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镜及其控制方法、汽车技术

技术编号:378706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后视镜及其控制方法、汽车,所公开的后视镜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反射式偏光片、电控半波片、第二反射式偏光片和吸光基板,第一反射式偏光片可将投射至其上的光线分为第一偏振光和第二偏振光,第一反射式偏光片和第二反射式偏光片均可供第一偏振光穿过,并对第二偏振光进行全反射,第一偏振光和第二偏振光的投射方向不同,电控半波片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电控半波片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电控半波片的至少部分区域可将输入的第一偏振光转换为第二偏振光输出,以及可将输入的第二偏振光转换为第一偏振光输出;在电控半波片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电控半波片的全部区域可供第一偏振光进入并输出第一偏振光。光。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视镜及其控制方法、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后视镜及其控制方法、汽车。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的后视镜是汽车重要的安全件,其可以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从而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
[0003]在相关技术中,汽车的后视镜采用抛光打磨的金属材质组成其镜面,其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在强度较高的光线通过后视镜的反射后进入驾驶者的眼镜时,由于光线强度太大,会对驾驶者的视觉造成干扰,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后视镜及其控制方法、汽车,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后视镜在强度较高的光线经过后视镜的反射后进入驾驶者眼睛时,由于光线强度较大而对驾驶者的视觉造成干扰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后视镜,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反射式偏光片、电控半波片、第二反射式偏光片和吸光基板,所述第一反射式偏光片可将投射至其上的光线分为第一偏振光和第二偏振光,所述第一反射式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反射式偏光片均可供所述第一偏振光穿过,并对所述第二偏振光进行全反射,所述第一偏振光和所述第二偏振光的投射方向不同,所述电控半波片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0007]在所述电控半波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控半波片的至少部分区域可将输入的所述第一偏振光转换为所述第二偏振光输出,以及可将输入的所述第二偏振光转换为所述所述第一偏振光输出
[0008]在所述电控半波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控半波片的全部区域可供所述第一偏振光进入并输出所述第一偏振光。
[0009]第二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汽车,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后视镜。
[0010]第三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后视镜的控制方法,所述后视镜为第一方面所述的后视镜,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0011]控制所述光强传感器检测投射至所述第一反射式偏光片上的所述光线的光照强度;
[0012]在所述光照强度大于预设强度时,控制所述电控半波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
[001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001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后视镜通过设置为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反射式偏光片、电控半波片、第二反射式偏光片和吸光基板的结构,且第一反射式偏光片和第二反射式偏光片均可供第一偏振光穿过,并对第二偏振光进行全反射,使得在电控半波片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电控半波片的至少部分区域可将输入的第一偏振光转换为第二偏振光输出,以及
可将输入的第二偏振光转换为第一偏振光输出,从而可以实现投射至后视镜的光线可以达到较高的反射效果;在电控半波片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电控半波片的全部区域可供第一偏振光进入并输出第一偏振光,从而使得吸光基板将会对第一偏振光吸收,从而使得后视镜只能对投射至其上的第二偏振光进行反射,从而可以减小后视镜对光的反射效果,进而可以减弱强度较高的光线经过后视镜的反射后进入驾驶者的眼睛的光线的强度,从而可以避免对驾驶者的视觉造成干扰。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种后视镜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第二种后视镜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第二种后视镜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第三种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后视镜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00

第一反射式偏光片、
[0023]200

电控半波片、210

透光区域、220

隔板、230

电控件、240

透光基板、250

导电层、260

配向层、
[0024]300

第二反射式偏光片、
[0025]400

吸光基板、
[0026]500

光强传感器、
[0027]600

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0030]请参考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后视镜,所公开的后视镜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反射式偏光片100、电控半波片200、第二反射式偏光片300和吸光基板400。第一反射式偏光片100可以作为后视镜的反射面。
[0031]第一反射式偏光片100可将投射至其上的光线分为第一偏振光和第二偏振光,第一反射式偏光片100和第二反射式偏光片200均可供第一偏振光穿过,并对第二偏振光进行全反射。
[0032]第一偏振光和第二偏振光的投射方向不同,电控半波片20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0033]在电控半波片200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电控半波片200的至少部分区域可将输入的第一偏振光转换为第二偏振光输出,以及可将输入的第二偏振光转换为第一偏振光输
出。
[0034]具体的,在电控半波片200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在光线投射至第一反射式偏光片100时,光线被分为第一偏振光和第二偏振光,其中,第一偏振光将会穿过第一反射式偏光片100到达电控半波片200,到达电控半波片200的第一偏振光将转换为第二偏振光后输出至第二反射式偏光片300,由于第二反射式偏光片300对第二偏振光进行全反射,输出至第二反射式偏光片300的第二偏振光将全部反射至电控半波片200,反射至电控半波片200的第二偏振光将转换为第一偏振光后投射至第一反射式偏光片100,由于第一反射式偏光片100可供第一偏振光穿过,并对第二偏振光进行全反射,经过电控半波片200转换后投射至第一反射式偏光片100的第一偏振光将全部穿过第一反射式偏光片100出射,在光线投射至第一反射式偏光片100被分为第二偏光片的部分直接被第一反射式偏光片100全反射,因此,投射至后视镜的光线经过反射后光线的总量不变,从而使得投射至后视镜的光线可以达到较高的反射效果。
[0035]在电控半波片200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电控半波片200的全部区域可供第一偏振光进入并输出第一偏振光。此时,在光线投射至第一反射式偏光片100时,光线被分为第一偏振光和第二偏振光,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反射式偏光片(100)、电控半波片(200)、第二反射式偏光片(300)和吸光基板(400),所述第一反射式偏光片(100)可将投射至其上的光线分为第一偏振光和第二偏振光,所述第一反射式偏光片(100)和所述第二反射式偏光片(300)均可供所述第一偏振光穿过,并对所述第二偏振光进行全反射,所述第一偏振光和所述第二偏振光的投射方向不同,所述电控半波片(20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电控半波片(20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控半波片(200)的至少部分区域可将输入的所述第一偏振光转换为所述第二偏振光输出,以及可将输入的所述第二偏振光转换为所述所述第一偏振光输出;在所述电控半波片(20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控半波片(200)的全部区域可供所述第一偏振光进入并输出所述第一偏振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还包括光强传感器(500)和控制器(600),所述光强传感器(500)和所述电控半波片(200)均与所述控制器(600)连接,所述光强传感器(500)用于检测投射至所述第一反射式偏光片(100)上的所述光线的光照强度,在所述光照强度大于预设强度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600)控制所述电控半波片(20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半波片(200)包括多个透光区域(210),所述光强传感器(500)为多个,多个所述光强传感器(500)与所述多个透光区域(210)一一对应,以检测相应的所述透光区域(210)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光照强度,在任意所述光强传感器(500)检测的所述光照强度大于所述预设强度时,所述控制器(600)控制相应的所述透光区域(21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半波片(200)包括隔板(220)、液晶和电控件(230),所述隔板(220)将所述电控半波片(200)分割为多个所述透光区域(210),每个所述透光区域(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蔚信赵文卿陈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瑞波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