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机器人上的臂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566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机器人上的臂部结构,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该种工业机器人上的臂部结构,包括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上的臂部和腕部,且臂部和腕部之间设置有油封,所述臂部和腕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油封表面的杂质进行清扫的清扫机构。该种工业机器人上的臂部结构,能够对油封表面的杂质进行自动清扫,同时,能够对油封表面的杂质进行自动吸收和收集,避免杂质在腕部转动时对油封造成损坏,保证其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并且,能够自动向油封内添加润滑油,在加注完成后自动停止,能够保证润滑效果的同时,避免润滑油的浪费,还能够在油封发生破损时,及时报警提醒操作人员对其进行更换,进而保证机器人本体的使用效果和寿命。进而保证机器人本体的使用效果和寿命。进而保证机器人本体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机器人上的臂部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工业机器人上的臂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工业机器人往往需要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比如在应用于打磨场景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粉尘、颗粒,而这些细小的颗粒非常容易进入到机器人的内部造成内部器件故障,甚至损毁。虽然,目前大部分的工业机器人在臂部和腕部之间都会设置自带的油封,来起到密封作用,防止粉尘颗粒对减速机造成伤害。
[0003]但由于机器人长期工作在粉尘环境中,且粉尘、金属粉末等非常容易粘附在自带油封上,在腕部转动时,容易导致自带油封损坏,密封不严,同时,油封内的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会被消耗,造成其异常磨损,影响密封和润滑效果,并且,在油封损坏时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更换,也会影响其密封效果,从而使得粉尘进入到机器内部,影响其使用效果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上的臂部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机器人上的臂部结构,包括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上的臂部和腕部,且臂部和腕部之间设置有油封,所述臂部和腕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油封表面的杂质进行清扫的清扫机构,且臂部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油封表面的杂质进行吸收的吸尘机构,所述臂部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油封加注润滑油的加油机构,且臂部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在油封破损时进行报警的报警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清扫机构包括插设在臂部侧壁多个阵列设置的移动杆,且移动杆的下端设置有滚珠,所述移动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腕部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凸起,且滚珠在凸起的侧壁滑动。
[0007]优选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固定插设在臂部侧壁多个阵列设置的吸尘管,且臂部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和吸尘管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管,且收集箱远离第一L形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管,所述第二L形管内滑动连接有活塞,且活塞的端部固定插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设置有单向阀,且活塞的移动通过推动机构进行推动,所述收集箱内滑动连接有收集盒,且收集盒的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连接有滤网,且第一L形管的上端设置有封堵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封堵机构包括插设在收集箱侧壁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T形导杆,且第一T形导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封板,所述第一T形导杆的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且封板与第一L形管的上端相抵。
[0009]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Z”形设置的转动板,且转动板的一端通过转动机构与臂部的侧壁连接,所述转动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且连杆的另一端与活塞的顶部转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臂部侧壁两个对称设置支撑块,且转动板通过转轴与支撑块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侧壁固定套设有齿轮,且支撑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向杆,且导向杆的侧壁套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齿条,且导向杆的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
[0011]优选的,所述加油机构包括固定插设在臂部侧壁的加油管,且加油管的下端贯穿至油封内,所述加油管内滑动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板,且第一移动板的上侧壁插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T形导杆,所述第二T形导杆的下端与臂部的侧壁固定,且第二T形导杆的侧壁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臂部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加油管自动供油的供油机构。
[0012]优选的,所述供油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臂部侧壁的第一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储油箱,所述推动杆的端部固定插设有供油软管,且供油软管的上端与储油箱的底部固定,所述储油箱内滑动连接有推动板,且储油箱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插设有第二移动板,且推动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一端在滑轨上滑动,且第二移动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包括第一斜面,且第二移动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侧壁插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三T形导杆,且第三T形导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与第一移动板的侧壁固定,且第三T形导杆的侧壁套设有第四弹簧。
[0013]优选的,所述报警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臂部侧壁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的侧壁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套管,且套管内滑动连接有滑动盘,所述滑动盘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套杆,且套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球,所述套杆的侧壁套设有第五弹簧,且第二支撑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L形设置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侧壁固定插设有距离传感器,且转动杆的转动通过驱动机构进行驱动。
[0014]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套设在转动杆侧壁圆盘,且圆盘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凸块,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侧壁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通过第六弹簧滑动连接有滑动板,且滑动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三角块,所述三角块包括第二斜面和限位面。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工业机器人上的臂部结构,通过设置清扫机构等,在机器人本体进行工作时,腕部进行转动,腕部的转动带动凸起的同步转动,当凸起与滚珠相抵时,推动移动杆向上移动,同时,推动转动板向上转动,转动板的转动带动转轴和齿轮的同步转动,进而带动齿条的移动和第二弹簧的压缩,当凸起越过滚珠时,移动杆能够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复位,如此往复,即可使得移动杆上下往复移动,移动杆的移动带动第一连接块和毛刷的同步移动,从而能够对油封表面的杂质进行自动清扫,避免杂质在腕部转动时对油封造成损坏,保证其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进而保证机器人本体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0016]、该种工业机器人上的臂部结构,通过设置吸尘机构等,当转动板向上转动时,转动板的转动带动转轴和齿轮的同步转动,进而带动齿条的移动和第二弹簧的压缩,与此同时,转动板的转动带动连杆的转动,并带动活塞向上移动,使得第二L形管和收集盒内产生
负压,此时,吸附封板进行移动,同时,第一弹簧被压缩,从而将吸尘管的上端打开,此时,通过吸尘管的下端进行抽气操作,能够对油封表面的杂质进行吸收,并进入收集盒内收集,在滤网的作用下,被截留在收集盒内收集,当转动板向下转动复位时,推动活塞向下移动,此时,对第二L形管以及收集箱内的空气进行挤压,同时,封板对吸尘管的上端相抵密封,并且,空气被挤压后能够通过排气管以及单向阀排出,如此往复,即可对油封表面的杂质进行自动吸收和收集,从而使得清理效果更好,避免杂质在腕部转动时对油封造成损坏,保证其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进而保证机器人本体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0017]、该种工业机器人上的臂部结构,通过设置供油机构等,当油封内的润滑油正常损耗时,第一移动板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复位,与此同时,第一移动板向下移动时,通过L形板带动第二移动板和推动块同步向下移动,当油封内的润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机器人上的臂部结构,包括设置在机器人本体(1)上的臂部(101)和腕部(102),且臂部(101)和腕部(102)之间设置有油封(103),其特征在于:所述臂部(101)和腕部(102)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油封(103)表面的杂质进行清扫的清扫机构(2),且臂部(101)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油封(103)表面的杂质进行吸收的吸尘机构(3),所述臂部(101)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油封(103)加注润滑油的加油机构(7),且臂部(101)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在油封(103)破损时进行报警的报警机构(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上的臂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机构(2)包括插设在臂部(101)侧壁多个阵列设置的移动杆(201),且移动杆(201)的下端设置有滚珠(202),所述移动杆(2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03),且第一连接块(20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毛刷(204),所述腕部(1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凸起(205),且滚珠(202)在凸起(205)的侧壁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上的臂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机构(3)包括固定插设在臂部(101)侧壁多个阵列设置的吸尘管(301),且臂部(1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收集箱(302),所述收集箱(302)和吸尘管(30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管(303),且收集箱(302)远离第一L形管(30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管(304),所述第二L形管(304)内滑动连接有活塞(305),且活塞(305)的端部固定插设有排气管(309),所述排气管(309)内设置有单向阀(310),且活塞(305)的移动通过推动机构(4)进行推动,所述收集箱(302)内滑动连接有收集盒(306),且收集盒(306)的侧壁开设有通孔(307),所述通孔(307)内固定连接有滤网(308),且第一L形管(303)的上端设置有封堵机构(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上的臂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机构(6)包括插设在收集箱(302)侧壁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T形导杆(602),且第一T形导杆(6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封板(601),所述第一T形导杆(602)的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603),且封板(601)与第一L形管(303)的上端相抵。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上的臂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4)包括“Z”形设置的转动板(401),且转动板(401)的一端通过转动机构(5)与臂部(101)的侧壁连接,所述转动板(40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402),且连杆(402)的另一端与活塞(305)的顶部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上的臂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臂部(101)侧壁两个对称设置支撑块(501),且转动板(401)通过转轴(502)与支撑块(501)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02)的侧壁固定套设有齿轮(503),且支撑块(5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块(504),所述固定块(50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向杆(505),且导向杆(505)的侧壁套设有滑动块(506),所述滑动块(50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齿条(507),且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索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