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体式万向无级轧线调整装置及设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274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轧线调整装置及设计方法,其特征是:它将蜗轮蜗杆减速器(6)的两输出轴设计为左右旋丝杠(4),通过左右旋螺母(5)带动对称结构的左右锥体式滑块(3)沿上、下锥面滑动,从而推动移动下斜楔滑块(12)垂直向下移动实现无级轧线调整。该设计装置用于大行程六辊冷轧作业中上轧线调整,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性能安全、可靠,重量轻、成本低、刚性好、调整量大,外形美观,维修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轧线调整装置及设计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大行程六 辊冷轧作业中上轧线调整的。
技术介绍
目前六辊冷轧作业线中的轧线调整装置大多采用电动压的方式进行 调整,其缺点是结构极其复杂,重量大,成本高,刚性差,安装、使用、 维护不便。在六辊冷轧作业线中工作辊、中间辊和支撑辊因磨损必然引起 轧制作业线的变化,由于轧辊数量多,轧线变化量大,斜楔式万向无级轧 线调整装置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锥体式万向无级轧线调整装 置及设计方法,该设计的无级轧线调整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性能安全、 可靠,重量轻、成本低、刚性好、调整量大,维修方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锥体式万向无级 轧线调整装置及设计方法,其特征是它将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输出轴设计 为左右旋丝杠,直接带动对称结构的左右锥体式滑块水平移动,左右锥体 式滑块与固定上斜楔滑块及移动下斜楔滑块通过斜面滑动连接实现无级 轧线调整。根据这种方法设计的锥体式万向无级轧线调整装置,它包括机架、蜗 轮蜗杆减速器、液压马达、编码器、上支撑辊轴承座,其特征是它的蜗 轮蜗杆减速器是双输入双输出结构,蜗轮蜗杆减速器固定在两机架的联接 横梁上,输入轴蜗杆一端与液压马达相接,另一端与编码器相接,输出轴 为左右旋丝杠;左右旋丝杠分别与左右旋螺母螺纹旋接,左右旋螺母分别 镶嵌在左右锥体式滑块的垂直T型槽中;固定上斜楔滑块固定于机架的 上横梁;锥体式滑块在固定上斜楔滑块及移动下斜楔滑块的T型槽中滑 动连接;导向键固定在上斜楔滑块两侧面的平键槽中与移动下斜楔滑块滑 动连接,使移动下斜楔滑块只能上下移动;球面垫设置在移动下斜楔滑块 与上支撑辊轴承座之间。所述的球面垫是由凹球面的凹弧面压在凸球面的凸弧面上构成;凸球 面在盒体内,它的下表面压在园柱形盒体底面,园柱形盒体上端面连接有 两半园压板,两半园压板分别嵌在凹球面的园环形凹槽内,将整个球面垫连成一体o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由于这种设计方法将已知的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输出 光轴改制成左右旋丝杠4,省去联轴器通过左右旋螺母5直接带动锥体式 滑块水平移动简化了结构。锥体式滑块在导向键作用下驱动移动下斜楔滑 块上下移动,然后通过球面垫带动上支撑辊轴承座实现轧线万向无级调整 的目的。所以这种锥体式万向无级轧线调整装置的设计方法具有结构简 单、紧凑,性能安全、可靠,重量轻、成本低、刚性好、调整量大,维修 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和具体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l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球面垫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固定上斜楔滑块;3、锥体式滑块;4、左右旋丝 杠;5、左右旋螺母;6、蜗轮蜗杆减速器;7、液压马达;8、编码器;9、 球面垫;9-1、凹球面;9-2、凸球面;9-3、盒体;9-4、压板;10、上支撑辊轴承座;11、导向键;12、移动下斜楔滑块。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部件包括机架1、固定上斜楔滑块2、 锥体式滑块3、左右旋丝杠4、左右旋螺母5、蜗轮蜗杆减速器6、液压马 达7、编码器8、球面垫9、上支撑辊轴承座IO、导向键ll、移动下斜楔 滑块12。它是左右对称结构,它的蜗轮蜗杆减速器6为双输入双输出结 构,安装于两机架1的联接横梁上,输入轴蜗杆一端与液压马达7相接, 另一端与编码器8相接,蜗轮蜗杆减速器6在已知技术的基础上将输出光 轴改制成左右旋丝杠4,左右旋丝杠4分别与左右旋螺母5螺纹旋接,左 右旋螺母5分别镶嵌在左右锥体式滑块3的垂直T型槽中,安装在左右 锥体式滑块3的垂直T型槽中的左右旋螺母5只能上下移动,不能旋转; 左右移动斜楔下滑块12安装于锥体式滑块3的T型槽中,导向键11固定 在上斜楔滑块2的平键槽中,导向键11使移动下斜楔滑块12只能上下移 动,以实现轧线的无级调整;固定上斜楔滑块2固定在机架1上横梁上, 锥体式滑块3与上斜楔滑块2及移动下斜楔滑块12之间均为T型槽连接; 球面垫9放置在上支撑辊轴承座10圆弧形孔中与移动下斜楔滑块12平面 接触。如图2所示,球面垫9是由凹球面9-1的凹弧面压在凸球面9-2的凸 弧面上构成;凸球面9-2放在盒体9-3内,它的下表面压在园柱形盒体底面,园柱形盒体上端面连接有两半园压板9-4,两半园压板94分别嵌在 凹球面9-l的园环形凹槽内,将整个球面垫连成一体。轧机上支撑辊在轧 制力的作用下必然引起上支撑辊轴承座IO沿轧辊轴线方向倾斜,此时球 面垫9对轧制力的传递起到了万向调节的作用,确保了球面垫9与下斜楔 滑块12及上支撑辊轴承座10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变,轧制力沿垂直方向传递到两机架1的横梁上。工作时液压马达7驱动蜗轮蜗杆减速器6,蜗轮蜗杆减速器6输出轴 的左右旋丝杠4分别驱动左右旋螺母5,左右旋螺母5分别带动左右锥体 式滑块沿3沿固定上斜楔滑块2的T型槽左右滑动,左右移动下斜楔滑块 12在导向键11及锥体式滑块3的驱动下带动球面垫9上下移动,实现轧 制作业线的无级调整。球面垫9对轧制力的传递起到了万向调节的作用, 并始终保证轧制力沿垂直方向传递到机架1窗口上横梁,而且每个传递环 节的接触面积保持不变从而保证了每个传递环节的接触强度。使用锥体式 滑块3比斜面式滑块调整量可增大一倍,它适合于轧辊数量多,轧线变化 量大的六辊冷轧作业线中的上轧线调整。权利要求1、锥体式万向无级轧线调整装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是它将蜗轮蜗杆减速器(6)的两输出轴设计为左右旋丝杠(4),通过左右旋螺母(5)带动对称结构的左右锥体式滑块(3)沿上、下锥面滑动,从而推动移动下斜楔滑块(12)垂直向下移动实现无级轧线调整。2、 根据这种方法设计的锥体式万向无级轧线调整装置,它包括机架 (1)、蜗轮蜗杆减速器(6)、液压马达(7)、编码器(8)、上支撑辊轴承座(10),其特征是它的蜗轮蜗杆减速器(6)是双输入双输出结构,蜗 轮蜗杆减速器(6)固定在两机架(1)的联接横梁上,输入轴蜗杆一端与 液压马达(7)相接,另一端与编码器(8)相接,输出轴为左右旋丝杠(4); 左右旋丝杠(4)分别与左右旋螺母(5)螺纹旋接,左右旋螺母(5)分 别镶嵌在左右锥体式滑块(3)的垂直T型槽中;固定上斜楔滑块(2) 固定于机架(1)的上横梁;锥体式滑块(3)在固定上斜楔滑块(2)及 移动下斜楔滑块(12)的T型槽中滑动连接;导向键(11)固定在上斜楔 滑块(2)两侧面的平键槽中与移动下斜楔滑块(12)滑动连接,使移动 下斜楔滑块(12)只能上下移动;球面垫(9)设置在移动下斜楔滑块(12) 与上支撑辊轴承座(10)之间。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锥体式万向无级轧线调整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的球面垫(9)是由凹球面(9-1)的凹弧面压在凸球面(9-2)的凸 弧面上构成;凸球面(9-2)在盒体(9-3)内,它的下表面压在园柱形盒 体底面,园柱形盒体上端面连接有两半园压板(9-4),两半园压板(9-4) 分别嵌在凹球面(9-1)的园环形凹槽内,将整个球面垫连成一体。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轧线调整装置及设计方法,其特征是它将蜗轮蜗杆减速器(6)的两输出轴设计为左右旋丝杠(4),通过左右旋螺母(5)带动对称结构的左右锥体式滑块(3)沿上、下锥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锥体式万向无级轧线调整装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是:它将蜗轮蜗杆减速器(6)的两输出轴设计为左右旋丝杠(4),通过左右旋螺母(5)带动对称结构的左右锥体式滑块(3)沿上、下锥面滑动,从而推动移动下斜楔滑块(12)垂直向下移动实现无级轧线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苏明计江寇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