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核电站高安级阻车升降柱及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546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核电站高安级阻车升降柱及驱动系统,托盘固定在预埋外筒上端,底盘固定在预埋外筒下端;上法兰可拆卸连接在托盘下方,下法兰设置在底盘上方,上法兰与下法兰之间通过多个导向紧固杆连接;柱体滑动设置在上法兰内,柱体位于预埋外筒内部分外周侧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有上层防撞法兰和下层防撞法兰,上层防撞法兰和下层防撞法兰外顶角均开设有与导向紧固杆滑动连接缺口;油缸底部固定端安装在下法兰上,油缸顶部伸缩端与柱体下端连接;上位置传感器静块检测部安装在上法兰下部,上位置传感器动块磁性部安装在上层防撞法兰上部,下位置传感器动块磁性部安装在下层防撞法兰下部,下位置传感器静块检测部安装在下法兰上部。下法兰上部。下法兰上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核电站高安级阻车升降柱及驱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站阻车升降柱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高安级阻车升降柱,还涉及一种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应用于核电站的阻车升降柱设备仍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0003]1、阻挡性能不足:很多升降柱高度在600

700mm左右,只能满足拦截轿车,如果用于阻拦底盘高度在800mm以上的卡车,没有很好的拦截效果,虽然车辆的前轴会被升降柱阻拦弯折最终失去动力,但是由于车辆的惯性,往往能越过升降柱20米以上,导致保护区域仍受到破坏。
[0004]2、升降速度慢:目前升降柱的升降速度在150mm/s左右,如果拦截高度在1000mm,从地面上升至最高位置需要7秒左右,如果车辆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7秒可以行驶154米,遇到有不法车辆企图撞击时,安保人员操作升降柱上升后很难实施有效拦截。
[0005]3、智能化程度低:目前升降柱只能实现上升及下降功能,由于内部未集成位置传感器等仪器,无法实时监控升降柱情况,而核电站出入口管理采用AB门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核电站高安级阻车升降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外筒(1)、托盘(2)、底盘(3)、上法兰(4)、下法兰(5)、导向紧固杆(6)、油缸(7)、上层防撞法兰(8)、下层防撞法兰(9)、柱体(10)、上位置传感器静块检测部(20)、上位置传感器动块磁性部(21)、下位置传感器动块磁性部(22)和下位置传感器静块检测部(23);所述预埋外筒(1)具有中空的容纳腔,所述托盘(2)固定在所述预埋外筒(1)的上端,所述底盘(3)固定在所述预埋外筒(1)的下端;所述上法兰(4)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托盘(2)的下方,所述下法兰(5)设置在所述底盘(3)的上方,所述上法兰(4)与所述下法兰(5)之间通过多个所述导向紧固杆(6)连接;所述柱体(10)滑动设置在所述上法兰(4)内,所述柱体(10)位于所述预埋外筒(1)内的部分的外周侧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所述上层防撞法兰(8)和所述下层防撞法兰(9),所述上层防撞法兰(8)和所述下层防撞法兰(9)的外顶角均开设有与所述导向紧固杆(6)滑动连接的缺口;所述油缸(7)的底部固定端安装在所述下法兰(5)上,所述油缸(7)的顶部伸缩端与所述柱体(10)的下端连接;所述上位置传感器静块检测部(20)安装在所述上法兰(4)的下部,所述上位置传感器动块磁性部(21)安装在所述上层防撞法兰(8)的上部,所述下位置传感器动块磁性部(22)安装在所述下层防撞法兰(9)的下部,所述下位置传感器静块检测部(23)安装在所述下法兰(5)的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电站高安级阻车升降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限位组件(24),所述下限位组件(24)安装在所述下法兰(5)的上部,所述下位置传感器静块检测部(23)安装在所述下限位组件(24)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电站高安级阻车升降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限位组件和缓冲垫,所述上限位组件可拆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刘镭杜玉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卓奥世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