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纤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成型装置和成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板材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玻纤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成型装置和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玻纤和碳纤维等复合板一种新型材料,其在汽车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碳纤维复合板在成型时,一般是将碳纤维层复合连接到骨架板或者内芯板中,目前一般是采用热压合等方式进行成型。
[0003]目前是一般直接在贴附好后进行直接热压操作,缺乏弯曲压合,导致内部复合不佳,这在后续的压合成所需形状尤其是复杂的曲面等情况时,容易导致复合板内出现开裂或者分层,久而久之,出现外皮破损等问题,影响寿命;
[0004]并且热压过程中,容易造成大量热量的浪费,导致批量生产过程中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整体的成本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热压效果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玻纤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成型装置和成型工艺。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纤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成型装置,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纤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成型装置,包括支撑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箱(1)的侧壁固定有支撑侧箱(2),所述支撑底箱(1)的上端固定有下部支撑箱(3),所述支撑侧箱(2)的侧壁固定有上部膨胀箱(4),所述下部支撑箱(3)的上端放置有安置架(5),所述上部膨胀箱(4)的上端固定有储液箱(6),所述支撑侧箱(2)通过回流管(201)与储液箱(6)接通,所述下部支撑箱(3)的侧壁固定有回热箱(7),所述下部支撑箱(3)内部设有中心让位机构,所述回热箱(7)的内部设有余热利用机构,所述上部膨胀箱(4)的内部设有膨胀挤压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挤压机构包括开设于上部膨胀箱(4)底部的推进槽(401),所述推进槽(401)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外围挤压块(403),所述外围挤压块(403)与上部膨胀箱(4)的内底部共同固定有膨胀弹簧(402),所述上部膨胀箱(4)的内壁固定有加热棒(404),所述上部膨胀箱(4)的侧壁固定有与储液箱(6)内部接通的注液管(4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纤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膨胀箱(4)的顶部安装有多个与储液箱(6)接通的喷洒管(405),所述喷洒管(405)内置雾化喷头,所述上部膨胀箱(4)的侧壁安装有释压管(40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纤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挤压块(403)的下部开设有外围加热腔(40301),所述外围加热腔(40301)的上端安装有多个外围供热管(40302),所述外围供热管(40302)与上部膨胀箱(4)内部接通,所述外围挤压块(403)的上端开设有中心压槽(40303),所述中心压槽(40303)的内壁通过中心弹簧(40304)连接有中心压块(40306),所述中心压块(40306)的上端设有限位结构,所述中心压块(40306)内部设有中心加热腔(40307),所述中心加热腔(40307)与外围加热腔(40301)通过中心供热管(40308)接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玻纤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在中心压块(40306)上端的中间传压块(40305),所述中间传压块(40305)的上端开设有让位槽(40309),所述让位槽(40309)的内壁通过复位弹簧(40310)连接有让位块(403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亮,陈丁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莘翔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