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无线充电服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1543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随身无线充电服装,包括:服装本体,具有表层和内层,在表层外缝制有兜;无线充电设备,具有电源、工作电路、屏蔽层和发射线圈,工作电路与发射线圈联通,并由电源供电;其中,工作电路、屏蔽层和发射线圈设置在服装本体的表层和内层之间,且发射线圈在兜所在处的表层和内层之间;屏蔽层位于所述发射线圈后侧,且所述屏蔽层为均匀喷涂的金属颗粒,且喷涂的面积大于等于发射线圈的面积;所述屏蔽层喷涂在内层,或者喷涂在布料上,所述布料缝制或粘贴在所述内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能够满足随身充电的需求,且具有柔性的屏蔽层,不影响穿戴者的活动,又能起到对电磁屏蔽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随身无线充电服装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尤其随身无线充电服装。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服装上没有设置无线充电功能,尤其对于越野服装、士兵作战服来说,给电子设备充电极为不便。采用传统的有线充电,插拔线头影响使用体验,并且对于战场或野外环境来说,经常插拔容易造成磨损,或者异物进入充电口,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随身无线充电服装,能够为电子设备充电,并且屏蔽层为柔性,不影响穿戴者的活动,又能起到对电磁的屏蔽作用。
[0004]随身无线充电服装,包括:服装本体,具有表层和内层,在所述表层外缝制有兜;无线充电设备,具有电源、工作电路、屏蔽层和发射线圈,所述工作电路与所述发射线圈联通,并由所述电源供电;其中,工作电路、屏蔽层和发射线圈设置在所述服装本体的表层和内层之间,且所述发射线圈在所述兜所在处的表层和内层之间;所述屏蔽层位于所述发射线圈后侧,且所述屏蔽层为均匀喷涂的金属颗粒,且喷涂的面积大于等于发射线圈的面积;所述屏蔽层喷涂在内层,或者喷涂在布料上,所述布料缝制或粘贴在所述内层上。
[0005]优选的,所述金属颗粒的最大宽度小于等于20微米。
[0006]优选的,所述表层和内层之间具有防弹层,所述发射线圈位于防弹层外,所述屏蔽层还喷涂在所述防弹层上。
[0007]优选的,在所述发射线圈外,环绕设置有磁铁;所述磁铁固定设置在表层上。
[0008]优选的,所述电源和工作电路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且导线与所述电源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导线也设置在表层和内层之间。
[0009]本技术实能够满足随身充电的需求,且具有柔性的屏蔽层,不影响穿戴者的活动,又能起到对电磁屏蔽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其随身无线充电服装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其随身无线充电服装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3]本技术公开一种随身无线充电服装,参见图1和图2,包括:服装本体1和无线
充电设备两大部分。服装本体1分为表层11和内层12,需要注意,表层11和内层12可以是独立的两层结构,通过缝合等制衣手段使其连接,也可以是指一块布料的内外两面。在表层11外缝制有兜111。
[0014]无线充电设备包括电源2、工作电路3、屏蔽层4和发射线圈5。
[0015]电源2作为供电设备,一般为锂电池。电源2和工作电路3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且导线与电源2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导线也缝制在表层11和内层12之间。电源2可以也缝制到表层11和内层12之间,但是因为其需要更换或者充电,可以在表层11或内层12上留有充电插口,当然也可是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给电源2充电。电源2采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给自己补电的情形下,电源2和导线之间可以不拆卸。
[0016]工作电路3、屏蔽层4和发射线圈5集成在服装本体1上,与服装本体1组成一个整体结构,一般的,这三个部件设置在所述服装本体1的表层11和内层12之间,对于上述表层11和内层12可以是独立的两层结构而言,可以通过缝制、粘贴的方式固定在表层11和内层12之间。而在表层11和内层12是指一块布料的内外两面的情形中,可以是指嵌入到一块布料上,例如织布阶段预埋入的方式形成。对于一般的士兵作战服或者越野服装来说,很少采用一块布料的情形,因此本申请中,大部分情况是指表层11和内层12是分开的两部分。
[0017]发射线圈5在兜111所在处的表层11和内层12之间,也就是能够无线充电区域限制在兜111内。这也符合本申请使用场景的需求。
[0018]对于传统无线充电发射端来说,具有铁氧体,用于阻挡电磁辐射(即防止在发射线背面形成电磁辐射),以及挺高工作效率。对于本申请而言,如果将传统的铁氧体直接设置在衣服上,既不方便又影响衣物的穿戴,并且铁氧体相对沉重且易碎。因此本申请设置了屏蔽层4,可以起到传统铁氧体的功能,但其采用喷涂金属颗粒的方式形成,具有柔软可弯曲的特性。屏蔽层4位于喷涂在发射线圈5后侧,且喷涂的面积大于等于发射线圈5的面积。具体可以是将屏蔽层4直接喷涂在内层12上,也可以喷涂在布料上,再将布料缝制或粘贴在所述内层上。
[0019]屏蔽层4采用柔性纳米金属颗粒代替铁氧体,纳米金属颗粒可以将大片纳米晶合金通过机械碎化装置分割成一系列细小片的纳米晶颗粒,再制作成最大宽度20μm的纳米晶颗粒。优选的采用喷涂到布料上的结构,这样可以使用多层,层与层间采用垂直交错的方式层叠,以减小拼接缝隙产生的空间磁泄露。
[0020]对于士兵作战服而言,可能还具有防弹层,一般设置在表层11和内层12之间,发射线圈5位于防弹层外,屏蔽层4还可以喷涂在所述防弹层上。对于越野服装而言,没有防弹层,但是可能会具有保温层,一般保温层为羽绒或棉,他们的结构不适合喷涂屏蔽层。
[0021]为了保证将电子设备放置到兜111内后,能够保持固定的位置充电,在发射线圈5外,环绕设置有磁铁6。磁铁6不覆盖发射线圈5所在的区域,避免影响无线充电的工作。一般将磁铁6固定设置在表层11上。因为有兜111的存在,因此磁铁6可以在表层11的内面也可以在外面,因为即使在表层11的外面,外部也有兜111的保护。
[0022]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身无线充电服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服装本体(1),具有表层(11)和内层(12),在所述表层(11)外缝制有兜(111);无线充电设备,具有电源(2)、工作电路(3)、屏蔽层(4)和发射线圈(5),所述工作电路(3)与所述发射线圈(5)联通,并由所述电源(2)供电;其中,工作电路(3)、屏蔽层(4)和发射线圈(5)设置在所述服装本体(1)的表层(11)和内层(12)之间,且所述发射线圈(5)在所述兜(111)所在处的表层(11)和内层(12)之间;所述屏蔽层(4)位于所述发射线圈(5)后侧,且所述屏蔽层(4)为均匀喷涂的金属颗粒,且喷涂的面积大于等于发射线圈(5)的面积;所述屏蔽层(4)喷涂在内层,或者喷涂在布料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陆钧贺凡波葛俊杰马俊超鲁国希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有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