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夹钳制动单元检修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0002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夹钳制动单元检修辅助装置,包括底座、升降驱动机构和顶板,底座能够与轨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底座的底端设有槽口朝下的卡槽,卡槽可供轨道上端嵌入,卡槽内两相对设置的侧壁分别与轨道上两相对的侧面紧密连接,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底座上且用于驱动顶板升降,顶板位于底座上方,夹钳制动单元能够置于顶板上端面。可适用于现场操作空间有限的情况,能够在拆卸或安装夹钳制动单元时,对夹钳制动单元提供支撑平台并带动夹钳制动单元上升或下降,避免了人工抬起制动单元进行作业的风险,能有效且安全的拆卸或安装制动夹钳单元,减少了夹钳制动单元更换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更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夹钳检修,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夹钳制动单元检修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对于6节编组的轨道交通车辆,通常每列车配置48个夹钳制动单元,即,每个车轮配置一个夹钳制动单元,如d型动车组夹钳制动单元,检修过程中出现夹钳制动单元故障时,需对其进行更换,而因夹钳制动单元附近空间有限,无法采用手动叉车进行更换,现场需将车辆移动至特殊股道,使用移动式升降小车,多人抬起制动单元进行作业,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具有较高风险。按照这种检修方式,调车(进出)时间每列车合计需要1名司机作业3小时,夹钳制动单元更换时间每列车合计5人作业5小时,夹钳制动单元更换所需时间较长,导致更换效率低。

2、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夹钳制动单元更换作业风险高、更换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夹钳制动单元检修辅助装置,能够在拆卸或安装夹钳制动单元时,对夹钳制动单元提供支撑平台并带动夹钳制动单元上升或下降,避免了人工抬起制动单元进行作业的风险,减少了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夹钳制动单元检修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升降驱动机构和顶板,所述底座能够与轨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槽口朝下的卡槽,所述卡槽可供轨道嵌入,所述卡槽内两相对设置的侧壁分别与轨道上两相对的侧面紧密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用于驱动所述顶板升降,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底座上方,夹钳制动单元能够置于所述顶板上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夹钳制动单元检修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底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卡槽两侧,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夹钳制动单元检修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升降驱动机构和顶板,所述底座能够与轨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槽口朝下的卡槽,所述卡槽可供轨道嵌入,所述卡槽内两相对设置的侧壁分别与轨道上两相对的侧面紧密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用于驱动所述顶板升降,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底座上方,夹钳制动单元能够置于所述顶板上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夹钳制动单元检修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底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卡槽两侧,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上部均与所述顶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同步驱动所述顶板进行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夹钳制动单元检修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底板、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分别位于所述卡槽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二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底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夹钳制动单元检修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上设有槽口朝下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二连接体上设有槽口朝下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二通槽相互连通形成所述卡槽;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品杨陈美宪杨学武鄢可非王永亮程潇宇王欢韩永春刘晓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