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及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533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及应用,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有预处理单元、微纳米曝气铁碳微电解一体化装置和芬顿氧化池;预处理单元由混凝剂投加池、助凝剂投加池、气浮池和调节池组成;微纳米曝气铁碳微电解一体化装置由铁碳微电解反应罐、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磁分离除泥装置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公开了所述装置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领域的应用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防止铁碳填料板结,减少泥渣产生的同时其耦合的磁分离除泥装置中磁场对铁碳填料具有磁化作用,提高铁碳微电解处理能力,经处理后废水COD大幅降低,可生化性大幅提高。可生化性大幅提高。可生化性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难降解有机废水中一般为含有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杂环类化合物、氯化芳香族化合物、有机氰化物等。难降解有机废水在环境中长期残留,同时具有“三致”作用或毒性,给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
[0003]难降解有机废水一般可生化性较差,采用生物法处理通常需要前处理后才能开展,处理过程复杂且会提高处理成本。而物化处理方法通常难以直接达到排放要求,其中高级氧化法如芬顿法等虽然可以快速降解污染物,且产物大多无害,但也存在处理成本高的问题。铁碳微电解技术属于低成本的处理技术,但也受到铁碳填料板结及产生大量泥渣等问题的困扰。
[0004]现有技术中,公开号CN102849893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采用混凝气浮、铁碳微电解、紫外Fenton氧化、A2/O生化相结合的方法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该方法的优点是微电解

外芬顿有效降低H2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预处理单元(2)、微纳米曝气铁碳微电解一体化装置(3)和芬顿氧化池(4);所述预处理单元(2)由混凝剂投加池(21)、助凝剂投加池(22)、气浮池(23)和调节池(24)组成,所述混凝剂投加池(21)、助凝剂投加池(22)、气浮池(23)和调节池(24)顺序并列设置且连续进出水;所述混凝剂投加池(21)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所述混凝剂投加池(21)和助凝剂投加池(22)底部相通且其内部均安装有第一加药搅拌装置;所述助凝剂投加池(22)靠近气浮池(23)一侧顶端设置有第一溢流口;所述气浮池(23)与调节池(24)相靠近一侧底部通过穿孔集水管(234)相连通;所述预处理单元(2)与微纳米曝气铁碳微电解一体化装置(3)之间设置有提升泵(242),所述调节池(24)与微纳米曝气铁碳微电解一体化装置(3)通过提升泵(242)实现连通;所述微纳米曝气铁碳微电解一体化装置(3)由铁碳微电解反应罐(31)、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32)、磁分离除泥装置(33)组成;所述微纳米曝气铁碳微电解一体化装置(3)侧壁上固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芬顿氧化池(4)的顶端固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第二进水口之间通过连通管实现连通;所述芬顿氧化池(4)内部安装有第二加药搅拌装置,所述芬顿氧化池(4)底部一侧固设有第二出水口(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药搅拌装置包括有第一自动加药装置(211)和第一搅拌混合装置(212),所述混凝剂投加池(21)和助凝剂投加池(22)的顶端设置有池顶平台,所述第一自动加药装置(211)固定安装在池顶平台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搅拌混合装置(212)包括有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一搅拌扇叶,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池顶平台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搅拌扇叶与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且其底部伸至混凝剂投加池(21)和助凝剂投加池(22)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23)底部靠近助凝剂投加池(22)一侧设置有微纳米曝气口(231),所述微纳米曝气口(231)一侧固定安装有挡板(232);所述穿孔集水管(234)上方固定安装有刮泥装置(23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24)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pH在线监测调节装置(2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正波何茂林王进詹欣源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