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路基施工的浇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714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路基施工的浇筑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由两个第一支撑板和两个第二支撑板拼接组成,每个第一支撑板的顶端均卡合安装有第二侧护板,每个第二支撑板的顶端均卡合安装有第一侧护板,两个第一侧护板和两个第二侧护板拼接组成了浇筑框架,两个第二支撑板之间共同卡合安装有若干加固钢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支撑框架以及其顶部的侧护板组成模板构件,将支撑框架与预埋的钢筋构架捆绑在一起,能够让模板与钢筋构架牢固连接为一体,在浇筑混凝土时,可以降低模板倾斜的几率,当混凝土硬化成型后,将侧护板拆除即可,增加模板的支护强度,有效提高了路基成型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路基施工的浇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路基施工的浇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道路结构的强度,需要在铺设路面之前,建造牢固的路基。路基指的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是铁路和公路的基础,路基是用土或石料修筑而成的线形结构物。为了让石料能够牢固结合在一起,可以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可以保证路基结构的强度。
[0003]传统的路基在实际的浇筑过程中,大多数需要在施工现场组装模板,可以防止混凝土向四周坍塌,再将混凝土铺盖在预埋的钢筋构架处,有利于路基的成型。但是模板作为浇筑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与预埋的钢筋构架牢固连接为一体,如果二者相对独立,在混凝土成型过程中,容易导致模板倾斜,明显会影响路基的成型效果;鉴于此,我们提出能够让浇筑模板与预埋钢筋构架更加牢固的结合为一体并以此提高路基成型效果的一种用于路基施工的浇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能够让浇筑模板与预埋钢筋构架更加牢固的结合为一体并以此提高路基成型效果的一种用于路基施工的浇筑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路基施工的浇筑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由两个第一支撑板和两个第二支撑板拼接组成,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端均卡合安装有第二侧护板,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端均卡合安装有第一侧护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护板和两个第二侧护板拼接组成了浇筑框架,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共同卡合安装有若干加固钢筋,每个所述第一侧护板上均活动穿设有两个定位插销,每个所述定位插销的一端均与相匹配的第二侧护板卡合连接。
[0006]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相远离的两端均设有榫头,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侧壁上均开凿有两个卯眼,每个所述榫头均与相匹配的卯眼卡合连接,采用榫卯连接结构,便于对支撑框架进行拼装。
[0007]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侧壁上均开凿有若干对接圆槽,每个所述加固钢筋的端部均插入相匹配的对接圆槽内并与其卡合连接,确保加固钢筋能够牢固安装在两个第二支撑板之间。
[0008]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端均开凿有第一卡槽,每个所述第二侧护板的底端均设有第二卡板,每个所述第二卡板均插入相匹配的第一卡槽内并与其卡合连接,有效提高第二侧护板与第一支撑板连接的牢固性。
[0009]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端均开凿有第二卡槽,每个所述第一侧护板的底端均设有第一卡板,每个所述第一卡板均插入相匹配的第二卡槽内并与其卡合连接,有效提高第一侧护板与第二支撑板连接的牢固性。
[0010]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侧护板的外壁上均开凿有第一凹口,每个所述第二侧护板的外壁上均开凿有第二凹口,将手插入凹口结构内,再向上拉动侧护板,便于将其从支撑框架的顶端拆除。
[0011]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侧护板上均开凿有两个圆形穿孔,每个所述第二侧护板相远离的两端均开凿有圆形插槽,每个所述定位插销均穿过圆形穿孔并与相匹配的圆形插槽卡合连接,确保定位插销能够与两个侧护板牢固连接在一起。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支撑框架以及其顶部的侧护板组成模板构件,将支撑框架与预埋的钢筋构架捆绑在一起,能够让模板与钢筋构架牢固连接为一体,在浇筑混凝土时,可以降低模板倾斜的几率,当混凝土硬化成型后,将侧护板拆除即可,该装置能够让模板与预埋钢筋构件牢固连接为一体,增加模板的支护强度,有效提高了路基成型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给出了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侧护板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侧护板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支撑框架;11、第一支撑板;111、榫头;112、第一卡槽;12、第二支撑板;121、第二卡槽;122、对接圆槽;123、卯眼;13、加固钢筋;2、第一侧护板;21、圆形穿孔;22、第一凹口;23、第一卡板;3、定位插销;4、第二侧护板;41、圆形插槽;42、第二凹口;43、第二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路基施工的浇筑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该支撑框架1由两个第一支撑板11与两个第二支撑板12拼接组成,每个第二支撑板12的内侧壁上均开凿有若干对接圆槽122,在拼接过程中,在两个第二支撑板12之间的位置摆放多个加固钢筋13,在支撑框架1拼接完成后,加固钢筋13的两端均嵌入其一侧的对接圆槽122内,继而能够让加固钢筋13牢固安装在两个第二支撑板12之间,将支撑框架1放置在浇筑区域,并使用钢丝将加固钢筋13与预埋的钢筋构架捆绑在一起,确保支撑框架1能够与钢架构架牢固连接为一体;每个第一支撑板11的顶部均卡合安装有第二侧护板4,每个第二支撑板12的顶部均卡合安装有第一侧护板2,上述的两个第一侧护板2与两个第二侧护板4拼接组成了浇筑框架,上述的浇筑框架与支撑框架1又组成了浇筑混凝土时的模板结构,能够防止混凝土向四周坍塌,有利于其成型;每个第一侧护板2上开凿的圆形穿孔21处均穿设有定位插销3,定位插销3的端部嵌入第二侧护板4端部开凿的圆形插槽41内并与其紧密卡接,在定位插销3的限位下,能够提高第一侧护板2与第二侧护板4连接的牢固性,提高浇筑框架的结构强度。
[0021]进一步的,每个第一支撑板11相远离的两端均采用切削工艺预留有榫头111,每个
第二支撑板12的内侧壁上均开凿有卯眼123,当第一支撑板11与第二支撑板12拼接为一体后,上述的榫头111则嵌入对应设置的卯眼123内并与其紧密卡接,有效提高第一支撑板11与第二支撑板12连接的牢固性。
[0022]进一步的,每个第一支撑板11的顶部均开凿有第一卡槽112,每个第二侧护板4的底部均切削有第二卡板43,当第二侧护板4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1的顶端后,第二卡板43则嵌入第一卡槽112内并与其紧密卡接,每个第二支撑板12的顶部均开凿有第二卡槽121,每个第一侧护板2的底部均切削有第一卡板23,每个第一卡板23均嵌入第二卡槽121内并与其紧密卡接,有效提高浇筑框架与支撑框架1连接的牢固性。
[0023]进一步的,每个第一侧护板2的外壁上均开凿有第一凹口22,将手部插入第一凹口22内,再向上拉起第一侧护板2,即可将其从支撑框架1上拆除,每个第二侧护板4的外壁上均开凿有第二凹口42,将手部插入第二凹口42内,向上拉动第二侧护板4,同样可以轻易的将其从支撑框架1上拆除,有效提高了浇筑框架拆卸的便捷性。
[0024]本实施例中,通过榫头111与卯眼123之间的卡合连接,便于将第一支撑板11与第二支撑板12牢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路基施工的浇筑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由两个第一支撑板(11)和两个第二支撑板(12)拼接组成,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顶端均卡合安装有第二侧护板(4),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顶端均卡合安装有第一侧护板(2),两个所述第一侧护板(2)和两个第二侧护板(4)拼接组成了浇筑框架,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12)之间共同卡合安装有若干加固钢筋(13),每个所述第一侧护板(2)上均活动穿设有两个定位插销(3),每个所述定位插销(3)的一端均与相匹配的第二侧护板(4)卡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路基施工的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板(11)相远离的两端均设有榫头(111),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内侧壁上均开凿有两个卯眼(123),每个所述榫头(111)均与相匹配的卯眼(123)卡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路基施工的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内侧壁上均开凿有若干对接圆槽(122),每个所述加固钢筋(13)的端部均插入相匹配的对接圆槽(122)内并与其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平高王春欧阳华熊许强张展铭李雅李文彭本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长江路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