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金属与玻璃封接技术领域,尤其是金属钛及钛合金与玻璃封接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极柱、玻璃珠、金属钛壳体加入模具中,锁紧模具;2)将紧固好的模具放入真空炉中,用高纯氩气洗炉;3)对炉内抽真空,真空度为6.0×10↑[-3]Pa;4)充入高纯氩气,使炉内压力为0.85~0.9标准大气压;5)进行升温作业,6)降温处理至室温,得到金属钛及钛合金玻璃封装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钛玻璃封接组件,其漏率可以达到<1×10↑[-9]Pa.m↑[3]/s,绝缘电阻比现有技术的电池极柱组件提高1倍。经测试,性能稳定,质量可靠,可以完全满足热电池的工作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与玻璃封接
,尤其是金属钛及钛合 金与玻璃封接的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在锂电池电池盖组封接生产过程中,使用传统的玻璃-金属封 接方法, 一般采用在氮气保护的气氛炉内进行,由于操作过程中 与空气相通,在封接作业完成后,盖板壳体和中心极柱的氧化都 比较严重,需要进行后续的表面酸洗处理;另外在传统的封接工 艺中,烧结方法使用的模具一般为下固定式结构,这种方法生产 的产品,中心极柱易偏离设计位置,易在玻璃与盖体封接的边缘 产生缺陷,造成质量隐患;另外,传统工艺生产的钛金属玻璃封 接产品的封接质量不理想,漏率只能达到8.4X10—7 2. IX 10—7Pa.m7s,与此种产品的性能指标相差比较远,所以传统工艺不 适合稀有金属钛及钛合金与玻璃的封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锂电池中心极柱封接生产中存在的氧化比较 严重,封接边缘产生缺陷,质量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其包括如下步骤 ,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 将极柱装入石墨模具的上下模板的孔中,将玻璃珠,金属钛壳体加入模具中,将模具紧固好;2) 将紧固好的模具放入真空炉中,密封好真空炉,用纯度为 99. 99%的氩气洗炉两次;3) 开始对炉内抽真空,真空度不低于到6.0X10—3Pa;4) 充入纯度为99.99%的氩气,使炉内压力为0. 85 0. 9个标 准大气压,以保证在升温后气体膨胀时,达到与外界压力平衡的 效果;5) 进行升温作业,从室温开始升温,升温速率30(TC/h,于150 16(TC时保温30min后,按照300°C/h的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达到 1000 102(TC时保温40 45min;6)降温处理,以50 60°C/h的速度,从1000。C开始,持续降 温至200°C,然后以30 35°C/h的速率将至室温,得到金属钛及钛 合金玻璃封装组件。利用本专利技术所生产的钛金属玻璃封接组件,其漏率可以达到 <1X10—9Pa.m3/s,而且绝缘电阻比现有技术的生产的盖组的绝缘 电阻提高l倍左右。经测试,性能稳定,质量可靠,可以完全满 足热电池的工作要求。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钛与玻璃极柱的封接装置示意图 其中极柱l,石墨模具2,金属钛壳体3,玻璃珠4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烧结时使用的装置,图中示意为装置 中极柱]穿过上下模板2的孔中,装置中组装好的玻璃颗粒4位 于金属钛材料3构成的围框与石墨板的上下模板所围成的模具腔 体内,玻璃颗粒4围绕极柱1充满模具腔体。 实施例1本例中封接孔尺寸为(D6mm,封接孔厚度为2mm,极柱为^2 mm的4J29的可伐丝,①实验开始,将极柱l,石墨模具2,金属钛壳体3,玻璃珠4等各零部件如图l所示装配好,将模具紧固好;② 将紧固好的模具放入真空炉中,密封好真空炉,用纯度为 99. 99%的氩气洗炉两次;③ 对炉内抽真空,真空度为6.0X10—3Pa; @充入纯度为99. 99%的氩气,使炉内压力为0. 9个标准大气压;⑤进行升温作业,从室温开始升温,速率300'C/h,于15(TC 保温30min后,按照30(TC/h的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达到1020°C 保温40min;⑥降温处理,以60'C/h的速度,从100(TC开始,持续降温至 200°C,然后以30°C/h的速率将至室温,得到金属钛及钛合金玻璃 封装组件。测其漏率可达到〈6.5X10—9Pa.m3/s,绝缘电阻可达到> 500MQ 。 实施例2本例中封接孔尺寸为06.5mm,封接孔厚度为3mm,极柱为 0 3 mm的4J29的可伐丝。① 实验开始,将极柱l,石墨模具2,金属钛壳体3,玻璃珠 4等各零部件如图l所示装配好,将模具紧固好;② 将紧固好的模具放入真空炉中,密封好真空炉,用纯度为 99. 99%的氩气洗炉两次;③ 对炉内抽真空,真空度为6.0X10—3Pa;④ 充入纯度为99. 99%的氩气,使炉内压力为0. 85个标准大气压;⑤ 进行升温作业,从室温开始升温,速率30(TC/h,在16(TC 保温30min,按照30(TC/h的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达到IOO(TC保 温45min;⑥以50°C/h的速率降温,从1000。C开始,持续降温至200。C, 然后以35TVh的速率将至室温,得到金属钛及钛合金玻璃封装组件。 测其漏率可达到〈5.4X10'9pa.m3/s,绝缘电阻可达到〉500MQ 。 实施例3本例中封接孔尺寸为①6mm,封接孔厚度为5mm,极柱为02 mm的4J29的可伐丝,① 将极柱装入石墨模具的上下石墨模板的孔中,将玻璃珠,金 属钛壳体加入模具中,将模具紧固好;② 将紧固好的模具放入真空炉中,密封好真空炉,用纯度为 99.99%氩气洗炉两次;③ 对炉内抽真空,真空度为6.0X10—3Pa;④ 充入纯度为99. 99%的氩气,使炉内压力为0. 87个标准大气压;⑤ 进行升温作业,从室温开始升温,速率300。C/h,在155。C 保温30min,按照300°C/h的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达到IOI(TC保 温42min;⑥ 以55。C/h的速率降温,从100(TC开始,持续降温至200。C, 然后以33°C/h的速率将至室温,得到金属钛及钛合金玻璃封装组件。 测其漏率可达到< 2.1 X 10力Pa.mVs ,绝缘电阻可达到> 500M Q 。利用本专利技术所生产的钛玻璃封接组件,经测试,性能稳定, 质量可靠,可以完全满足热电池的工作要求。权利要求1.,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极柱装入石墨模具的上下石墨模板的孔中,将玻璃珠,金属钛壳体加入模具中,将模具紧固好;2)将紧固好的模具放入真空炉中,密封好真空炉,用纯度为99.99%氩气洗炉两次;3)开始对炉内抽真空,真空度不低于到6.0×10-3Pa;4)充入纯度为99.99%的高纯氩气,使炉内压力0.85~0.9个标准大气压,以保证在升温后气体膨胀时,达到与外界压力平衡的效果;5)进行升温作业,从室温开始升温,升温速率300℃/h,于150~160℃时保温30min后,按照300℃/h的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达到1000~1020℃时保温40~45min;6)降温处理,以50~60℃/h的速度,从1000℃开始,持续降温至200℃,然后以30~35℃/h的速率将至室温,得到金属钛及钛合金玻璃封装组件。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钛与玻璃极柱的封接方法,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 将极柱装入石墨模具的上下石墨模板的孔中,将玻璃珠,金属钛壳体加入模具中,将模具紧固好;2) 将紧固好的模具放入真空炉中,密封好真空炉,用纯度99. 99%氩气洗炉两次;3) 开始对炉内抽真空,真空度不低于到6.0Xl(TPa;4) 充入纯度为99.99%的高纯氩气,使炉内压力0.9个标准大气压,以保证在升温后气体膨胀时,达到与外界压力平衡的效果;5) 进行升温作业,从室温开始升温,升温速率300°C/h,于150。C时保温30min后,按照300°C/h的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达到1020。C时保温40min;6) 降温处理,以6(TC/h的速度,从100(TC开始,持续降温至200°C,然后以3(TC/h的速率将至室温,得到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钛与玻璃极柱的封接方法,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极柱装入石墨模具的上下石墨模板的孔中,将玻璃珠,金属钛壳体加入模具中,将模具紧固好; 2)将紧固好的模具放入真空炉中,密封好真空炉,用纯度为99.99%氩气洗炉两次; 3)开始对炉内抽真空,真空度不低于到6.0×10↑[-3]Pa; 4)充入纯度为99.99%的高纯氩气,使炉内压力0.85~0.9个标准大气压,以保证在升温后气体膨胀时,达到与外界压力平衡的效果; 5)进行升温作业,从室温开始升温,升温速率300℃/h,于150~160℃时保温30min后,按照300℃/h的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达到1000~1020℃时保温40~45min; 6)降温处理,以50~60℃/h的速度,从1000℃开始,持续降温至200℃,然后以30~35℃/h的速率将至室温,得到金属钛及钛合金玻璃封装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波,冯生,冯庆,赵红刚,任利娜,谷滨京,赵霖,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华泰有色金属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