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刚性接触网接触线打磨一体化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42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便携式刚性接触网接触线打磨一体化工装,架设在汇流排上用于打磨抛光接触线,包括机架、行走装置、定位装置和打磨装置,行走装置和定位装置固设在机架上,打磨装置套设在定位装置上;机架包括两侧板和固设在两侧板外侧的两滑道;行走装置包括固设在两侧板上的至少一对行走导轮和定位导向轮,行走导轮位于汇流排上方,行走导轮下方设有定位导向轮,行走导轮和定位导向轮的轮面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汇流排的夹持部;定位装置包括滑扣和安装座,滑扣一端与滑道滑动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座可拆卸连接。本便携式刚性接触网接触线打磨一体化工装,具有打磨工序少、劳动强度小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刚性接触网接触线打磨一体化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接触线打磨工装
,特别是涉及便携式刚性接触网接触线打磨一体化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在地铁行业中,大量使用架空刚性悬挂的接触网进行授电,目前,地铁刚性接触网的不良技术状态主要表现为接触线磨耗。接触网接触线磨耗以局部磨耗为主,伴随着接触线偏磨现象,主要表现为一个锚段内部分定位点及其附近接触线磨耗严重且接触线左右侧磨耗不均匀。
[0003]正线刚性接触网布置距离长,一条线路少则十几公里,多则几十公里,接触线局部磨耗情况分布离散,主要分布于出站加速区段,磨耗长度少则几米,多则百余米;当接触线出现异常磨耗时,其表面不平顺度增加,激发受电弓有害震动,导致弓网压力突变的情况,恶化受流质量的同时引发弓网离线拉弧,加速接触线和受电弓的磨耗速率,严重时甚至造成弓网故障。
[0004]接触线打磨标准严格,目前刚性接触网在检修的过程中需要检查接触线线面,对部分存在磨耗的接触线进行打磨处理;目前,接触线打磨的工序多,现接触线每次打磨时,使用多种工器具(如砂纸、抛光机)反复进行,工序较多,劳动强度大。
[0005]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便携式刚性接触网接触线打磨一体化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了便携式刚性接触网接触线打磨一体化工装,旨在解决接触线打磨工序较多、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0007]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架设在汇流排上用于打磨抛光接触线,包括机架、行走装置、定位装置和打磨装置,所述行走装置和定位装置固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打磨装置套设在所述定位装置上;
[0009]所述机架包括两侧板和固设在所述两侧板外侧的两滑道;
[0010]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固设在所述两侧板上的至少一对行走导轮和定位导向轮,所述行走导轮位于所述汇流排上方,所述行走导轮下方设有定位导向轮,所述行走导轮和定位导向轮的轮面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汇流排的夹持部;
[0011]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滑扣和安装座,所述滑扣一端与所述滑道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可拆卸连接。
[0012]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滑道并排设置的补偿机构,所述补偿机构包括调节螺杆和位于所述调节螺杆下方的补偿弹簧,所述补偿弹簧远离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与所述滑扣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机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两侧板外侧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分别与所述侧板和滑道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杆远离所述补偿弹簧
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板,在所述调节螺杆远离所述补偿弹簧的一端设有定位法兰螺母。
[0014]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安装座包括连接所述滑扣的两第一连接板,所述两第一连接板之间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打磨装置的卡箍。
[0015]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板设有调节卡槽,所述滑扣远离所述滑道的一端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穿过所述调节卡槽,所述定位杆上设有法兰螺母。
[0016]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行走装置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定位导向轮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穿过所述侧板与所述定位导向轮同轴线连接。
[0017]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汇流排下方设有供所述定位导向轮滚动的两嵌槽。
[0018]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接触线设置在所述两嵌槽之间,所述打磨装置位于所述接触线下方。
[0019]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机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两侧板之间的第二连接板。
[0020]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打磨装置为打磨机。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2]本技术提出的便携式刚性接触网接触线打磨一体化工装,在安装时,将该一体化工装架设在汇流排上,行走导轮放置在汇流排上方,定位导向轮与汇流排下方的嵌槽密贴,随后将打磨装置套设在定位装置上,通过滑扣调节打磨装置与接触线的距离,通过调节安装座确保打磨装置位于接触线的下方;在工作时,操作人员启动打磨装置,推动机架,实现对接触线的打磨,打磨装置替代了现有的多种工器具,如砂纸、抛光机。本便携式刚性接触网接触线打磨一体化工装,具有接触线打磨工序少、劳动强度小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24]图1是便携式刚性接触网接触线打磨一体化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便携式刚性接触网接触线打磨一体化工装的主视图;
[0026]图3是便携式刚性接触网接触线打磨一体化工装的左视图;
[0027]图4是便携式刚性接触网接触线打磨一体化工装的俯视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1、机架;11、侧板;12、滑道;13、固定板;14、第二连接板;
[0030]2、行走装置;21、行走导轮;22、定位导向轮;23、调节杆;
[0031]3、定位装置;31、滑扣;311、定位杆;32、安装座;321、第一连接板;3211、调节卡槽;322、卡箍;33、补偿装置;331、调节螺杆;332、补偿弹簧;4、法兰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
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0033]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0034]便携式刚性接触网接触线打磨一体化工装,参照图1至图4,包括机架1、行走装置2、定位装置3和打磨装置。
[0035]架设在汇流排上用于打磨抛光接触线,行走装置2和定位装置3固设在机架1上,打磨装置套设在定位装置3上;机架1包括两侧板11和固设在两侧板11外侧的两滑道12;行走装置2包括固设在两侧板11上的前后各设有一对行走导轮21和定位导向轮22,行走导轮21位于汇流排上方,行走导轮21下方设有定位导向轮22,该行走导向轮31直径为46.8mm及其的M20调节螺栓,定位导向轮22直径为44.5mm,行走导轮21和定位导向轮22的轮面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汇流排的夹持部;定位装置3包括滑扣31和安装座32,滑扣31一端与滑道12滑动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座32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时,将该一体化工装架设在汇流排上,行走导轮21放置在汇流排上方,定位导向轮22与汇流排下方的嵌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刚性接触网接触线打磨一体化工装,架设在汇流排上用于打磨抛光接触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行走装置、定位装置和打磨装置,所述行走装置和定位装置固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打磨装置套设在所述定位装置上;所述机架包括两侧板和固设在所述两侧板外侧的两滑道;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固设在所述两侧板上的至少一对行走导轮和定位导向轮,所述行走导轮位于所述汇流排上方,所述行走导轮下方设有定位导向轮,所述行走导轮和定位导向轮的轮面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汇流排的夹持部;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滑扣和安装座,所述滑扣一端与所述滑道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刚性接触网接触线打磨一体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滑道并排设置的补偿机构,所述补偿机构包括调节螺杆和位于所述调节螺杆下方的补偿弹簧,所述补偿弹簧远离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与所述滑扣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刚性接触网接触线打磨一体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两侧板外侧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分别与所述侧板和滑道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杆远离所述补偿弹簧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板,在所述调节螺杆远离所述补偿弹簧的一端设有定位法兰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济龙邓桂棠黄山山邱伟明夏猛蒋中志罗俊吴祖锋何灿强詹木超周国维陈艺黄港程李高永谢泽林梁绍炳陈龙蔡壮凯贾津边烁王月明罗辉王志强周立强贺佳琦王秋实严小宾方怡韩月明陶治杰刘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