选的是,X独立地选自H或F,n=2~3的整数,m=1~2的整数。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倍半硅氧烷改性乙烯

三氟氯乙烯树脂包括0.1~15wt%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结构单元、30~70wt%三氟氯乙烯结构单元和30~70wt%乙烯结构单元;优选的是,所述倍半硅氧烷改性乙烯

三氟氯乙烯树脂包括0.1~12wt%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结构单元、40~60wt%三氟氯乙烯结构单元和40~60wt%乙烯结构单元;更优选的是,所述倍半硅氧烷改性乙烯

三氟氯乙烯树脂包括0.5~10wt%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结构单元、45~55wt%三氟氯乙烯结构单元和45~55wt%乙烯结构单元。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倍半硅氧烷改性乙烯

三氟氯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017](1)向反应器中加入高纯水、分散剂、pH缓冲剂、链转移剂和结构式(I)所示的化合物,抽空、氮气置换至反应器内氧含量低于30ppm;
[0018](2)反应器内温至10~90℃;
[0019](3)向反应器内加入三氟氯乙烯、乙烯和引发剂;
[0020](4)反应持续1.5~6h,终止反应,产物经洗涤、干燥后得到倍半硅氧烷改性乙烯

三氟氯乙烯树脂。
[0021]优选的是,所述倍半硅氧烷改性乙烯

三氟氯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022](1)向反应器中加入高纯水、分散剂、pH缓冲剂、链转移剂和结构式(I)所示的化合物,水为介质,每100质量份的水介质中含0.1~15质量份的结构式(I)所示的化合物、0.01~5质量份的分散剂、0.01~2质量份的pH缓冲剂、0.01~5质量份的链转移剂,抽空、氮气置换至反应器内氧含量低于30ppm;
[0023](2)维持反应器的内温为10~50℃,向反应器内加入三氟氯乙烯,三氟乙烯加入量为三氟氯乙烯和乙烯总量的30~70质量份;
[0024](3)升温使反应器的内温恒定在反应温度30~90℃,向反应器内加入乙烯至反应器内压力为1~6MPa,向反应器内加入0.01~5质量份的引发剂引发反应,持续向反应器内补加乙烯维持反应釜内压力恒定;
[0025](4)反应持续1.5~6h后,终止反应,产物经洗涤、干燥后得到倍半硅氧烷改性乙烯

三氟氯乙烯树脂。
[0026]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分散剂为本领域常用的分散剂,优选的是,分散剂选自全氟辛酸铵盐或碱金属盐、六氟环氧丙烷齐聚物羧酸铵盐或碱金属盐、聚乙烯醇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7]本专利技术使用的pH缓冲剂为本领域常用的缓冲剂,优选的是,所述pH缓冲剂选自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和四硼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8]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引发剂为本领域常用的引发剂,优选的是,所述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硫酸钠、过硫酸钾

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铵

亚硫酸氢钠和二异丙基过氧化二碳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9]本专利技术使用的链转移剂为本领域常用的链转移剂,优选的是,所述链转移剂选自四氯化碳、乙酸乙酯、乙二醇、丙二酸二乙酯、异戊烷和氯仿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每100质量份的水介质中含0.5~10质量份的结构式(I)所示的化合物、0.05~3质量份的分散剂、0.0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倍半硅氧烷改性乙烯

三氟氯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倍半硅氧烷改性乙烯

三氟氯乙烯树脂由包括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三氟氯乙烯和乙烯的单体共聚制得,所述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如下:其中:R为

O(CX2)
n
O(CH2)
m
OCH=CH2,X独立地选自H、F、Cl或Br,n=1~5的整数,m=1~5的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改性乙烯

三氟氯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中,X独立地选自H、F或Cl,n=2~4的整数,m=1~3的整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改性乙烯

三氟氯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中,X独立地选自H或F,n=2~3的整数,m=1~2的整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改性乙烯

三氟氯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倍半硅氧烷改性乙烯

三氟氯乙烯树脂中包括0.1~15wt%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结构单元、30~70wt%三氟氯乙烯结构单元和30~70wt%乙烯结构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改性乙烯

三氟氯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倍半硅氧烷改性乙烯

三氟氯乙烯树脂中包括0.1~12wt%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结构单元、40~60wt%三氟氯乙烯结构单元和40~60wt%乙烯结构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改性乙烯

三氟氯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柯陈科孙斌张万里宋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