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极片、二次电池及用电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电极极片、二次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池技术的蓬勃发展,市场对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动力电池的要求更高。提高电池中电极极片的压实密度和厚度是最常见的提高电池体积能量密度的方法,但高压实密度和大厚度会导致电极极片底部的活性离子扩散路径过长,造成活性材料层底部的活性离子难彻底交换的问题,故会削弱电池的动力学性能,也会影响电池容量的正常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极极片。该电极极片能够在达到高压实密度和大厚度的条件下,还可提供充足的离子扩散路径,可显著改善高压实密度、大厚度电极极片无法实现较好倍率性能及容量发挥无法正常发挥的问题。
[0004]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的活性材料层,所述活性材料层包括层叠设置的n个活性材料子层,其中,n≥2,沿背离所述集流体的方向,所述活性材料子层中的活性材料的D50粒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的活性材料层,所述活性材料层包括层叠设置的n个活性材料子层,其中,n≥2;沿背离所述集流体的方向,各个所述活性材料子层中的活性材料的D50粒径逐层增大;所述活性材料层还包括多个微孔;每个所述微孔的开口位于所述活性材料层背离所述集流体的表面,所述微孔自所述开口朝所述集流体的方向延伸,且不暴露所述集流体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极片,其特征在于,2≤n≤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定义D
i
为第i个所述活性材料子层中活性材料的D50粒径,D
i+1
为第i+1个所述活性材料子层中活性材料的D50粒径,i为1至n
‑
1内任意一个正整数;其中,各个所述活性材料子层均满足:0<D
i
≤20μm,0<D
i+1
≤20μ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活性材料子层均满足以下关系式:3D
i
≤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宇,何科峰,袁晓涛,何俊伍,胡瑜磊,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