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方下圆焊接渣罐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6941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方下圆焊接渣罐及其制造方法,上方下圆焊接渣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罐身和罐底,所述罐身的上端口为类方形、包括四个直边且相邻直边之间通过圆弧角过渡,所述罐身的下端口为圆形,所述罐底焊接于罐身下端口,所述罐底呈圆形,且其内外壁面都为球形面,所述罐底内壁面与罐身内壁面平滑衔接;所述罐身由前后左右四片罐身分片焊接而成,并且两个前后罐身分片结构相同且相对称、左右两个罐身分片结构相同且相对称,所述罐身分片的上侧边中间为平直的且两端为圆弧形,所述罐身分片下侧边为圆弧形,所述罐身分片下侧边为圆弧状,所述罐身分片的左右两侧边为焊接侧边,且焊焊接侧边为直边;相邻罐身分片之间通过焊接侧边进行焊接。接侧边进行焊接。接侧边进行焊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方下圆焊接渣罐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渣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方下圆焊接渣罐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国内大量使用铸造渣罐处理冶炼渣,国外发达国家也大量向中国进口铸造渣罐。铸造方法本身的局限性使得铸造渣罐在制造过程中,排放大量粉尘、废气、废砂,严重污染周围环境。铸造过程对作业工人身体带来危害。并且,目前常规渣罐都为圆心或椭圆形的,如出渣散落面积较大时,使用常规渣罐接渣,液态渣易散落在渣罐外面,对环境保护以及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上方下圆焊接渣罐及其制造方法,可以满足出渣时散落面积大的工况,最大限度避免冶炼渣散落地面而造成安全隐患,并且采用压制和焊接的方式制造,避免铸造过程带来的污染,节能减排。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方下圆焊接渣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罐身和罐底,所述罐身的上端口为类方形、包括四个直边且相邻直边之间通过圆弧角过渡,所述罐身的下端口为圆形,所述罐底焊接于罐身下端口,所述罐底呈圆形,且其内外壁面都为球形面,所述罐底内壁面与罐身内壁面平滑衔接;所述罐身由前后左右四片罐身分片焊接而成,并且两个前后罐身分片结构相同且相对称、左右两个罐身分片结构相同且相对称,所述罐身分片的上侧边中间为平直的且两端为圆弧形,所述罐身分片下侧边为圆弧形,所述罐身分片下侧边为圆弧状,所述罐身分片的左右两侧边为焊接侧边,且焊焊接侧边为直边;相邻罐身分片之间通过焊接侧边进行焊接。
[0005]进一步地,还包括还多个套接于罐身外壁的加强环板,所述加强环板与罐身焊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环板为多个,且位于罐身不同高度位置。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焊接于罐身且位于罐底底部的底板。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焊接于罐身相对两侧的耳轴组件。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造上述的上方下圆焊接渣罐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零部件制作:
[0011]S11、罐身制作:
[0012]S111、根据罐身分片尺寸,进行放样、下料,得到用于压制罐身分片的分片板材,分片板材的左右两侧边用于形成罐身分片的焊接侧边,在分片板材的左右两侧边上开焊接坡口;
[0013]S112、根据罐身分片尺寸制作上尺寸控制模板和下尺寸控制模板,所述上尺寸控制模板中间为平直段两端为圆弧段,所述下尺寸控制模板为圆弧形状;在支撑工装上压制分片板材,使其上侧边与上尺寸控制模板相贴靠、下侧边与下尺寸控制模板相贴靠,得到罐
身分片;
[0014]S113、罐身拼装焊接:在组装平台上将罐身分片拼装成罐身,校正尺寸后,将相邻罐身分片焊接,得到罐身;
[0015]S12、制作罐底;
[0016]S2、渣罐整体拼装:在组装平台上将罐身和罐底,校正好相关尺寸;
[0017]S3、渣罐整体焊接:将罐底焊接在罐身下端口上。
[00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13中,罐身分片之间的焊接采用埋弧焊,焊材为H10Mn2+HJ431。
[00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13中,焊接前预热,预热和层间温度为90℃~150℃,预热的加热区域在焊接坡口两侧。
[002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1罐身制作中还包括步骤S114、对焊接后的罐身进行拼缝UT检测和整型。
[00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11中,采用数控下料和机器人下料,确保分片板材尺寸相同,保证互换性。
[0022]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上方下圆焊接渣罐及其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通过将罐体分为罐身和罐底两部分,其上端口为类方形,四角处用圆弧过渡,构成异形罐体,可以满足出渣时散落面积大的工况,最大限度避免冶炼渣散落地面,减少安全隐患;罐体下方截面为圆形,不仅可以方便与圆形的罐对接,更方便冶炼渣的倾倒,减小粘罐概率。罐身通过采用四片罐身分片焊接而成,并且分片焊缝位于四个圆弧弯角中部处,避开了液态钢渣主要区域,能够减少倒渣时液态钢渣对焊缝的冲刷和磨损,罐身分片可通过板材压制而成,而然瓶装焊接即可得到罐身,相对与现有传统采用整体铸造罐体的方式,本专利技术能够减少铸造过程带来的污染,节能减排,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设备效益。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上方下圆焊接渣罐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的正视图。
[0026]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27]图4为图1的仰视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罐身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罐身分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上尺寸控制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下尺寸控制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上方下圆焊接渣罐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4]元件标号说明
[0035]1ꢀꢀꢀꢀꢀꢀꢀꢀꢀꢀꢀꢀꢀꢀꢀꢀꢀꢀ
罐身
[0036]11
ꢀꢀꢀꢀꢀꢀꢀꢀꢀꢀꢀꢀꢀꢀꢀꢀꢀ
罐身分片
[0037]11a
ꢀꢀꢀꢀꢀꢀꢀꢀꢀꢀꢀꢀꢀꢀꢀꢀ
焊接侧边
[0038]12
ꢀꢀꢀꢀꢀꢀꢀꢀꢀꢀꢀꢀꢀꢀꢀꢀꢀ
分片焊缝
[0039]2ꢀꢀꢀꢀꢀꢀꢀꢀꢀꢀꢀꢀꢀꢀꢀꢀꢀꢀ
罐底
[0040]3ꢀꢀꢀꢀꢀꢀꢀꢀꢀꢀꢀꢀꢀꢀꢀꢀꢀꢀ
底板
[0041]4ꢀꢀꢀꢀꢀꢀꢀꢀꢀꢀꢀꢀꢀꢀꢀꢀꢀꢀ
加强环板
[0042]5ꢀꢀꢀꢀꢀꢀꢀꢀꢀꢀꢀꢀꢀꢀꢀꢀꢀꢀ
翻罐挡板
[0043]6ꢀꢀꢀꢀꢀꢀꢀꢀꢀꢀꢀꢀꢀꢀꢀꢀꢀꢀ
耳轴组件
[0044]7ꢀꢀꢀꢀꢀꢀꢀꢀꢀꢀꢀꢀꢀꢀꢀꢀꢀꢀ
上尺寸控制模板
[0045]8ꢀꢀꢀꢀꢀꢀꢀꢀꢀꢀꢀꢀꢀꢀꢀꢀꢀꢀ
下尺寸控制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47]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48]参见图1至图7,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方下圆焊接渣罐,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罐身(1)和罐底(2),所述罐身(1)的上端口为类方形、包括四个直边且相邻直边之间通过圆弧角过渡,所述罐身(1)的下端口为圆形,所述罐底(2)焊接于罐身(1)下端口,所述罐底(2)呈圆形,且其内外壁面都为球形面,所述罐底(2)内壁面与罐身(1)内壁面平滑衔接;所述罐身(1)由前后左右四片罐身分片(11)焊接而成,并且两个前后罐身分片(11)结构相同且相对称、左右两个罐身分片(11)结构相同且相对称,所述罐身分片(11)的上侧边中间为平直的且两端为圆弧形,所述罐身分片下侧边为圆弧形,所述罐身分片(11)下侧边为圆弧状,所述罐身分片(11)的左右两侧边为焊接侧边(11a),且焊焊接侧边(11a)为直边;相邻罐身分片(11)之间通过焊接侧边(11a)进行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方下圆焊接渣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还多个套接于罐身(1)外壁的加强环板(4),所述加强环板(4)与罐身(1)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方下圆焊接渣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板(4)为多个,且位于罐身(1)不同高度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方下圆焊接渣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焊接于罐身(1)且位于罐底(2)底部的底板(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方下圆焊接渣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焊接于罐身(1)相对两侧的耳轴组件(6)。6.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上方下圆焊接渣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零部件制作:S11、罐身制作:S111、根据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恒东徐旭文杨骏邓洪波张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