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座椅靠背骨架装置和汽车,座椅靠背骨架装置包括由上横板、左侧板组件、右侧板组件和下横板组成的框架状的靠背框架,并且,所述左侧板组件具有左侧板和设置在所述左侧板的下端的左侧调角器总成,所述右侧板组件具有右侧板和设置在所述右侧板的下端的右侧调角器总成,所述左侧调角器总成和所述右侧调角器总成均位于所述下横板的外端;斜撑件,所述斜撑件的一端固定到所述左侧板,另一端固定到所述右侧板组件,并且所述斜撑件斜向延伸,该座椅靠背骨架装置可以提高座椅模态性能,进而满足整车要求。进而满足整车要求。进而满足整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靠背骨架装置和汽车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座椅靠背骨架装置和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功能需求日益增加,汽车生产厂家开始在座椅上集成了越来越多的功能件,如音响、显示屏、小桌板、空气净化器等。丰富的功能给座椅集成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由于大部分的功能件都安装在靠背上部,使得座椅“头重脚轻”。这直接导致了座椅的模态性能下降,座椅更加容易产生抖动,降低了乘坐时的主观感受。
[0003]现有的座椅骨架通常是一个封闭的四边形。这种结构在横向刚度上需要改进以使得座椅靠背的模态满足整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的部分或者全部,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座椅靠背骨架装置和汽车。该座椅靠背骨架装置可以提高座椅模态性能,进而满足整车要求。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座椅靠背骨架装置,包括:
[0006]由上横板、左侧板组件、右侧板组件和下横板组成的框架状的靠背框架,并且,所述左侧板组件具有左侧板和设置在所述左侧板的下端的左侧调角器总成,所述右侧板组件具有右侧板和设置在所述右侧板的下端的右侧调角器总成,所述左侧调角器总成和所述右侧调角器总成均位于所述下横板的外端,
[0007]斜撑件,所述斜撑件的一端固定到所述左侧板,另一端固定到所述右侧板组件,并且所述斜撑件斜向延伸。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撑件构造为截面包括至少一个方形波峰的波纹板。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撑件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背面固定连接。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撑件的波峰抵接到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背面,并且波峰的开口朝向背侧,所述斜撑件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到相应的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上。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撑件可以为一个或者相交叉设置的两个。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撑件的一端临近所述左侧板与所述上横板连接处,另一端临近所述右侧板与所述下横板的连接处,
[0013]或者,所述斜撑件的一端临近所述右侧板与所述上横板连接处,另一端临近所述左侧板与所述下横板的连接处。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横板的截面形状为U型,且开口向下式设置,所述上横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焊接连接。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横板的截面形状为U型,且开口向上式设置,所述下横板的两端分布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焊接连接。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横板通过合金钢冲压加工而成。
[001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座椅靠背骨架装置。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增加斜撑件且两端分别连接到左侧板和右侧板,对靠背框架进行了加固,提高了靠背框架的刚度,进而可以提高座椅靠背的模态。尤其的,该斜撑件斜向延伸,可以将方形的靠背框架分割为更加稳定的结构,进而进一步地提高了靠背框架的结构刚度。
附图说明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图中:
[0020]图1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座椅靠背骨架装置的主视图;
[0021]图2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座椅靠背骨架装置的爆炸图;
[0022]图3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座椅靠背骨架装置的右侧板和右侧调角器总成;
[0023]图4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座椅靠背骨架装置的上横板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焊接示意图;
[0024]图5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座椅靠背骨架装置的下横板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焊接示意图;
[0025]图6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座椅靠背骨架装置的斜撑件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焊接示意图。
[0026]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互相结合。
[0028]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座椅靠背骨架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座椅靠背骨架装置包括靠背框架1和斜撑件2。其中,靠背框架1大体为方形框状,为靠背的主体结构。而斜撑件2延伸搭接在靠背框架1的两侧,用于分割该方形框,以提高靠背框架1的刚度。同时,该斜撑件2斜向延伸,用于进一步提高该靠背框架1的刚度,进而提高座椅靠背的模态。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斜撑件2的斜向指的是一端高一端低。
[0029]图2是图1靠背框架1的爆炸图,其中,该靠背框架1包括上横板11、左侧板组件12、右侧板组件13和下横板14。它们依次连接,例如通过弧焊焊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四边形框架结构。其中,上横板11和下横板14由合金钢冲压而成。
[0030]图3显示了右侧板组件13。具体地,右侧板组件13包括右侧板15和设置在右侧板15下端的右侧调角器总成16。同理的,左侧板组件12包括左侧板和设置在左侧板下端的左侧调角器总成。安装后,右侧调角器总成16位于下横板14的外端。其中,右侧板13为高强度刚薄板材料,采用冲压成型工艺。右侧调角器总成16用于靠背角度调节功能。右侧板13和右侧调角器总成16通过弧焊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三条焊缝。左侧板组件12的结构和右侧
板组件13的结构类似。
[0031]图4是左侧板组件12和右侧板组件13与上横板11的焊接示意图。具体地,上横板11的右侧末端111/113与右侧板组件13的上端121/122匹配,本实施例中采用3道弧焊工艺进行连接。上横板11的左侧末端112/114与左侧板组件12的上端131/132匹配,本实施案例中采用3道弧焊工艺进行连接。
[0032]图5是左侧板组件12和右侧板组件13与下横板14的焊接示意图。具体地,下横板14的右侧末端141/143与右侧板组件13的下端133/134匹配,本实施例中采用2道弧焊工艺进行连接。下横板14的左侧末端142/144与左侧板组件12的下端123/124匹配,本实施案例中采用2道弧焊工艺进行连接。
[0033]图6是斜撑件2和靠背框架10的焊接示意图。在本申请中,该斜撑件2可以构造为波纹板状,以用于增加自身刚度。同时,波纹板的截面为方形,用于保证波峰为平面,以提高抵接面积,进而增加安装稳固性。为了加工方便,例如,该斜撑件2的截面可以为“几”字形。也就是说,该斜撑件2构造为具有一个波峰的波纹板状。该斜撑件2可以为合金钢冲压件,一方面保证刚度,另一方面有助于实现骨架的轻量化。斜撑件2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背面固定连接。这种设置可以使得该斜撑件2远离使用座椅的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靠背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横板、左侧板组件、右侧板组件和下横板组成的框架状的靠背框架,并且,所述左侧板组件具有左侧板和设置在所述左侧板的下端的左侧调角器总成,所述右侧板组件具有右侧板和设置在所述右侧板的下端的右侧调角器总成,所述左侧调角器总成和所述右侧调角器总成均位于所述下横板的外端,斜撑件,所述斜撑件的一端固定到所述左侧板,另一端固定到所述右侧板组件,并且所述斜撑件斜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件构造为截面包括至少一个方形波峰的波纹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靠背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件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背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靠背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件的波峰抵接到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背面,并且波峰的开口朝向背侧,所述斜撑件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到相应的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