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钢梁端板互连式梁柱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907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梁端板互连式梁柱连接节点,包括方管柱和四根横梁,四根横梁的内端分别与所述方管柱对应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每个横梁的内端分别连接有两个侧向端板,两个侧向端板的内侧竖向边分别与横梁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横梁的侧向端板相互抵靠并贴合,相互抵靠的两个所述侧向端板之间通过若干螺栓连接固定。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是,结构整体性能好、强度高、抗震性能好、节点处刚度大,受力性能好、传力可靠;构件加工方便、吊装方便、施工速度快。施工速度快。施工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梁端板互连式梁柱连接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具体涉及一种钢梁端板互连式梁柱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建筑主体钢框架采用的钢梁、钢柱在现场进行组装,多采用焊接或栓焊连接方式,具有平面设计多样、整体性能好、容许误差大等优点,但钢梁吊装就位后需要通过安装螺栓或是设置支撑进行固定,然后对翼缘进行焊接连接,工种多工序复杂,施工速度慢。随着建筑工业化的进程逐渐加快,传统采用焊接或栓焊连接的钢结构的弊端亦日益显著,诸如施工周期长、焊接受天气影响大等。
[0003]此外,传统钢结构连接节点在钢柱内设置有内隔板,在钢柱外设置有连接钢梁用的钢牛腿,这种连接节点存在加工制作复杂、生产成本高、运输时由于存在钢牛腿导致构件堆放不规整、单车运输构件少、吊装不方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抗震性能和梁柱整体性能好、构造简单、制作便捷、吊装方便、全螺栓装配连接的钢梁端板互连式梁柱连接节点。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钢梁端板互连式梁柱连接节点,包括竖向设置的方管柱和四根水平设置的横梁,四根所述横梁以所述方管柱为中心呈星型发散状设置,四根所述横梁分别与所述方管柱四个方向的外壁对应,所述横梁的内端分别与所述方管柱对应的外壁固定连接,其要点是:在每个所述横梁的内端分别连接有两个侧向端板,两个所述侧向端板分别位于所述横梁的左右两侧,所述侧向端板竖向设置,所述侧向端板的内侧竖向边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侧向端板的外侧竖向边背向所述方管柱延伸,相邻两个所述横梁的侧向端板相互抵靠并贴合,相互抵靠的两个所述侧向端板上贯穿有若干螺孔,相互抵靠的两个所述侧向端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0006]所述横梁的内端分别设有对接组件;
[0007]所述对接组件包括一个竖向设置的正向端板,所述正向端板与所述方管柱对应的外壁平行并贴合,所述正向端板与所述横梁的内端固定连接,所述正向端板的两个竖向边缘分别连接有所述侧向端板,所述侧向端板的内侧竖向边与所述正向端板对应的竖向边缘连接;
[0008]所述对接组件还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盖板,两个所述盖板上下正对设置,所述正向端板背向所述方管柱的侧面与两个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正向端板的上部形成上飞板,所述上飞板位于所有所述盖板的上方,所述正向端板的下部形成下飞板,所述下飞板位于所有所述盖板的下方,所述盖板向所述侧向端板延伸并与其固定连接;
[0009]所述侧向端板的上边缘与所述上飞板的上边缘平齐,所述侧向端板的下边缘与所
述下飞板的下边缘平齐。
[0010]所述横梁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翼板,两个所述翼板上下正对设置,两个所述翼板之间连接有竖向设置的腹板,所述翼板和所述腹板均为条形板,所述腹板和两个所述翼板固定连接形成截面呈“H”状的型材;
[0011]两个所述翼板与两个所述盖板一一对应,所述翼板与对应的所述盖板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盖板背向所述方管柱的边缘与对应的所述翼板的内端边缘连接,所述腹板的内端延伸并抵靠对应的所述正向端板,所述正向端板背向所述方管柱的侧面与对应的所述腹板的内端边缘固定连接。
[0012]所述盖板呈平板状,所述盖板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等腰梯形板块,两个所述等腰梯形板块的长底边相等并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等腰梯形板块的短底边与所述正向端板连接,另一个所述等腰梯形板块的短底边与所述翼板的内端边缘连接;
[0013]其中与所述正向端板连接的等腰梯形板块为内侧等腰梯形板块,与所述翼板连接的等腰梯形板块为外侧等腰梯形板块,所述内侧等腰梯形板块的短底板的长度等于所述方管柱的外壁宽度,所述内侧等腰梯形板块的腰长等于所述侧向端板的宽度,所述外侧等腰梯形板块的短底板的长度等于所述翼板的宽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6]图3为正向端板21、盖板23、侧向端板24和横梁2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的k部放大图;
[0018]图5为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梁柱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采用本技术方案的装配式建筑梁柱框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图1到图4所示,一种钢梁端板互连式梁柱连接节点,包括竖向设置的方管柱1和四根水平设置的横梁2,四根所述横梁2以所述方管柱1为中心呈星型发散状设置,四根所述横梁2分别与所述方管柱1四个方向的外壁对应,所述横梁2的内端分别与所述方管柱1对应的外壁连接,所述横梁2的内端分别设有对接组件,在所述方管柱1的四个外壁分别固定有挂板11,所述横梁2的内端分别通过所述对接组件与对应的所述挂板11固定连接;
[0023]所述对接组件包括一个竖向设置的正向端板21和两个水平设置的盖板23,所述正向端板21与所述方管柱1对应的外壁平行并贴合,两个所述盖板23上下正对设置,所述正向端板21背向所述方管柱1的侧面与两个所述盖板23固定连接,所述正向端板21的上部形成上飞板,所述上飞板位于所有所述盖板23的上方,所述正向端板21的下部形成下飞板,所述下飞板位于所有所述盖板23的下方;
[0024]在所述正向端板21上设有与所述挂板11相匹配的挂靠口2a,所述挂板11伸入对应的所述挂靠口2a内,在所述正向端板21背向所述方管柱1的侧面还固定有两个正对且平行
设置的夹板22,两个所述夹板22之间形成挂靠槽,所述挂靠槽与所述挂靠口2a连通,所述挂板11穿过所述挂靠口2a后伸入所述挂靠槽内,所述挂板11的两侧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板22贴合,在所述挂板11和两个所述夹板22上对应设有若干螺栓孔,所述挂板11和两个所述夹板22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0025]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横梁2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具体的实施例是:所述正向端板21的两个竖向侧边分别连接有侧向端板24,所述侧向端板24竖向设置,所述侧向端板24的内侧竖向边与所述正向端板21对应的竖向侧边固定连接,所述侧向端板24的外侧竖向边背向所述方管柱1延伸,所述侧向端板24与对应的所述正向端板21之间呈135
°
钝角连接,所述侧向端板24的上边缘与所述上飞板的上边缘平齐,所述侧向端板24的下边缘与所述下飞板的下边缘平齐,所述盖板23水平延伸并与所述侧向端板24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横梁2的侧向端板24相互抵靠并贴合,相互抵靠的两个所述侧向端板24上贯穿有若干螺孔,相互抵靠的两个所述侧向端板2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0026]所述横梁2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翼板,两个所述翼板上下正对设置,两个所述翼板之间连接有竖向设置的腹板,所述翼板和所述腹板均为条形板,所述腹板和两个所述翼板固定连接形成截面呈“H”状的型材;具体的,方管柱1为方钢钢管,“H”状的型材为H型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梁端板互连式梁柱连接节点,包括竖向设置的方管柱(1)和四根水平设置的横梁(2),四根所述横梁(2)以所述方管柱(1)为中心呈星型发散状设置,四根所述横梁(2)分别与所述方管柱(1)四个方向的外壁对应,所述横梁(2)的内端分别与所述方管柱(1)对应的外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横梁(2)的内端分别连接有两个侧向端板(24),两个所述侧向端板(24)分别位于所述横梁(2)的左右两侧,所述侧向端板(24)竖向设置,所述侧向端板(24)的内侧竖向边与所述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侧向端板(24)的外侧竖向边背向所述方管柱(1)延伸,相邻两个所述横梁(2)的侧向端板(24)相互抵靠并贴合,相互抵靠的两个所述侧向端板(24)上贯穿有若干螺孔,相互抵靠的两个所述侧向端板(2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横梁(2)的内端分别设有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包括一个竖向设置的正向端板(21),所述正向端板(21)与所述方管柱(1)对应的外壁平行并贴合,所述正向端板(21)与所述横梁(2)的内端固定连接,所述正向端板(21)的两个竖向边缘分别连接有所述侧向端板(24),所述侧向端板(24)的内侧竖向边与所述正向端板(21)对应的竖向边缘连接;所述对接组件还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盖板(23),两个所述盖板(23)上下正对设置,所述正向端板(21)背向所述方管柱(1)的侧面与两个所述盖板(23)固定连接,所述正向端板(21)的上部形成上飞板,所述上飞板位于所有所述盖板(23)的上方,所述正向端板(21)的下部形成下飞板,所述下飞板位于所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周李正良薛尚铃徐革田堃袁德智袁朝庭刘红军陈飞舟陶修沈琪雯罗文文杨洋朱涛李建杨军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