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爆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504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防爆阀,包括阀体,在阀体内的上部设置有上排气通孔,在阀体内的下部设置有下排气通孔,下排气通孔的上端端面延伸至上排气通孔的下端端口内并形成安装台,在上排气通孔内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有限位环、第一薄膜防护层、金属压环、金属防爆膜、弹性垫圈和第二薄膜防护层,第二薄膜防护层的边缘贴合在安装台上,在第一薄膜防护层和第二薄膜防护层的上表面内均设置有爆破槽;金属防爆膜的中部为向上拱起的伞型结构,在金属防爆膜的上表面上绕伞型结构设置有C型刻痕。通过将金属防爆膜的中部设置成扇型结构并设置C型刻痕,并在第一薄膜防护层的上表面设置薄弱痕迹,从而便于电池内部的压力克服外界压力而爆破防爆阀。力而爆破防爆阀。力而爆破防爆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爆阀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防爆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爆阀。

技术介绍

[0002]动力电池的容量较大,在它出问题时会释放较大的能量,引起爆炸,给周围的人员及设备造成危害和损坏。因此,如何使动力电池在出现问题时不发生爆炸,是动力电池要实现的首要安全技术。目前是通过在电池用盖板上设置防爆阀,用于紧急释放电池内部的压力,从而避免因电池内部压力过大而产生爆炸。但是在一些使用环境中会出现电池外部压力过大的情况,使得防爆阀的触发压力变大,当防爆阀的触发压力变化后,导致电池内部的压力超过安全范围后才能触发防爆阀,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防爆阀,目的在于减弱环境压力对电池内部压力的影响。
[0004]一种新型防爆阀,包括阀体,在所述阀体内的上部设置有上排气通孔,在所述阀体内的下部设置有下排气通孔,所述下排气通孔的上端端面延伸至所述上排气通孔的下端端口内并形成安装台,在所述上排气通孔内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有限位环、第一薄膜防护层、金属压环、金属防爆膜、弹性垫圈和第二薄膜防护层,所述第二薄膜防护层的边缘贴合在所述安装台上,在所述第一薄膜防护层和第二薄膜防护层的上表面内均设置有爆破槽,所述爆破槽在所述第一薄膜防护层上形成用于在爆破时产生裂口的薄弱痕迹;所述金属防爆膜的中部为向上拱起的伞型结构,在所述金属防爆膜的上表面上绕所述伞型结构设置有C型刻痕。
[0005]进一步为:所述限位环为反向轴卡簧并卡接在所述上排气通孔侧壁上开设的卡槽内,所述弹性垫圈为橡胶材质并固套在所述上排气通孔内。
[0006]为优化第一薄膜上的薄弱痕迹,进一步为:所述爆破槽包括靠近所述限位环内圈的环形槽体和位于所述环形槽体内的十字型槽体,所述十字型槽体与所述环形槽体相连通。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金属防爆膜的中部设置成扇型结构并设置C型刻痕,并在第一薄膜防护层的上表面设置薄弱痕迹,从而便于电池内部的压力克服外界压力而爆破防爆阀;通过取下限位环可在固定的环境内定期对电池进行维护和保养,有效的提高电池寿命和电池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中反向轴卡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薄膜保护层或第二薄膜保护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为本技术中金属防爆膜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阀体;11、上排气通孔;111、卡槽;12、下排气通孔;3、第一薄膜防护层;31、爆破槽;311、环形槽体;312、十字型槽体;4、金属压环;5、金属防爆膜;51、C型刻痕;6、弹性垫圈;7、第二薄膜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实例中的左、中、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0014]一种新型防爆阀,如图1所示,包括阀体1,在所述阀体1内的上部设置有上排气通孔11,在所述阀体1内的下部设置有下排气通孔12,所述下排气通孔12的上端端面延伸至所述上排气通孔11的下端端口内并形成安装台,所述上排气通孔11和下排气通孔12均为圆形,或者均为椭圆形,或者均为腰圆形或者均为正方形,在所述上排气通孔11内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有限位环、第一薄膜防护层3、金属压环4、金属防爆膜5、弹性垫圈6和第二薄膜防护层7,所述第二薄膜防护层7的边缘贴合在所述安装台上,在所述第一薄膜防护层3和第二薄膜防护层7的上表面内均设置有爆破槽31,所述爆破槽31在所述第一薄膜防护层3上形成用于在爆破时产生裂口的薄弱痕迹;所述金属防爆膜5为铜箔或者铝箔,所述金属防爆膜5的中部为向上拱起的伞型结构,结合图4所示,在所述金属防爆膜5的上表面上绕所述伞型结构设置有C型刻痕51。
[0015]为便于更换阀体1内部组件,并使阀体1的上排气通孔11和下排气通孔12形成注液孔,并可在电池注液后将电池在预充化成后所产生的气体排出,结合图2所示,所述限位环为反向轴卡簧并卡接在所述上排气通孔11侧壁上开设的卡槽111内,所述弹性垫圈6为橡胶材质并固套在所述上排气通孔11内,另外,弹性垫圈6还可以为塑料或者为聚四氟等弹性体材料。将限位环取出后,可定期更换阀体1内的组件,另外,通过下压限位环将弹性体橡胶挤压变形并使反向轴卡簧卡接在卡槽111内,在橡胶弹性力的作用下将弹性垫圈6紧固且密封在上排气通孔11内。
[0016]结合图3所示,所述爆破槽31包括靠近所述限位环内圈的环形槽体311和位于所述环形槽体311内的十字型槽体312,所述十字型槽体312与所述环形槽体311相连通。
[001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阀体1的下部焊接在电池盖板上,并使下排气通孔12与电池内部相连通,当电池内部的压力增高到一定阈值后,第二薄膜防护层7、金属防爆膜5和第一薄膜防护层3依次爆破,电池内部的压力经下排气通孔12和上排气通孔11后泄压,从而避免电池发生爆炸。
[001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
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爆阀,包括阀体,在所述阀体内的上部设置有上排气通孔,在所述阀体内的下部设置有下排气通孔,所述下排气通孔的上端端面延伸至所述上排气通孔的下端端口内并形成安装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排气通孔内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有限位环、第一薄膜防护层、金属压环、金属防爆膜、弹性垫圈和第二薄膜防护层,所述第二薄膜防护层的边缘贴合在所述安装台上,在所述第一薄膜防护层和第二薄膜防护层的上表面内均设置有爆破槽,所述爆破槽在所述第一薄膜防护层上形成用于在爆破时产生裂口的薄弱痕迹;所述金属防爆膜的中部为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韦俊红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能驰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