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斜撑圆钢管汇交支座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19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斜撑圆钢管汇交支座连接节点,包括支座、底板、半球连接件、若干斜撑圆钢管;所述底板固定在支座上;所述半球连接件的球面朝上,下端口朝下并固定在底板上;若干斜撑圆钢管布置在半球连接件的外部,每个斜撑圆钢管包括斜撑主管段和锥管段,斜撑主管段的端部与锥管段的大口径端相连,锥管段的小口径端与半球连接件固定连接;任意两个锥管段之间互不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斜撑主管段的端部设计锥管段,并设计半球连接件,锥管段相对斜撑主管段管径缩小、壁厚增加,并与半球连接件的外表面焊接,锥管段增大了半球连接件表面处斜撑主管段间的水平距离,避免斜撑主管段直接汇交时截面重合导致节点强度削弱的问题,保证了连接节点的强度。保证了连接节点的强度。保证了连接节点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斜撑圆钢管汇交支座连接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钢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多斜撑圆钢管汇交支座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各类V形、树杈形等立面造型频繁出现在体育馆、展览馆、商场等大型公共建筑中,这类造型支撑通常一端与钢屋盖连接,一端与结构柱连接,截面尺寸、角度等均受建筑造型限制,若汇交斜撑间夹角较小,其直接汇交于支座处,会导致汇交处支撑截面削弱,影响结构不安全;若采用铸钢节点,如图1所示(其中附图标记1为斜撑圆钢管,1a为铸钢连接件,5为支座),铸钢连接件根据具体的情况定制,成本较高。
[0003]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避免斜撑直接汇交时截面重合而导致节点强度削弱的多斜撑圆钢管汇交支座连接节点。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斜撑圆钢管汇交支座连接节点,包括支座、底板、半球连接件、若干斜撑圆钢管;所述底板固定在支座上;所述半球连接件的球面朝上,下端口朝下并固定在底板上;若干斜撑圆钢管布置在半球连接件的外部,每个斜撑圆钢管包括斜撑主管段和锥管段,斜撑主管段的端部与锥管段的大口径端相连,锥管段的小口径端与半球连接件固定连接;任意两个锥管段之间互不接触。
[0006]按上述方案,所述锥管段的大口径端与斜撑主管段的端口口径相同,二者对接后焊接固定;所述锥管段的小口径端与半球连接件的球面焊接固定。
[0007]按上述方案,所述锥管段的钢管壁厚大于斜撑主管段钢管壁厚。
[0008]按上述方案,与锥管段相连的斜撑主管段端部内设有内加劲板;内加劲板的边沿与斜撑主管段的内壁焊接连接。
[0009]按上述方案,内加劲板的板面方向垂直于其对应的斜撑主管段的轴线方向。
[0010]按上述方案,所述斜撑主管段端部的内加劲板中心开设有透气孔。
[0011]按上述方案,所述透气孔为圆孔。
[0012]按上述方案,所述半球连接件包括空心半球体,以及若干设于空心半球体内部的竖向加劲板;所述空心半球体的下端面与底板固定;各竖向加劲板的底面平直,与底板间刨平顶紧,各竖向加劲板的顶面为与空心半球体内壁面适配的弧面,与空心半球体内壁面焊接固定。
[0013]按上述方案,若干竖向加劲板包括沿空心半球体球心设置的第一竖向加劲板,以及垂直于设于第一竖向加劲板两侧的第二竖向加劲板、第三竖向加劲板、第四竖向加劲板和第五竖向加劲板;所述第一竖向加劲板呈半圆形,其余竖向加劲板呈1/4圆形。
[0014]按上述方案,所述空心半球体采用钢板制作。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斜撑主管段连接端部设计锥管段,并设计空心的半球连接件,锥管段相对斜撑主管段管径缩小、壁厚增加,并与半球连接件的外表面焊接,锥管段增大了半球连接件表面处斜撑主管段间的水平距离,避免斜撑主管段直接汇交时截面重合导致节点强度削弱的问题,保证了连接节点的强度;此外,在半球连接件满足抗压、抗拔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小半球连接件的尺寸,与现有的铸钢连接节点相比,降低了工程造价。本技术在保证节点安全的前提下,能充分适应建筑立面造型要求,且能有效节约经济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技术中多管汇交铸钢节点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8]图3为图2的A

A剖面图。
[0019]图4为图3中的B

B剖面图。
[0020]图5为图3的斜支撑圆钢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5中斜撑主管段内加劲板位置C

C剖面图。
[0022]图7为图3的空心半球体内竖向加劲板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3]图8为图3的空心半球体内竖向加劲板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图2~图6中,各附图标记如下:1、斜撑圆钢管;101、斜撑主管段;102、锥管段;103、内加劲板、104、透气孔;2、空心半球体;3、竖向加劲板;301、第一竖向加劲板;302、第二竖向加劲板;303、第三竖向加劲板;304、第四竖向加劲板;305、第五竖向加劲板305;4、底板;5、支座;a

任意两锥管段102在半球连接件表面的水平距离;b、空心半球体2内第二竖向加劲板/第四竖向加劲板与与空心半球体2球心的水平距离;R、空心半球体2的半径。
[0027]如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多斜撑圆钢管1汇交支座5连接节点,包括支座5、底板4、半球连接件、若干斜撑圆钢管1;所述支座5为固定铰接支座,底板4焊接固定在支座5上;所述半球连接件的球面朝上,下端口朝下并固定在底板4上;若干斜撑圆钢管1布置在半球连接件的外部,每个斜撑圆钢管1包括斜撑主管段101和锥管段102;斜撑主管段101的端部与锥管段102的大口径端相连,锥管段102的小口径端与半球连接件固定连接;任意两个锥管段102之间互不接触。本实施例中,任意两个锥管段102在半球连接件外表面处的水平距离a不小于20mm。
[0028]优选地,所述锥管段102的大口径端与斜撑主管段101的端口口径相同,二者对接后焊接固定;所述锥管段的钢管壁厚大于斜撑主管段钢管壁厚;所述锥管段102的小口径端与半球连接件的球面焊接固定。本技术中,所述锥管段102的强度不小于斜撑主管段
101的强度。
[0029]优选地,如图5所示,与锥管段102相连的斜撑主管段101端部设有内加劲板103;内加劲板103的边沿与斜撑主管段101的内壁焊接连接,内加劲板103的板面方向垂直于斜撑主管段101的轴线方向。
[0030]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内加劲板103的中心开设有透气孔104。优选地,所述透气孔104为圆孔。
[0031]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半球连接件包括空心半球体2,以及若干设于空心半球体2内部的竖向加劲板3;所述空心半球体2的下端面与底板4固定(可焊接固定);各竖向加劲板3的底面平直,与底板4间刨平顶紧,各竖向加劲板3的顶面为与空心半球体2内壁面适配的弧面,与空心半球体2内壁面焊接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空心半球体2采用钢板制作。
[0032]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若干竖向加劲板3包括沿空心半球体球心设置的第一竖向加劲板301,以及垂直于设于第一竖向加劲板两侧的第二竖向加劲板302、第三竖向加劲板303、第四竖向加劲板304和第五竖向加劲板305(其中第二竖向加劲板30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斜撑圆钢管汇交支座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底板、半球连接件、若干斜撑圆钢管;所述底板固定在支座上;所述半球连接件的球面朝上,下端口朝下并固定在底板上;若干斜撑圆钢管布置在半球连接件的外部,每个斜撑圆钢管包括斜撑主管段和锥管段,斜撑主管段的端部与锥管段的大口径端相连,锥管段的小口径端与半球连接件固定连接;任意两个锥管段之间互不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斜撑圆钢管汇交支座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管段的大口径端与斜撑主管段的端口口径相同,二者对接后焊接固定;所述锥管段的小口径端与半球连接件的球面焊接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斜撑圆钢管汇交支座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管段的钢管壁厚大于斜撑主管段钢管壁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斜撑圆钢管汇交支座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与锥管段相连的斜撑主管段端部内设有内加劲板;内加劲板的边沿与斜撑主管段的内壁焊接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斜撑圆钢管汇交支座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内加劲板的板面方向垂直于其对应的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碧波杜凌李宏胜骆顺心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