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低硫纯铁在LF炉的脱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5353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硫纯铁的脱硫方法,一种极低硫纯铁在LF炉的脱硫方法,工艺路线是铁水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低硫纯铁在LF炉的脱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硫纯铁的脱硫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极低硫纯铁在LF炉的脱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供航天航空材料用高纯度纯铁,对S要求极高,一般要求成品S≤0.0012%。目前一般采用铁水预处理

转炉

LF

RH

浇铸的工艺路线,在LF工序脱硫时,经常出现不能有效脱S至S≤0.0008%,而导致成品S出格,成品炼成率仅60%左右。
[0003]为了克服现上述工艺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极低硫纯铁在LF炉的脱硫方法,容易实施,可稳定将S快速脱至S≤0.0008%,大大提高了钢种的炼成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极低硫纯铁在LF炉的脱硫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极低硫纯铁在LF炉的脱硫方法,工艺路线是铁水预处理

转炉

LF脱硫

RH吹氧脱碳

浇铸:步骤一:在进入LF工位后,加石灰、萤石进行送电化渣,石灰总量按8

15kg/t钢加入,萤石按1

5kg/t钢加入,同时加入铝丸2.5

5kg/t钢;强搅拌将渣料化开,强搅拌的速率为3

7.5NL/min/t钢,持续搅拌5

15min进行脱硫,取样;步骤二:在LF工位S≤0.0020%的情况下,再次调整石灰总量,使石灰总量/渣中Al的质量比值在4

7之间,并且再多加2.5

1.5kg/t钢,之后搅拌5

10min,底吹搅拌流量控制在4

8NL/(min

t钢)之间,使搅拌后的S达到≤0.0008%;步骤三:进入RH后吹氧使钢中氧含量达到200

1100ppm,在真空下循环时间6

15min,将钢中C脱至≤0.010%的范围;步骤四:吊运至浇铸工序进行浇铸。
[0006]步骤一种LF进站后的钢水成分为:C≤0.04%,Si≤0.03%,Mn≤0.05%,S≤0.010%,P≤0.008%,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针对现有技术中S合格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极低硫纯铁在LF炉的脱硫方法通过在LF炉低硫的情况下再次准确调整石灰量的办法,使S稳定地达到了≤0.0008%的范围,大大提高了钢种炼成率。
实施方式
[0008]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极低硫纯铁在LF炉的脱硫方法,由于此钢成品要求S≤0.0012%,出格率较高。本专利技术实施后,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使成品合格率大幅度提高。
[0009]本专利技术通过可行的工艺操作方案,在太钢首次实现了极低硫(成品S≤0.0010%)纯铁的稳定生产。具体做法是: 在LF工序S≤0.0020%的情况下,再次调整石灰总量,使石灰总量/渣中Al的质量比值在4

7之间,并且再多加2.5

1.5kg/t钢,之后搅拌5

10min,底吹搅拌流量控制在4

8NL/(min

t钢)之间,可使搅拌后的S达到≤0.0008%。
[0010]本专利技术通过在LF炉低硫的情况下再次准确调整石灰量的办法,使S稳定地达到了
≤0.0008%的范围,大大提高了钢种炼成率。
[001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按以下步骤实施:本钢种的工艺路线是铁水预处理

转炉

LF脱硫

RH吹氧脱碳

浇铸。
[0012]LF进站后的钢水成分为:C≤0.04%,Si≤0.03%,Mn≤0.05%,S≤0.010%,P≤0.008%,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3]在进入LF工位后,加石灰、萤石进行送电化渣,石灰总量按8

15kg/t钢加入,萤石按1

5kg/t钢加入,同时加入铝丸2.5

5kg/t钢。
[0014]强搅拌将渣料化开,使其流动性良好,持续搅拌5

15min进行脱硫,取样。调整石灰量并进行极深脱硫。
[0015]在LF工位S≤0.0020%的情况下,再次调整石灰总量,使石灰总量/渣中Al的质量比值在4

7之间,并且再多加2.5

1.5kg/t钢,之后搅拌5

10min,底吹搅拌流量控制在4

8NL/(min

t钢)之间,使搅拌后的S达到≤0.0008%。
[0016]进入RH后吹氧使钢中氧含量达到200

1100ppm,在真空下循环时间6

15min,将钢中C脱至≤0.010%的范围。
[0017]吊运至浇铸工序进行浇铸。
[0018]说明:根据装备的实际情况,也可以把部分石灰、萤石及铝移至转炉出钢时或转炉到LF之间的任何位置加入,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实际效果;将转炉更换为电炉也可。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局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0020]本实施例是生产一种极低硫纯铁,要控制的范围C≤0.008%,S≤0.0012%范围。钢水量为200t。
[0021]本实施例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Ⅰ、铁水预处理铁水

转炉出钢。
[0022]Ⅱ、LF进站后的钢水质量百分比为:C:0.035%,Si:0.01%,Mn: 0.02%, S:0.009%,P:0.005%,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23]Ⅲ、在LF加石灰、萤石进行送电化渣,石灰总量按2500kg加入,加入萤石500kg,同时加入铝丸总量650kg。送电、强搅拌将渣料化开,持续强搅拌8min进行脱硫,取样,S含量为0.0016%。
[0024]Ⅳ、在LF工序,再次调整石灰总量,使石灰总量/渣中Al的质量比值为5,并且再多加500kg,之后将底吹搅拌流量设定为1000NL/min,搅拌8min,搅拌后的S百分含量值为0.0006%。
[0025]Ⅴ
、进入RH后吹氧使钢中氧含量为500ppm,在1.2mbar的真空下循环时间8min。取样,C的值为0.0030%。加铝350kg脱氧,循环6min后破空。
[0026]VI、吊运至浇铸工序,成品分析成分为:C:0.0032%,Si:0.01%,Mn: 0.012%, P:0.005%,S:0.0009%, Al:0.03%。
实施例二
[0027]本实施例是生产一种极低硫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低硫纯铁在LF炉的脱硫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路线是铁水预处理

转炉

LF脱硫

RH吹氧脱碳

浇铸:步骤一:在进入LF工位后,加石灰、萤石进行送电化渣,石灰总量按8

15kg/t钢加入,萤石按1

5kg/t钢加入,同时加入铝丸2.5

5kg/t钢;强搅拌将渣料化开,强搅拌的速率为3

7.5NL/min/t钢,持续搅拌5

15min进行脱硫,取样;步骤二:在LF工位S≤0.0020%的情况下,再次调整石灰总量,使石灰总量/渣中Al的质量比值在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轶良马骏鹏范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