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海蓬子通过组织培养的快速繁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0951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北美海蓬子通过组织培养的快速繁苗方法,使用的萌发生芽培养基为MS+TDZ 1.0mg/L+NaCl 8.0g/L;增殖培养基为MS+TDZ1.0mg/L+BA 2.0mg/L+NaCl 8.0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3mg/L+KT 0.1mg/L+活性炭0.5mg/L+麦芽提取物0.5mg/L+NaCl 8.0mg/L;培养过程为:北美海蓬子的种子接种在萌发生芽培养基上萌发健壮的丛生小植株;将截取丛生小植株的茎尖、茎段在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上继代增殖、生根;将具有3~6条根的幼苗移栽于由河沙、泥炭土和园土三者按体积比1∶1∶1配制的基质中,移栽成活的幼苗定植于大田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北美海蓬子的繁苗方法,尤其是一种北美海蓬子通过组织 培养的快速繁苗方法。
技术介绍
北美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ii Torr.),又简称为海蓬子,属于 藜科(Chenopodiaceae)、海蓬子属(Salicornia),也有译作盐角草属,是 一种耐盐性极强的真盐生植物。可以用海水直接浇灌,可以在沿海滩涂种 植。耐盐极限达到5XNaCl浓度。海蓬子是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环境研究 室从全球范围内搜集到的1300多种野生盐生植物中筛选出的最具有经济 价值的真盐生植物,可作为无公害蔬菜、动物青饲料和生物能源物质栽培 应用。作为蔬菜栽培,采其幼嫩茎叶和幼嫩籽荚,清炒、做色拉或腌制。2001 年,海蓬子在江苏盐城沿海滩涂引种成功。目前海蓬子在江苏盐城地区海 边滩涂推广面积达到2000亩,作为有机和无公害海水蔬菜进入高档宾馆 的餐桌,供不应求。我国海岸线长,适合种植海蓬子的海边滩涂面积巨大。传统的北美海蓬子繁殖方法主要采用种子播种的繁殖方法,海蓬子幼 苗在早期生长极其缓慢,管理困难,幼苗成活率低,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 物力。此外,海蓬子的品种较为单一,海蓬子通过组织培养快速繁苗方 法的建立,为海蓬子进行遗传改良操作提供了新的途径。CWLee (1992年)取在盆钵中生长2个月的海蓬子幼苗茎尖,进行组织 培养,建立了海蓬子的组培繁苗体系(CW Lee. In Wtro Propagation of Sa/z'corm'a by Shoot-tip Cultures. Hortscience, 1992, 27(5):472.)。但是海蓬子幼苗生长极其缓慢,管理困难,成活率低。本研究直接取海蓬子 的种子,在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操作更为简便,繁殖系数更高,在同 样的时间内可以繁殖更多的海蓬子幼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的北美海蓬子繁殖方法存在的问题,提 供一种通过组织培养的快速繁苗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北美海蓬子通过组织培养的快速繁 苗方法,组织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其特征在于萌发生芽培养基为MS+TDZ l.Omg/L +NaCl 8.0g/L;增殖培养基为MS+TDZ 1.0mg/L+BA 2.0mg/L+NaCl 8.0mg/L ; 生根培养基为 1/2MS+IBA 0.3mg/L+KT O.lmg/L+活性炭0.5mg/L+麦芽提取物0.5mg/L+NaCl 8.0 mg/L;具体培养过程为a) 北美海蓬子的种子接种在萌发生芽培养基上萌发健壮的丛生小植株;b) 将截取丛生小植株的茎尖、茎段在增殖培养基上继代增殖; C)将继代增殖后的小苗在生根培养基上生根;d)将具有3~6条根的北美海蓬子幼苗移栽于由河沙、泥炭土和园土 三者按体积比l: 1: l配制的基质中,移栽成活的幼苗定植于海边滩涂的 大田中。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北美海蓬子的种子接种在萌发生芽培养基上萌发 健壮的丛生小植株是指将北美海蓬子种子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去除漂 浮的发育不良的种子,用酒精含量为75%的溶液浸泡1分钟,用无菌水冲 洗一次,用升汞含量0.1%的表面消毒液消毒20分钟,再用无菌水水洗六 次后,接种于萌发生芽培养基上,置于黑暗的条件下培养,萌发白化的丛 生小植株后,再移到光照下培养,形成健壮的丛生小植株。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将截取丛生小植株的茎尖、茎段在增殖培养基上继代增殖是指将健壮的丛生小植株的茎尖或切成L2 1.8cm大小的茎段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继代增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将继代增殖后的小苗在生根培养基上生根是指 将继代增殖后高于2.0cm的北美海蓬子幼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应用组织培养的手段,克服北美海蓬子常规育苗 苗期生长缓慢,管理困难,幼苗成活率低,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等缺 点,达到工厂化快速育苗,以适应生产上对北美海蓬子的大量需求。同时, 由于组织培养时直接选取北美海蓬子的种子,拓宽了北美海蓬子组培快繁 的取材范围,组织培养中能对每个环节实施监控,大大提高了繁殖速度和 移栽成活率。 附图说明图1是北美海蓬子种子在萌发生芽培养基上形成白化丛生芽; 图2是组织培养后的具有3~6条根的北美海蓬子幼苗。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萌发生芽培养基为MS+TDZ 1.0mg/L+NaCl 8.0g/L。 将北美海蓬子的种子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去掉漂浮的发育不良的种 子,置于1升的烧杯中,用酒精含量为75%溶液浸泡1分钟,用无菌水冲 洗一次,再用升汞含量0.1%的表面消毒液消毒20分钟,用无菌水水洗六 次。接种于萌发生芽培养基上,置于黑暗的条件下培养。接种后3天开始 萌发,1月左右可以形成4~5个丛生小植株,2月左右可以形成15~20个 丛生小植株,丛生小植株白化,移到光照的条件下培养10天左右,即可 转绿,形成健壮的丛生小植株。 实施例2增殖培养基为MS+TDZ 1.0mg/L+BA2.0mg/L+NaCl 8.0mg/L。取实施例1获得的健壮的丛生小植株的茎尖,并将丛生小植株的茎切 成1.2 1.8cm大小的茎段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上,使茎尖及小茎段在增殖培 养基上快速继代增殖,形成北美海蓬子丛生小苗,月增殖倍数可达CWLee 建立的海蓬子的组培繁苗体系的1.5倍以上。实施例3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3mg/L+KT0.1mg/L+活性炭0.5mg/L+麦芽提取物0.5mg/L+NaCl 8.0mg/L。将实施例2增殖后高于2cm的幼苗接种在生根培养基上,7天左右开 始有不定根萌发,20天左右平均每株根数可达到3 6条,形成北美海蓬子 幼苗。实施例4将具有3~6条根的幼苗移栽于由河沙、泥炭土和园土三者按体积比1:1: 1的比例配制的基质中,浇NaCl含量为1%的盐水,移栽时苗高一般为 3cm左右,移栽的成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移栽l个月左右即可将北美 海蓬子幼苗移植于海边滩涂的大田。常规播种育苗2月中旬取海蓬子种子进行盆钵播种,三个重复,每 个重复播种100粒,播种在5个盆钵中,每个盆钵20粒。出苗率在40% 左右,由于海蓬子幼苗早期在盆钵生长极其缓慢,成活率低,播后3月左 右,100粒种子平均只有10% 20%的成活率。以CW Lee (1992年)报道的方法进行育苗在盆钵育苗阶段,与常规 播种育苗相似,幼苗成活率低,成活率10% 20%,可取的用于培养的茎 尖材料数量较少。按照CW Lee (1992年)报道的方法,播种100粒种子进 行育苗,播种2月后取茎尖培养,增殖培养2月后,取幼苗进行生根培养, 生根培养2月后移栽,l月后移栽成活。由于用该方法培养的幼苗根部有 较多的愈伤组织,虽然根数较多,但移栽成活率仍然相对较低,在80%左 右。从播种,经组织培养到移栽成活需要7个月左右的时间,100粒种子 可以繁殖400株左右的幼苗。以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种子直接播种在萌发生芽培养基上,出芽率在50% 左右,2月左右每个发芽的种子可增殖形成15 20个丛生小植株,此后移 至增殖培养基上,单个茎尖或1.2 1.8cm大小的茎段可增殖15倍以上。增 殖培养基上形成的幼苗移到生根培养基上20天左右,每株形成3~6条健 壮的根,即可进行移栽。在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北美海蓬子通过组织培养的快速繁苗方法,组织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其特征在于:萌发生芽培养基为MS+TDZ 1.0mg/L+NaCl 8.0g/L;增殖培养基为MS+TDZ 1.0mg/L+BA 2.0mg/L+NaCl8.0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3mg/L+KT 0.1mg/L+活性炭0.5mg/L+麦芽提取物0.5mg/L+NaCl 8.0mg/L;具体培养过程为: a)北美海蓬子的种子接种在萌发生芽培养基上萌发健壮的丛生小植株; b)将截取丛生小植株的茎尖、茎段在增殖培养基上继代增殖; c)将继代增殖后的小苗在生根培养基上生根; d)将具有3~6条根的北美海蓬子幼苗移栽于由河沙、泥炭土和园土三者按体积比1∶1∶1配制的基质中,移栽成活的幼苗定植于海边滩涂的大田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桂红柏文娟马鸿翔周淼平张旭孙晓波任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