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式热交换模块及应用该模块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884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2
一种注入式热交换模块及应用该模块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该注入式热交换模块包括:外罐,具有与外部冷凝器或室内冷凝器连接的上室以及与蒸发器和压缩机连接的下室;内罐,被设置为与外罐中的制冷剂交换热量并且与压缩机、蒸发器或外罐的下部连接;第一阀,设置在内罐的上端;第二阀,与内罐的下端可旋转地联接;以及致动器,与第一阀和第二阀连接以使它们同时旋转。第一阀和第二阀被构造为通过旋转来允许制冷剂流动、使制冷剂膨胀或阻止制冷剂流动。使制冷剂膨胀或阻止制冷剂流动。使制冷剂膨胀或阻止制冷剂流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入式热交换模块及应用该模块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注入式热交换模块及应用该模块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通过在加热期间利用热交换模块在循环制冷剂与压缩机消耗的能量之间进行热交换以在加热初期减少单独的加热器的使用量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来,由于内燃机车辆对环境问题的影响,诸如电动车辆的环保车辆的数量越来越多。然而,就相关技术中的内燃机车辆而言,由于可以使用引擎的废热来加热这种车辆的室内,因此不需要单独的能量来加热。就电动车辆而言,由于其中没有设置引擎,因此没有热源。因此,要使用额外的能量来进行加热,这会导致燃料经济性下降的问题。进一步地,上述问题带来了电动车辆的行驶里程减少并且需要更频繁地充电的不便性。
[0003]另一方面,在电动车辆中,除了车辆室内,还需要额外对诸如高压电池和马达之类的电气部件进行热管理。也就是说,就电动车辆而言,由于室内空间、电池和电气部件对空调的要求不同,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独立应对并且有效协同以尽可能节省能源的技术。因此,提出了车辆集成热管理的概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入式热交换模块,包括:外罐,包括彼此分离的上室和下室,所述上室与外部冷凝器或室内冷凝器连接以使制冷剂流入,所述下室与蒸发器连接以使所述制冷剂流入,所述下室与压缩机连接以使所述制冷剂排出;内罐,被构造为与所述外罐中的所述制冷剂交换热量,并且与所述压缩机、所述蒸发器或所述外罐的下部连接以排出所述制冷剂;第一阀,设置在所述内罐的上端,所述第一阀被构造为通过旋转使所述外罐的所述上室中的所述制冷剂在所述内罐中膨胀,或者允许或阻止所述外罐的所述上室中的所述制冷剂流向所述内罐中;第二阀,与所述内罐的下端可旋转地联接,并且被构造为通过旋转使所述内罐中的所述制冷剂通过所述蒸发器膨胀,或者允许或阻止所述内罐中的所述制冷剂流向所述蒸发器,同时还使所述制冷剂通过所述外罐的所述下室膨胀或阻挡所述内罐中的所述制冷剂流向所述外罐的所述下室;以及致动器,与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连接,并且被构造为同时使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入式热交换模块,其中,所述内罐被构造为同时与所述外罐的所述上室和所述下室中的所述制冷剂交换热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入式热交换模块,其中,所述内罐形成为扩大所述内罐的一部分或全部外表面的表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入式热交换模块,其中,所述内罐在所述内罐的上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以将气态制冷剂排放到所述压缩机,并且所述内罐在所述内罐的下部与所述蒸发器连接以将液态制冷剂排放到所述蒸发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入式热交换模块,其中,所述外罐的所述下室在上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以将气态制冷剂排出到所述压缩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入式热交换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阀包括旋转叶片孔和旋转流动孔;所述内罐包括形成在上端的固定孔;并且当所述第一阀相对于所述内罐旋转时,所述固定孔相对于所述旋转叶片孔和所述旋转流动孔的位置发生变化。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入式热交换模块,其中:所述第二阀包括旋转叶片孔和旋转膨胀孔;所述内罐的下端包括与所述外罐的所述下室连通的注入孔,以及与所述蒸发器连通的冷却孔;并且当所述第二阀相对于所述内罐旋转时,所述注入孔和所述冷却孔相对于所述旋转叶片孔和所述旋转膨胀孔的位置发生改变。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入式热交换模块,其中,所述旋转叶片孔沿所述第一阀或所述第二阀的圆周方向延伸,并且所述旋转叶片孔具有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钟元李尚信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