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5338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汽车,包括:座椅靠背、拳击组件。座椅靠背包括靠背本体和背板,靠背本体的背侧设有容纳槽,背板封闭在容纳槽的槽口上,背板上设有避让孔;拳击组件设在容纳槽内,拳击组件具有击打部,击打部穿设于避让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拳击组件集成在汽车座椅的靠背上,使坐在汽车后座上的乘客能够实现车内的拳击运动,充分利用了车内空间,使车内人员能够在汽车后排实现拳击动作,享受运动乐趣和健身效果,增加了车内的娱乐属性和运动属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座椅、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增加,汽车已经不仅限于出行工具,汽车座舱被赋予了更多作用,对于娱乐、运动和健康等需求逐渐增加,而座舱内引入拳击运动可以同时满足以上要求。
[0003]拳击运动可以培养人的灵敏度和节奏感,同时可以享受运动乐趣和健身效果,亦可作为娱乐竞技项目,提升成就感。传统拳击工具主要为大型沙袋或立式设备,其尺寸较大,受到场地和铺设面积的限制,对人员的活动空间需求较大。并且传统拳击设备作为被击打道具,与人员缺少交互。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座椅,使车内人员能够在汽车后排实现拳击动作,享受运动乐趣和健身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还旨在提出一种汽车,以应用上述的汽车座椅。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座椅,座椅靠背、拳击组件。所述座椅靠背包括靠背本体和背板,所述靠背本体的背侧设有容纳槽,所述背板封闭在所述容纳槽的槽口上,所述背板上设有避让孔;所述拳击组件设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拳击组件具有击打部,所述击打部穿设于所述避让孔。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座椅,通过将拳击组件集成在汽车座椅的靠背上,使坐在汽车后座上的乘客能够实现车内的拳击运动,充分利用了车内空间,使车内人员能够在汽车后排实现拳击动作,享受运动乐趣和健身效果,增加了车内的娱乐属性和运动属性。
[0008]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座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拳击组件包括:固定板、击打柱,所述固定板设在所述座椅靠背上;一个或多个所述击打柱设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击打柱上形成所述击打部。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检测件、反馈组件,所述检测件在所述击打部受击打时发出检测信号;所述反馈组件设在所述座椅靠背上,所述反馈组件电连接或通信连接所述检测件,并在接收所述检测信号时发出反馈信号。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馈组件包括:显示部件,所述显示部件设在所述背板上,以在接收所述检测信号时显示击打次数和力度。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馈部件包括:发光部件,所述发光部件在接收所述检测信号时发光。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部件设在所述背板或所述击打部上。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馈部件包括:发声部件,所述发声部件接收所述检测信号时发声。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拳击组件上设有线束盖板,所述检测件和所述反馈组件通过线束相连,所述线束设在所述线束盖板内。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靠背本体之间设有软质填充物。
[001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汽车座椅。
[0019]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座椅的去背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拳击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座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0、汽车座椅;
[0026]110、座椅靠背;111、靠背本体;111a、容纳槽;112、背板;
[0027]120、拳击组件;121、固定板;122、击打柱;1221、击打部;
[0028]130、检测件;
[0029]140、反馈组件;141、显示部件;142、发光部件;
[0030]150、线束盖板;160、安装组件;170、软质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2]下面参考图1

图3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座椅100。
[0033]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座椅100,包括:座椅靠背110、拳击组件120。
[0034]座椅靠背110包括靠背本体111和背板112,靠背本体111的背侧设有容纳槽111a,背板112封闭在容纳槽111a的槽口上,背板112上设有避让孔(图未示出)。拳击组件120设在容纳槽111a内,拳击组件120具有击打部1221,击打部1221穿设于避让孔。
[0035]也就是说,背板112封闭在容纳槽111a的槽口上后,拳击组件120被隐藏在容纳槽111a内,仅有击打部1221穿过避让孔,裸露在外,可以避免拳击组件120占据车内空间。后排乘客能够通过拳击击打部1221在车内进行拳击运动,拓展了座舱内运动和娱乐的功能。
[003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座椅100,通过将拳击组件120集成在汽车座椅100的靠背上,使坐在汽车后座上的乘客能够在车内实现拳击运动,享受运动乐趣和健身效果,增加了车内的娱乐属性和运动属性。
[0037]如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拳击组件120包括:固定板121、击打柱122。固定板121设在座椅靠背110上;一个或多个击打柱122设在固定板121上,击打柱122上形成击打部1221。也就是说,通过设置固定板121使拳击组件120能够安装在汽车座椅100的容纳槽111a内,提高了拳击组件120安装的紧固性和可靠性。同时,固定板121能够对击打柱122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击打柱122经击打后发生位置偏移,提高了击打柱122的稳定性,其中,击打部1221构造在击打柱122上,通过拳击击打部1221在汽车内实现拳击动作。
[0038]其中,击打柱122的数量可以设为1个、2个、3个、4个、5个,或者更多个击打柱122的数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多个击打柱122在固定板121上可以呈圆周方向分布,也可以散乱分布,多个击打柱122在固定板121上的分布方式需要进行设置,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0039]可选地,击打柱122的形状可以设置为圆柱形柱状结构,也可以设置为棱柱形柱状结构,还可以设置成其他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结构形状,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0040]一些实施例中,击打部1221上设有具有弹性的软质保护层(图未示出)。在拳击过程中软质保护层能保护乘客的手部,提高拳击过程的安全性,同时,弹性材质的击打部12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包括靠背本体和背板,所述靠背本体的背侧设有容纳槽,所述背板封闭在所述容纳槽的槽口上,所述背板上设有避让孔;拳击组件,所述拳击组件设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拳击组件具有击打部,所述击打部穿设于所述避让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拳击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在所述座椅靠背上;击打柱,一个或多个所述击打柱设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击打柱上形成所述击打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检测件,所述检测件在所述击打部受击打时发出检测信号;反馈组件,所述反馈组件设在所述座椅靠背上,所述反馈组件电连接或通信连接所述检测件,并在接收所述检测信号时发出反馈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亚鑫姜玥朱浩明支明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