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夹紧和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413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夹紧和顶出机构,用于固定移动设备,包括:转动组件;夹持组件,夹持组件与转动组件连接,转动组件转动时,夹持组件能够相对转动组件移动,夹持组件与转动组件包围形成容纳空间;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与转动组件配合,转动组件转动时,支撑组件能够伸出至容纳空间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移动设备在使用移动设备支架时不方便拿取的技术问题,实现移动设备被支撑组件支撑,便于拿取的技术效果。便于拿取的技术效果。便于拿取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的夹紧和顶出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夹紧和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设备功能的多样化,移动设备的使用场景也越来越多样,现如今已经有愈多用于驾驶的移动设备支架。
[0003]车用的移动设备支架通常设置有能够将移动设备牢固夹持的夹持装置,能够通过夹持装置在平面上伸缩来对移动设别进行固定和松解。
[0004]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是在驾驶场景中使用的移动设备,当夹持装置松开后,移动设备的底面紧贴着支架的表面,依旧不能够被方便的拿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移动设备在使用移动设备支架时不方便拿取的技术问题,实现移动设备被支撑组件支撑,便于拿取的技术效果。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夹紧和顶出机构,移动设备支架用于固定移动设备,移动设备支架包括:转动组件;夹持组件,夹持组件与转动组件连接,转动组件转动时,夹持组件能够相对转动组件移动,夹持组件与转动组件包围形成容纳空间;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与转动组件配合,转动组件转动时,支撑组件能够伸出至容纳空间的一侧。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与转动组件连接的分别有夹持组件和支撑组件,通过转动组件的转动,带动夹持组件和支撑组件移动,从而固定或者松解移动设备。当转动组件顺时针转动时,夹持组件收缩夹紧移动设备,支撑组件受到压力,向远离容纳空间的方向收缩,移动设备能够紧贴转动组件,并被固定。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支撑组件包括:滑块,滑块能够向容纳空间的一侧凸伸;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设于滑块,第一限位件与转动组件相抵接;弹性件,弹性件与滑块弹性连接。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限位件与转动组件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实现滑块的伸缩移动,弹性件的设置能够使滑块更加顺畅的移动。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板;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设于转动板,第二限位件与第一限位件相抵接;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转动板连接,并驱动转动板转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转动板上的第二限位件与第一限位件之间的配合,能够实现转动板对第一限位件施加压力,从而带动滑块的移动。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一侧壁,转动板的部分边缘向远
离容纳空间的方向延伸第一长度,形成第一侧壁;第二侧壁,转动板的部分边缘向远离容纳空间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侧壁;其中,第二侧壁延伸的长度由远离第一侧壁的方向向靠近第一侧壁的方向逐渐增大,直至增大至第一长度。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根据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宽度设置的不同,能够使第一限位件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带动滑块的位置发生移动。并且第二侧壁处的宽度是逐渐均匀变化的斜坡形状,使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的配合过度更加顺滑。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第一限位件设于滑块的侧壁,并朝向转动组件的一侧凸伸;第一限位件为圆柱形凸起或球状凸起。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限位件设置在滑块的侧壁是为了便于与第一限位件与转动组件之间的配合。第一限位件为圆柱形凸起或者球状凸起是为了便于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的配合,保护装置的外壳,提高使用寿命。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滑块包括:支撑块,支撑块用于支撑移动设备;壳体,壳体设有第一凹槽和弹性件凹槽,第一凹槽用于容纳支撑块,弹性件凹槽用于容纳弹性件;第一限位件设于壳体的侧壁。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滑块包括有与移动设备直接接触的支撑块,支撑块材质可以为较为柔软的材质,能够保护移动设备不被划坏或者磨损。支撑块外有壳体,壳体的材质较硬,能够容纳支撑块和弹性件。壳体的侧面设有第一限位件,壳体的底部设有弹性凹槽,用于容纳弹簧。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转动组件还包括:移动槽,移动槽设于转动板的表面,移动槽与夹持组件配合连接;移动槽为弧形槽,弧形槽设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弧形槽的半径由第一端向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转动组件还具有移动槽,移动槽为与夹持组件相配合的槽。为了使夹持组件能够随着转动板的转动而伸缩,将移动槽设置为弧形,并且使移动槽的弧形的半径由第一端向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这样能够满足当转动板沿着顺时针转动时,夹持组件夹紧,逆时针转动时,夹持组件伸长。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夹持组件包括:夹持臂,夹持臂的一端弯折形成固定槽,用于固定移动设备;第三限位件,第三限位件设于夹持臂的另一端,并于移动槽配合。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夹持臂的一端部能够弯折形成固定槽,固定槽能够加强对移动设备的卡紧。第三限位件为圆柱形的限位柱或者端部为球状的限位柱,便于在移动槽内滑动。
[002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第三限位件为限位柱,限位柱伸入移动槽内与移动槽配合。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三限位件为圆柱形的限位柱或者端部为球状的限位柱,便于在移动槽内滑动。
[002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夹持组件的底部设有至少两条加强筋。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夹持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能够加强夹持组件的支撑力和强度,避免夹持组件断裂。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移动设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7]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移动设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8]图3为转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转动板的侧视图。
[0030]图5为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移动槽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00

移动设备支架;110

转动组件;111

转动板;112

第二限位件;112a

第一侧壁;112b

第二侧壁;113

驱动组件;114

移动槽;114a

第一端;114b

第二端;120

夹持组件;121

夹持臂;122

第三限位件;123

加强筋;130

支撑组件;13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的夹紧和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夹紧和顶出机构设于移动设备支架(100),所述移动设备支架(100)用于固定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支架(100)包括:转动组件(110);夹持组件(120),所述夹持组件(120)与所述转动组件(110)连接,所述转动组件(110)转动时,所述夹持组件(120)能够相对所述转动组件(110)移动,所述夹持组件(120)与所述转动组件(110)包围形成容纳空间;支撑组件(130),所述支撑组件(130)与所述转动组件(110)配合,所述转动组件(110)转动时,所述支撑组件(130)能够伸出至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夹紧和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30)包括:滑块(131),所述滑块(131)能够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凸伸;第一限位件(132),所述第一限位件(132)设于所述滑块(131),所述第一限位件(132)与所述转动组件(110)相抵接;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滑块(131)弹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夹紧和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110)包括:转动板(111);第二限位件(112),所述第二限位件(112)设于所述转动板(111),所述第二限位件(112)与所述第一限位件(132)相抵接;驱动组件(113),所述驱动组件(113)与所述转动板(111)连接,并驱动所述转动板(111)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夹紧和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112)包括:第一侧壁(112a),所述转动板(111)的部分边缘向远离所述容纳空间的方向延伸第一长度(L1),形成第一侧壁(112a);第二侧壁(112b),所述转动板(111)的部分边缘向远离所述容纳空间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侧壁(112b);其中,所述第二侧壁(112b)延伸的长度由远离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豪毛潘泽张勇饶银张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均胜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