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制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9694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氢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箱式制氢装置,包括箱体、缓冲装置、反应箱、集气箱以及散热组件,所述缓冲装置固定设置于箱体内,所述反应箱以及集气箱均设置于箱体内并与缓冲装置连接,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装置、冷却装置以及进气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设置于散热装置的上端以对其进行降温冷却,所述进气装置固定设置于箱体的一侧,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两组与冷却装置以及进气装置相配合的通槽,通过设置导热壳和导热板,将反应箱以及集气箱的温度传导至方棚油内,通过方棚油吸收热量,从而降低反应箱以及集气箱的温度,避免排出的气体带走大量的碱液和水汽,降低对设备的腐蚀,通过设置循环扇避免方棚油受热不均,提高吸热效果。高吸热效果。高吸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式制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制氢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箱式制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氢气被众人所认知为一种危险的易燃易爆的气体,目前国内发电机组大多采用氢冷技术,其氢气来源为制氢站的氢气。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6614871U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式制氢装置”,包括箱体和安装有连接杆的第一安装块,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一安装块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箱体的内部上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压缩杆,所述压缩杆的外壁套接有弹簧,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集气箱;通过设置弹簧,由于人为放置集气箱时会产生磕碰,该装置能够有效地避免了集气箱在放置或取出时对集气箱的磕碰导致内部气体不稳定,引起爆炸的安全事故,通过弹簧的作用,对集气箱起到缓震作用,相比于传统的制氢装置,该装置的安全系数更高。
[0004]但在实际使用中,水电解制氢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电解液温度逐渐升高,会使排出的气体带走大量的碱液和水汽,对设备的腐蚀会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箱式制氢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设计一种箱式制氢装置,包括箱体、缓冲装置、反应箱、集气箱以及散热组件,所述缓冲装置固定设置于箱体内,所述反应箱以及集气箱均设置于箱体内并与缓冲装置连接,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反应箱以及集气箱之间,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装置、冷却装置以及进气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设置于散热装置的上端以对其进行降温冷却,所述进气装置固定设置于箱体的一侧,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两组与冷却装置以及进气装置相配合的通槽。
[0008]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设置于箱体内的导热壳,所述导热壳内通过两组支撑块固定连接有循环框,所述导热壳以及循环框内填充有方棚油。
[0009]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框内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通过固定板设置有循环扇。
[0010]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多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均贯穿导热壳并延伸至其上端,所述导热壳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与循环框相配合的导热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为固定设置于导热壳上的U型板,所述冷却装置的两端均与通槽连通,所述进气装置与一组通槽连通。
[0012]进一步的另一组所述通槽上固定设置有防虫网,所述通槽内开设有与防虫网相配合的排水槽。
[001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箱式制氢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导热壳和导热板,将反应箱以及集气箱的温度传导至方棚油内,通过方棚油吸收热量,从而降低反应箱以及集气箱的温度,避免排出的气体带走大量的碱液和水汽,降低对设备的腐蚀,通过设置循环扇避免方棚油受热不均,提高吸热效果。
[0015]其次,本技术还通过设置冷却装置与通槽以及进气装置配合,对散热板进行散热,降低方棚油的温度,避免因为方棚油温度过高从而影响其吸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散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循环扇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箱体;2、缓冲装置;3、反应箱;4、集气箱;5、散热组件;501、散热装置;502、冷却装置;503、进气装置;6、通槽;7、导热壳;701、循环框;702、安装板;703、固定板;704、循环扇;705、散热板;706、导热板;8、防虫网;9、排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参照图1

3,一种箱式制氢装置,包括箱体1、缓冲装置2、反应箱3、集气箱4以及散热组件5,缓冲装置2固定设置于箱体1内,反应箱3以及集气箱4均设置于箱体1内并与缓冲装置2连接,散热组件5设置于反应箱3以及集气箱4之间,散热组件5包括散热装置501、冷却装置502以及进气装置503,冷却装置502设置于散热装置501的上端以对其进行降温冷却,进气装置503固定设置于箱体1的一侧,箱体1上开设有两组与冷却装置502以及进气装置503相配合的通槽6。
[0022]更具体的是,在本技术中,通过散热装501吸收反应箱3以及集气箱4的热量,从而降低反应箱3以及集气箱4的温度,通过冷却装置502以及进气装置503与日常6配合降低散热装置501的温度,避免散热装置501因自身温度过高无法吸收反应箱3以及集气箱4的热量导致散热失效。
[0023]具体来说,反应箱3内设置有多组导热环,反应箱3的一侧设置有与散热装置501以及多组导热环相配合的导热块,从而更好的将反应箱3的热量传导至散热装置501。
[0024]进一步的,散热装置501包括设置于箱体1内的导热壳7,在本技术中,为了更好的导热,导热壳7可采用铜材质,导热壳7内通过两组支撑块固定连接有循环框701,从而对循环框701进行固定,避免磕碰,导热壳7以及循环框701内填充有方棚油,填充方棚油对导热壳7传导的热量进行吸收,有效降低导热壳7的温度,从而降低反应箱3以及集气箱4的温度。
[0025]更进一步的,循环框701内固定设置有安装板702,安装板702上通过固定板703设置有循环扇704,通过循环扇704带动方棚油在循环框701内循环流动,避免方棚油整体受热
不均,提高吸热的效果。
[0026]再进一步的,循环框70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多组散热板705,在本技术中,为了更好的降低方棚油的温度,散热板705可采用铜材质,散热板705均贯穿导热壳7并延伸至其上端,导热壳7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与循环框701相配合的导热板706,通过设置导热板706增加导热壳7与方棚油的接触面积,提高方棚油的吸热效率,从而提高散热装置501对反应箱3以及集气箱4的降温效果。
[0027]更详细的来说,冷却装置502为固定设置于导热壳7上的U型板,冷却装置502的两端均与通槽6连通,U型板与两组通槽6连通从而形成空气流通通道,提高对散热板705的散热效果,进气装置503与一组通槽6连通,提高进气装置503吸气并将空气沿U型板内的空气流通通道以及通槽排出,带走散热板705的热量,更加有效的降低散热板705的温度,在本技术中,进气装置503可为传统的排风扇或气泵等装置。
[0028]需要说明的是,另一组通槽6上固定设置有防虫网8,防止在使用时有蚊虫飞入箱体1有效装置的正常运行,通槽6内开设有与防虫网8相配合的排水槽9,将热空气与防虫网8接触凝结的冷凝水排出,避免箱体内积水。
[0029]工作方式;工作时,通过导热壳7吸收反应箱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式制氢装置,包括箱体(1)、缓冲装置(2)、反应箱(3)、集气箱(4)以及散热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2)固定设置于箱体(1)内,所述反应箱(3)以及集气箱(4)均设置于箱体(1)内并与缓冲装置(2)连接,所述散热组件(5)设置于反应箱(3)以及集气箱(4)之间,所述散热组件(5)包括散热装置(501)、冷却装置(502)以及进气装置(503),所述冷却装置(502)设置于散热装置(501)的上端以对其进行降温冷却,所述进气装置(503)固定设置于箱体(1)的一侧,所述箱体(1)上开设有两组与冷却装置(502)以及进气装置(503)相配合的通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501)包括设置于箱体(1)内的导热壳(7),所述导热壳(7)内通过两组支撑块固定连接有循环框(701),所述导热壳(7)以及循环框(701)内填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城金纯李豪敏周晓宏
申请(专利权)人:苏氢氢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