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冷却的集粉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37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冷却的集粉罐,第一转轴穿透集粉罐罐体侧壁并且通过动密封轴套转动设置在集粉罐罐体侧壁上,若干冷却叶片固定在第一转轴位于集粉罐罐体内侧的一端并且若干冷却叶片沿着第一转轴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一转轴位于集粉罐罐体外侧的一端与第二转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齿轮固定在第二转轴外侧,第二齿轮设置在电机上由电机驱动并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冷却叶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内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外侧同步冷却大大提升了集粉罐对于粉末的冷却效率,降低了粉末因高温氧化的风险,同时提升了粉末整体上的生产效率。同时提升了粉末整体上的生产效率。同时提升了粉末整体上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冷却的集粉罐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集粉罐,特别是一种高效冷却的集粉罐,属于增材制造


技术介绍

[0002] 3D打印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材料,通过逐层累计的方法制造产品,特别适合制造网状及内空心的定制化产品。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技术不需制造专门模具,且不会产生切削废料,在全球发展迅猛。目前,3D打印技术已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医疗、模具制造等领域,其中金属3D打印技术则属于3D打印行业中的佼佼者,该技术制造的产品强度和刚度均能满足实际要求。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原材料为一定粒径段的金属粉末,要求其化学成分纯净、低的氧含量、高的球形度以及好的流动性。目前,适用于工业化制备增材制造用金属粉末的技术当属气雾化技术,该技术使用中频电熔化金属原料,流下一定直径的钢液,使用高压惰性气体与钢液发生强烈的交互作用,将钢液击碎为微小液滴,飞行冷却为固体颗粒,经过筛分及分级等后处理工序后获得增材制造用15~53μm的金属粉末。
[0003]传统的集粉罐为上开口方式,在对接下一道工序(如筛分工序)时,需要将集粉罐翻转,如何高效、安全地将工业化生产用的大型集粉罐进行翻转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集粉罐内部装有高温金属粉末,如何高效冷却集粉罐中的金属粉末及降低冷却过程中的氧增量是工业化制粉中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冷却的集粉罐,对粉末的冷却效率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高效冷却的集粉罐,其特征在于:包含集粉罐罐体、第一转轴、若干冷却叶片、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电机,第一转轴穿透集粉罐罐体侧壁并且通过动密封轴套转动设置在集粉罐罐体侧壁上,若干冷却叶片固定在第一转轴位于集粉罐罐体内侧的一端并且若干冷却叶片沿着第一转轴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一转轴位于集粉罐罐体外侧的一端与第二转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齿轮固定在第二转轴外侧,第二齿轮设置在电机上由电机驱动并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冷却叶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内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系统。
[0007]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叶片内设置有S型冷却水流道,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内设置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出水管道设置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轴心位置,进水管道为环形管道并且进水管道设置在出水管道的外侧,每一片冷却叶片的S型冷却水流道的一端与进水管道的一端连接,每一片冷却叶片的S型冷却水流道的另一端与出水管道的一端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位于集粉罐罐体外侧的一端和第二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法
兰结构,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通过法兰结构可拆卸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水环盖,进水环盖套设在第二转轴的另一端端部并且进水环盖通过动密封转动设置在第二转轴另一端外侧,进水环盖的侧面设置有进水口并且进水口与进水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进水环盖端面中心设置有出水口并且出水口与出水管道的另一端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集粉罐罐体的上端一侧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上设置有进气阀门,集粉罐罐体的上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上设置有出气阀门。
[0011]进一步地,所述集粉罐罐体设置有冷却水夹层,集粉罐罐体下端侧面设置有冷却水进水口,冷却水进水口上设置有进水阀门,集粉罐罐体上单侧面设置有冷却水出水口,冷却水出水口上设置有出水阀门。
[0012]进一步地,所述集粉罐罐体上端设置有粉末进口,粉末进口上设置有上阀门,集粉罐罐体下端设置有粉末出口,粉末出口上设置有下阀门。
[0013]进一步地,所述集粉罐罐体下侧设置有滚轮和滚轮架,滚轮架竖直设置并且滚轮架的上端固定在集粉罐罐体下侧,滚轮转动设置在滚轮架下端,若干滚轮架沿着集粉罐罐体的周向等间距分布。
[0014]进一步地,所述滚轮架上设置有气囊。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0016]1、本技术的高效冷却的集粉罐,通过水冷叶片以及罐体的冷却夹层实现了对集粉罐内部金属粉末的快速冷却,水冷叶片从粉末内部冷却,冷却夹层从粉末外侧冷却,内外侧同步冷却大大提升了集粉罐对于粉末的冷却效率,降低了粉末因高温氧化的风险,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同时因为大幅度低降低了粉末冷却的等待时间,从而提升了粉末整体上的生产效率;
[0017]2、本技术的集粉罐采用上下开口的方式,解决了大型集粉罐翻转困难的问题,并且通过气囊伸缩实现集粉罐的升降,不需要采用行车等吊具,安全高效地实现与下一工序的对接;
[0018]3、本技术集粉罐通过进气口和出气口通入一定压力的惰性气体,实现辅助冷却上层的金属粉末,并且降低冷却过程中金属粉末的氧增量,进一步降低增氧的风险,保证了粉末的品质。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高效冷却的集粉罐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详细阐述本技术为达到预定技术目的而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并且,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可以替换,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高效冷却的集粉罐,包含集粉罐罐体1、第一转轴2、若干冷却叶片3、第二转轴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和电机7。集粉罐罐体1上端为圆柱体结构,下端为圆锥结构便于卸料。第一转轴2穿透集粉罐罐体1侧壁并且通过动密封轴套8转动设置在集粉罐罐体1侧壁上,若干冷却叶片3固定在第一转轴2位于集粉罐罐体1内侧的一端并且若干冷却叶片3沿着第一转轴2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一转轴2位于集粉罐罐体1外侧的一端与第二转轴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齿轮5固定在第二转轴4外侧,第二齿轮6设置在电机7上由电机7驱动并且第二齿轮6与第一齿轮5相互啮合,冷却叶片3、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4内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系统。
[0023]如图2所示,冷却叶片3内设置有S型冷却水流道9,S型冷却水流道9呈S型循环盘绕在冷却片叶3内并尽量布满整个叶片,保证冷却叶片3的冷却效果。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4内设置有进水管道10和出水管道11,出水管道11设置在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4的轴心位置,进水管道10为环形管道并且进水管道10设置在出水管道11的外侧,每一片冷却叶片3的S型冷却水流道9的一端与进水管道10的一端连接,每一片冷却叶片3的S型冷却水流道9的另一端与出水管道11的一端连接。冷却水沿着进水管道10流入并在进水管道10端部分流至每一片冷却叶片3的S型冷却水流道9内,电机7通过第二齿轮6带动第一齿轮5转动,从而带动冷却叶片3在集粉罐内转动,对粉末的内部进行搅拌降温。S型冷却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冷却的集粉罐,其特征在于:包含集粉罐罐体、第一转轴、若干冷却叶片、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电机,第一转轴穿透集粉罐罐体侧壁并且通过动密封轴套转动设置在集粉罐罐体侧壁上,若干冷却叶片固定在第一转轴位于集粉罐罐体内侧的一端并且若干冷却叶片沿着第一转轴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一转轴位于集粉罐罐体外侧的一端与第二转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齿轮固定在第二转轴外侧,第二齿轮设置在电机上由电机驱动并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冷却叶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内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冷却的集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叶片内设置有S型冷却水流道,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内设置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出水管道设置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轴心位置,进水管道为环形管道并且进水管道设置在出水管道的外侧,每一片冷却叶片的S型冷却水流道的一端与进水管道的一端连接,每一片冷却叶片的S型冷却水流道的另一端与出水管道的一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冷却的集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位于集粉罐罐体外侧的一端和第二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法兰结构,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通过法兰结构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冷却的集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水环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洋郭韶山高吉宋登湘袁浩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上材增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