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T3配体融合蛋白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085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效应子免疫球蛋白Fc蛋白、无效应子Fc蛋白与Flt3配体的融合物及其使用方法。用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FLT3配体融合蛋白及使用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2020年8月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3/062,713号的优先权权益,该临时专利申请的内容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0003]序列表
[0004]本申请含有序列表,该序列表已于2021年7月28日以ASCII副本的形式以电子方式提交,其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名为P36298

WO_SL.txt,并且大小为128,413字节。


[0005]本专利技术涉及Flt3配体融合蛋白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6]许多研究支持免疫系统成分的差异存在在癌症进展中的重要性(Jochems和Schlom,Exp Biol Med,236(5):567

579(2011))。临床数据表明,高密度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与改善的临床结果有关(Mlecnik等人,Cancer Metastasis Rev.;30:5

12,(2011))。肿瘤免疫浸润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肥大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初始淋巴细胞和记忆淋巴细胞、B细胞和效应T细胞(T淋巴细胞),它们主要负责对肿瘤细胞表达的抗原的识别和随后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破坏。
[0007]尽管癌细胞呈递抗原并且存在可能与肿瘤细胞发生反应的免疫细胞,但在许多情况下,免疫系统不会被活化或被肯定地抑制。肿瘤发展出许多免疫调节机制来逃避抗肿瘤免疫应答。总体结果是T细胞应答受损和细胞凋亡诱导或CD8
+
细胞毒性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能力降低。抗原呈递功能和树突状细胞(DC)的抑制另外有助于逃避抗肿瘤免疫力(Gerlini等人,Am.J.Pathol.165(6),1853

1863(2004)。
[0008]此外,肿瘤微环境的局部免疫抑制性质可导致不表达靶抗原的癌细胞亚群逃逸。因此,找到一种促进免疫系统抗肿瘤活性的保存和/或恢复的方法将具有相当大的治疗益处。
[0009]免疫检查点与肿瘤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力下调有关。已经证明,T细胞功能障碍与抑制性受体CTLA

4和程序性死亡1多肽(PD

1)(CD28家族受体的成员)的诱导表达同时发生。然而,尽管近年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免疫疗法在临床环境中的成功仍然有限。监管机构批准的治疗剂很少,并且其中大多数患者并未体验到益处。近年来,免疫检查点与抗肿瘤免疫力的下调有关,并被用作治疗靶标。这些观察结果强调需要开发利用免疫系统对抗癌症的新治疗方法。
[0010]人Flt3L(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是一种刺激骨髓细胞增殖的I型跨膜蛋白,于1994年被克隆(Lyman等人,1994)。可溶性hFlt3L的用途已在各种临床前和临床环境中进行了探索,包括为骨髓移植做准备的干细胞动员、癌症免疫疗法(如树突状细胞的扩增)以及疫苗佐剂。然而,还没有基于Flt3L的药物组合物在临床上取得超过2期的进展。
[0011]一个挑战是优化对Flt3L配体的暴露并确定最佳给药方案,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
不良副作用或潜在的不利免疫效应。例如,可以通过改变给药方案、改变给药量或改变治疗分子的药代动力学和/或药效学特性来调节暴露。本文提供具有有益PK/PD特性的Flt3L

Fc融合蛋白,其有益于增强对癌症患者的免疫疗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无效应子Fc蛋白、包含无效应子Fc蛋白的融合蛋白(包括包含与无效应子免疫球蛋白Fc蛋白融合的活性Flt3配体(Flt3L)的Flt3配体融合蛋白)及其使用方法。使用无效应子Fc蛋白、包含无效应子Fc蛋白的融合蛋白和Flt3L

Fc融合蛋白的方法包括治疗癌症,尤其是治疗接受检查点免疫疗法的患者的癌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无效应子IgG Fc蛋白。
[0013]在一方面,提供无效应子Fc蛋白,其包含与残基SEQ ID NO:13至少95%、96%、97%、98%或99%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其中SEQ ID NO:13的残基13

17包含氨基酸序列PVAGP(SEQ ID No:20)或者SEQ ID NO:13的残基76是甘氨酸。在其他实施例中,无效应子IgG1 Fc区包含与SEQ ID NO:13至少95%、96%、97%、98%或99%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其中SEQ ID NO:13的残基13

17包含氨基酸序列PVAGP(SEQ ID No:20)并且SEQ ID NO:13的残基76是甘氨酸。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无效应子IgG1 Fc区包含与SEQ ID NO:13相同的氨基酸序列。为清楚起见,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SEQ ID NO:13的残基13

17包含PVAGP(SEQ ID NO:20),这在本文中可称为涵盖PVA#变体,并且其中SEQ ID NO:13的残基76是甘氨酸,这在本文中可称为N297G突变,其中297是指抗体的EU编号。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无效应子Fc蛋白包含SEQ ID NO:2、4、5、6、13或15的蛋白质序列。
[0015]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无效应子IgG1 Fc蛋白相对于包含SEQ ID NO:12的野生型IgG1 Fc区是减弱的。
[0016]在一些方面,提供了包含无效应子Fc蛋白的抗体,其包含与残基SEQ ID NO:13至少95%、96%、97%、98%或99%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其中SEQ ID NO:13的残基13

17包含氨基酸序列PVAGP(SEQ ID NO:20)或者SEQ ID NO:13的残基76是甘氨酸。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抗体与Flt3L受体结合。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抗体与检查点抑制剂蛋白结合。在其他实施例中,检查点抑制剂蛋白是PD

L1、PD

1和/或CTLA

4。在一些实施例中,抗体为双特异性抗体。
[0019]在一些方面,提供了包含本公开的无效应子Fc蛋白和第二蛋白的异二聚体蛋白。在一些实施例中,无效应子Fc蛋白和第二蛋白彼此共价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无效应子Fc蛋白和第二蛋白通过二硫键连接。
[0020]在一些方面,提供了编码本公开的无效应子Fc蛋白的经分离的核酸、包含无效应子Fc蛋白的抗体和/或包含如本文和上文所述的无效应子Fc蛋白的异二聚体蛋白。在一些实施例中,经分离的核酸编码SEQ ID NO:2、4、5、6、13或15的蛋白质序列。在其他实施例中,经分离的核酸进一步编码在无效应子Fc蛋白的N末端的信号序列。在一个优选实例中,经分离的核酸编码SEQ ID NO:13的蛋白质序列。
[0021]在一些方面,提供了如本文和上文所述的包含编码本公开的无效应子Fc蛋白的核酸的宿主细胞、包含无效应子Fc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包含无效应子Fc蛋白的Fc融合蛋白,其包含Flt3配体(Flt3L)蛋白和所述无效应子Fc蛋白,其中所述无效应子Fc蛋白与残基SEQ ID NO:13至少95%、96%、97%、98%或99%相同,并且其中SEQ ID NO:13的残基13

17包含氨基酸序列PVAGP(SEQ ID NO:20)并且SEQ ID NO:13的残基76为甘氨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c融合蛋白,其中Flt3L蛋白不包含PWSPRPLEATAPTAPQPP(SEQ ID NO:48)、WSPRPLEATAPTAPQPP(SEQ ID NO:49)、SPRPLEATAPTAPQPP(SEQ ID NO:50)、PRPLEATAPTAPQPP(SEQ ID NO:51)、RPLEATAPTAPQPP(SEQ ID NO:52)或PLEATAPTAPQPP(SEQ IDNO:53)的氨基酸序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Fc融合蛋白,其中Flt3L包含蛋白质,所述蛋白质包含与SEQ ID NO:22至少95%、96%、97%、98%或99%相同的氨基酸序列。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Fc融合蛋白,其中所述Flt3L包含蛋白质,所述蛋白质包含SEQ ID NO:22的氨基酸序列。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Fc融合蛋白,其中所述Flt3L包含蛋白质,所述蛋白质与包含SEQ ID NO:21的氨基酸27

167、27

168、27

169、27

170、27

171、27

172、27

173、27

174、27

175、27

176、27

177、27

178、27

179、27

180、27

181、27

182、27

183、27

184或27

185的蛋白质至少约90%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Fc融合蛋白,其中所述无效应子Fc蛋白的N末端经由肽键连接至所述Flt3L蛋白的C末端。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Fc融合蛋白,其中所述融合蛋白包含与SEQ ID NO:26至少95%、96%、97%、98%、99%或100%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并且其中所述融合蛋白包含与SEQ IDNO:13相同的氨基酸序列。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Fc融合蛋白,其中所述Fc融合蛋白具有Fc效应子功能,所述Fc效应子功能相对于包含SEQ IDNO:12的野生型IgG1 Fc区的Fc效应子功能减弱。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Fc融合蛋白,其中Fc

无效应子Flt3L

Fc融合蛋白在体外测定中使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作用(ADCP)活化的活性水平不超过由包含融合至野生型IgG1 Fc(SEQID NO:12)的野生型Flt3L的Flt3L

Fc融合蛋白在所述体外测定中所达活性水平的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99%。10.一种经分离的核酸,其编码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Fc融合蛋白。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经分离的核酸,其中所述经分离的核酸进一步编码所述Fc融合蛋白的N末端处的信号序列。12.一种编码Flt3L

Fc融合蛋白的经分离的核酸,其中所述Flt3L

Fc融合蛋白包含SEQ ID NO:45。13.一种宿主细胞,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核酸。14.一种产生Fc融合蛋白的方法,其包括培养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宿主细胞。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宿主细胞为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劉懿津C
申请(专利权)人:基因泰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