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压痕弯角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7009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圈压痕弯角机构,包括下压部,所述下压部上方设置有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的上压部,所述上压部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下压部上还嵌设有载料组件,线圈设置在载料组件上;所述上压部上设置有上压块,所述下压块上设置有下压块,载料组件设置在下压部时,线圈的引脚在下压块上,上压块向下运动与下压块配合完成引脚的压痕和弯角。通过压痕块活动式的设计,在进行压痕和折角时,压痕块先与引脚抵触,对引脚起到了预定位的作用,保证了折角的稳定和精度;下压块可设置多个,可同时对多个电感进行压痕和折角操作,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稳定性。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稳定性。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圈压痕弯角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感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线圈压痕弯角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感线圈是组成电子电路的基本元器件之一,在交流电路中,电感具有阻碍交流电流的能力,因此电感线圈在交流电中起到阻流、降压、交联耦合以及负载等作用。
[0003]现有的电感线圈一般包括线圈主体和两个引脚,在生产中,电感线圈的两个引脚需要根据实际应用进行一定形状的折弯、压痕等,以适用不同的使用场景。目前的生产中,使用人工折弯和压痕,生产过程繁复,且难以控制成品精度和一致性;且每次只能对单个的线圈进行折弯和压痕的操作,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因此,本技术进行了线圈压痕弯角机构的研发,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线圈压痕弯角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折弯、压痕等操作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圈压痕弯角机构,包括下压部,所述下压部上方设置有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的上压部,所述上压部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下压部上还嵌设有载料组件,线圈设置在载料组件上;
[0006]所述上压部上设置有上压块,所述下压块上设置有下压块,载料组件设置在下压部时,线圈的引脚在下压块上,上压块向下运动与下压块配合完成引脚的压痕和弯角。
[0007]优选的,所述上压部包括上端部与驱动装置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端依次设置有限位板、固定板和上压板,所述连接板、限位板、固定板和上压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8]所述上压块设置在限位板下端,且其下端部贯穿固定板和上压板。
[0009]优选的,所述上压块包括压痕块和折弯块,所述压痕块上端设置有向其一侧凸起的挡块,所述折弯块上端设置有限位孔;
[0010]所述固定板上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挡块和限位孔均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压痕块在挡块的限位作用下可在限位槽内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销钉,折弯块可在销钉的限位作用下固定在限位槽上。
[0011]优选的,所述折弯块的下端部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靠近压痕块的一侧。
[0012]优选的,所述下压块上设置有压痕楞,所述压痕楞设置在压痕块的正下方;
[0013]所述下压块上还设置有折弯槽,所述折弯槽设置在折弯块的正下方。
[0014]优选的,所述下压部上设置有竖直的导柱,所述导柱的上端部贯穿上压部。
[0015]优选的,所述下压部上设置有安装槽和卡位槽,所述载料组件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在载料组件上设置的限位柱卡设在卡位槽内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7](1)通过压痕块活动式的设计,在进行压痕和折角时,压痕块先与引脚抵触,对引
脚起到了预定位的作用,保证了折角的稳定和精度;
[0018](2)下压块可设置多个,可同时对多个电感进行压痕和折角操作,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稳定性;
[0019](3)下压块为独立式的设置,可单独拿出进行更换、维护,提高机构的使用寿命及降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1]图1为本技术所述线圈压痕弯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所述下压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所述载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所述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所述上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所述上压块和下压块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的示意图。
[0028]其中:下压部1,下压块11,压痕楞111,折弯槽112,导柱12,安装槽13,卡位槽14,上压部2,上压块21,压痕块211,挡块2111,折弯块212,限位孔2121,凸缘2122,连接板22,限位板23,固定板24,限位槽241,上压板25,驱动装置3,载料组件4,限位柱41,线圈5,引脚51。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0]如图1~7所示,一种线圈压痕弯角机构,包括下压部1,下压部1上方设置有通过驱动装置3驱动的上压部2,上压部2可在驱动装置3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下压部1上还嵌设有载料组件4,线圈设置在载料组件4上;
[0031]上压部2上设置有上压块21,下压块11上设置有下压块11,载料组件4设置在下压部1时,线圈的引脚在下压块11上,上压块21向下运动与下压块11配合完成引脚的压痕和弯角。
[0032]上压部2包括上端部与驱动装置3连接的连接板22,连接板22下端依次设置有限位板23、固定板24和上压板25,连接板22、限位板23、固定板24和上压板2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压块21设置在限位板23下端,且其下端部贯穿固定板24和上压板25。上压块21包括压痕块211和折弯块212,压痕块211上端设置有向其一侧凸起的挡块2111,折弯块212上端设置有限位孔2121;固定板24上端设置有限位槽241,挡块2111和限位孔2121均设置在限位槽241内,压痕块211在挡块2111和限位板23的限位作用下可在限位槽241内沿竖直方向运动;限位孔2121内设置有销钉(图中未画出),折弯块212可在销钉和限位板23的限位作用下固定在限位槽241上。折弯块212的下端部设置有凸缘2122,凸缘2122靠近压痕块211的一侧。
[0033]下压块11上设置有压痕楞111,压痕楞111设置在压痕块211的正下方;下压块11上还设置有折弯槽112,折弯槽112设置在折弯块212的正下方。下压部1上设置有竖直的导柱12,导柱12的上端部贯穿上压部2。下压部1上设置有安装槽13和卡位槽14,载料组件4设置在安装槽13内,在载料组件4上设置的限位柱41卡设在卡位槽14内。
[0034]本实施例中,线圈放置于载料组件4上,载料组件4安装在下压部1上时如图2所示,载料组件4通过限位柱41和卡位槽14的配合安装在安装槽13内,此时载料组件4上线圈的引脚刚好位于下压块11上压痕楞111的上端;驱动装置3驱动上压部2沿导柱12向下运动,压痕块211的底端先抵触线圈的引脚,以实现对引脚预压定位;上压部2继续向下,压痕块211相对于上压部2向上运动,挡块2111在限位槽241内向上运动,折弯块212向下运动,凸缘2122向下至折弯槽112的同时,与线圈的引脚的端部相抵触并将引脚的端部向下折弯,同时压痕块211的上端部与固定板24的底端抵触,使得压痕块211对线圈的引脚产生压力,并在压痕楞111的配合下,对引脚产生压痕。
[0035]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压痕弯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压部,所述下压部上方设置有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的上压部,所述上压部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下压部上还嵌设有载料组件,线圈设置在载料组件上;所述上压部上设置有上压块,所述下压部上设置有下压块,载料组件设置在下压部时,线圈的引脚在下压块上,上压块向下运动与下压块配合完成引脚的压痕和弯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压痕弯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部包括上端部与驱动装置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端依次设置有限位板、固定板和上压板,所述连接板、限位板、固定板和上压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压块设置在限位板下端,且其下端部贯穿固定板和上压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圈压痕弯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块包括压痕块和折弯块,所述压痕块上端设置有向其一侧凸起的挡块,所述折弯块上端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国平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思凯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