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378584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该电池负极片包括集流体、设置于所述集流体端部的极耳,所述集流体两侧表面分别涂覆有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和所述第二涂层均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活性材料层和第二活性材料层,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包含快充型石墨,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包含高能量密度型石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池负极片,提高了极片的动力学性能和电池的充电速度,减少了循环过程中的不可逆容量损失,提高了循环容量保持率,从而使电池兼顾快充性能和高能量密度。从而使电池兼顾快充性能和高能量密度。从而使电池兼顾快充性能和高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高低温性能好、绿色环保等优点,是最有前景的储能工具之一,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设备、电动工具和动力汽车等领域。当前,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主流趋势和要求。高能量密度的电池通常使用面密度高、厚度大、压实密度高、孔隙率低的电极;但电池的动力学性能较差,充电速度慢,而且充电过程中负极表面容易出现析锂,导致容量快速衰减。常见的解决方案是,采用面密度低、厚度小、压实密度小、孔隙率高的电极设计,来提高快充性能,但是又会导致能量密度降低。常规的电池极片设计很难兼顾快充性能和高能量密度。
[0003]中国专利CN 111370649 B公开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极片的制备方法,在从靠近集流体的表面到远离集流体的表面的方向上,膜片的孔隙率逐渐增加、电导率逐渐增大,该方法改善了极片的电导率、循环性能有明显提高。但是该方案的工艺比较复杂、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设置于所述集流体端部的极耳,所述集流体两侧表面分别涂覆有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和所述第二涂层均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活性材料层和第二活性材料层,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包含快充型石墨,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包含高能量密度型石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在所述集流体靠近极耳的区域,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在所述集流体远离极耳的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的长度比值为(5

95):(95

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快充型石墨颗粒的粒径D50为11.5

15.5μm,所述高能量密度型石墨颗粒的粒径D50为14

18μm。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快充型石墨、导电剂、粘结剂和溶剂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活性材料层浆料;(2)将高能量密度型石墨、导电剂、粘结剂和溶剂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活性材料层浆料;(3)将步骤(1)中得到的第一活性材料层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两侧且靠近极耳的区域,将步骤(2)中得到的第二活性材料层浆料涂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晴川梁东健杜晨树陶德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