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供给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0696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油供给系统及车辆。该燃油供给系统包括主供油机构、副供油机构、柴滤和除气切换机构。主供油机构包括相互连通的大油箱和小油箱,小油箱设置供油口和回油口,回油口和供油口分别连通发动机,小油箱中设加热组件;副供油机构包括副油箱,输油管连通副油箱;柴滤布置于供油管路中,柴滤的入口连通小油箱,柴滤的出口连通发动机;除气切换机构连接于大油箱、柴滤、小油箱和输油管之间,除气切换机构具有:第一状态,大油箱连通柴滤;第二状态,柴滤连通输油管;第三状态,输油管连通小油箱,且柴滤连通除气切换机构。该燃油供给系统满足于车辆的长里程运行需求,同时避免低温环境下车辆难以启动的问题。同时避免低温环境下车辆难以启动的问题。同时避免低温环境下车辆难以启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油供给系统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燃油供给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柴油商用车具有车辆运行里程长和时效性高等特性,配备油箱容积普遍偏大。由于受整车布置情况的影响,油箱容积无法无限加大。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油箱供油装置。该双油箱供油装置包括主油箱、副油箱以及柴滤,该主油箱通过回油道和供油道连通发动机,该副油箱的出油管连通回油道,能够为主油箱供油。
[0004]上述双油箱供油装置的主油箱是一个单独的大油箱,当发动机处于温度较低的环境时,大油箱中的燃油极易发生结晶现象,导致车辆难以启动。
[0005]因此,亟需一种燃油供给系统及车辆,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油供给系统,该燃油供给系统满足于车辆的长里程运行需求,同时避免低温环境下车辆难以启动的问题。
[0007]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燃油供给系统,包括:
[00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燃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供油机构,所述主供油机构包括相互连通的大油箱(100)和小油箱(200),所述小油箱(200)设置供油口(210)和回油口(220),所述回油口(220)通过回油管路(230)连通发动机(1),所述供油口(210)通过供油管路(240)连通所述发动机(1),所述小油箱(200)中设置加热组件;副供油机构,所述副供油机构包括副油箱(300),所述副油箱(300)设置连通其内腔的输油管(310);柴滤(400),所述柴滤(400)布置于所述供油管路(240)中,所述柴滤(400)的入口连通所述小油箱(200),所述柴滤(400)的出口连通所述发动机(1);除气切换机构(500),所述除气切换机构(500)连接于所述大油箱(100)、所述柴滤(400)、所述小油箱(200)和所述输油管(310)之间,所述除气切换机构(500)具有三种状态:第一状态下,所述大油箱(100)连通所述柴滤(400);第二状态下,所述柴滤(400)连通所述输油管(310);第三状态下,所述输油管(310)连通所述小油箱(200),且所述柴滤(400)连通所述除气切换机构(5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滤(400)设置进油口(410)、第一出油口(420)、第二出油口(430)和除气口(440);所述进油口(410)连通所述供油口(210),所述第一出油口(420)连通所述发动机(1);所述除气切换机构(500)处于第一状态下,所述大油箱(100)连通所述除气口(440);所述除气切换机构(500)处于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出油口(430)连通所述输油管(310);所述除气切换机构(500)处于第三状态下,所述输油管(310)连通所述小油箱(200),且所述除气口(440)连通所述除气切换机构(5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气切换机构(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振盛徐红光孙玮琛师泽来方楚星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