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膛窑稳定控制成品灰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060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膛窑稳定控制成品灰温的方法,涉及石灰生产领域,它包括以下方法步骤:1)控制进窑石灰石原料的粒度;2)通过调节喷枪的电动阀开度,保证喷枪通畅,使煤气输送均匀;3)调整卸料平台液压缸运行的限位开关,使连接单个窑膛的液压缸的液压缸尾轮的运动水平行程d1一致;4)保持卸料平台的出灰平板与料斗钢结构底部的垂直距离d2一致;5)开启助燃风机送风时使窑内气体压力达到45kpa,停助燃风机后,10分钟内,窑内压力保持在30kpa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的生产存在出灰平板上灰温出现不均匀,造成成品质量不稳定,或导致料斗焊接缝出现开裂的同时,导致成品密封圈烧损等诸多的问题。等诸多的问题。等诸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膛窑稳定控制成品灰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灰生产
,尤其是一种用于燃气双膛窑石灰生产中稳定控制成品石灰温度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石灰窑工序是:石灰石原料通过车辆运输至现场,倒入地下料坑、经地坑振动给料机进入原料皮带,经原料振动筛筛分处理后,进入石灰窑窑前料仓内。先后经原料仓底部振动给料筛,窑前皮带、称量料斗、提升卷扬机送入双膛窑窑顶称量料斗。每个周期,窑炉系统对蓄热窑筒进行三次加料,将原料加入蓄热膛顶部料层。在燃烧膛,助燃风经助燃风管,与经过加压机加压,煤气喷枪输送的转炉煤气,在喷枪头进行混配燃烧。燃烧后的烟气经过中间通道进入蓄热膛,对蓄热膛石料进行蓄热。在麦尔兹窑换向后,助燃空气换向阀切换位置,原蓄热膛转换为煅烧膛,煤气和助燃风同时送入煅烧膛对石料进行煅烧。经窑底窑底卸料平台液压缸动作,成品从卸料平台边缘掉落至卸灰阀上部。在麦尔兹窑换向、窑压气流释放后,成品排至窑底石灰小料仓内,经给料机进入成品系统筛分。
[0003]如图1所示,双膛窑有两个窑膛,分别为煅烧膛、蓄热膛,两个窑筒交替互换进行煅烧,每隔12

14 分钟换向一次,两窑膛的功能也随之进行互换。生产时,两膛内填充满石料,石料由窑顶称量料斗、给料机等加料系统加入,窑膛内石灰成品压在卸料平板上,由卸料平台液压缸往返推动,石灰成品从卸料平板边缘跌落进窑底成品小料仓内。石灰在窑内,经过预热、煅烧、冷却、下移,逐步从窑底卸料平台排进小料仓。
[0004]窑炉生产过程是个连续动态的过程,受到出料、煅烧、透气性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卸料平台出灰板上灰温出现不均匀,是成品质量不稳定的体现,导致料斗焊接缝因受温不均匀出现开裂的同时,也会导致成品密封圈烧损。
[0005]因此有必要采用一种双膛窑稳定控制成品灰温的方法,实现窑炉均匀稳定生产,减少出灰板同一截面上的产品质量的差异,实现节能低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膛窑稳定控制成品灰温的方法,它可以解决现有的燃气双膛窑生产方式存在卸料平台出灰平板上灰温出现不均匀,造成成品质量不稳定,或导致料斗焊接缝因受温不均匀出现开裂的同时,也会导致成品密封圈烧损等诸多的问题。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双膛窑稳定控制成品灰温的方法,包括在双膛竖窑生产石灰过程中,采用如下方法步骤:1)原料选择上确保进窑石灰石粒度为40

80mm占80%以上,在窑前料仓底部设置间距为25mm

30mm筛子,将粒度小于25mm或30mm以下的小颗粒原料筛出去,确保进窑的透气性。
[0008]2)在连接燃料环管的每根喷枪上安装电动阀、流量表,通过所述流量表与所述电
动阀开度连锁,使每根所述喷枪输送的煤粉或煤气均匀,即通过调节每个喷枪的电动阀的开度,使喷枪上流量表的数值一致;确保煤粉或输送煤气燃料的喷枪通畅,使煤粉或煤气输送均匀。
[0009]3)调整卸料平台上液压缸运行的限位开关,使连接单个窑膛的液压缸的液压缸尾轮的运动水平行程d1一致。
[0010]4)保持料斗下方的卸料平台的出灰平板与料斗钢结构底部的垂直距离一致。
[0011]5)将助燃空气换向阀开至“水平”方向,卸料闸板处于“关闭”状态,助燃空气释放阀、冷却空气释放阀开至竖直位置,窑各处检修门处于关闭状态,开启助燃风机往窑内送风,使窑内气体压力达到45kpa,停助燃风机后,10分钟内,窑内压力保持在30kpa以上;充分保证卸料平台各处检修门、卸料阀密封圈确保良好,无泄漏。
[0012]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控制原料粒度,有效确保了窑炉内部透气性,有利于窑内热传导、热辐射;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连接燃料环管的每根喷枪上安装电动阀、流量表,通过所述流量表与所述电动阀开度连锁,使每根所述喷枪输送的煤粉或煤气均匀,确保燃料喷枪通畅,使整个窑炉横截面燃料输送均匀;3)本专利技术将通过调整卸料平台的液压缸行程一致、以及卸料平台出灰平板与出灰料斗钢结构的距离,确保窑炉出料平台截面积上各个方向出料均匀。
[0013]4)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卸料平台检修门,密封圈保证良好的状态,确保了冷却风的均匀送风。
[0014]通过上述几点方法的设置应用后,卸料平台上的出灰平板上的各点温度差值可以控制在30℃以下,较好的实现了成品温度的均匀,避免了因温度差异,导致的炉壳开裂等现象。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双膛窑工艺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卸料平台出灰平板俯视图(共2个膛,每个膛4个);图3是本专利技术卸料平台液压缸限位开关位置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卸料平台出灰平板与灰斗的距离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卸料平台出灰平板与液压缸的位置示意图(俯视);图6是本专利技术卸料平台出灰板与液压缸的位置示意图(侧视);图7是本专利技术控制窑炉燃料喷枪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标号表示为:1、助燃风机,2、助燃空气释放阀, 3、喷枪,4、出灰平板,5、助燃空气换向阀,6、1号窑膛,7、2号窑膛,8、冷却空气释放阀,9、冷却风机,10、中间通道,11、液压缸,12、限位开关,13、液压缸尾轮,14、灰斗,15、流量表,16、电动阀,17、燃料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用于生产石灰的双膛竖窑包括两个窑筒,即1号窑膛6和2号窑膛7,两窑筒通过位于两膛中间的连接通道,即中间通道10进行连接;还包括助燃风机1、助燃空气释放阀2、喷枪3、助燃空气换向阀5、冷却空气释放阀8和冷却风机9以及安装在灰斗14下方的出灰平板4,如图2所示,每个膛的出灰平板4共4个;在出灰平板4下方安装有液压缸11传动系统等。现用的双膛窑工艺原理和操作方法及存在问题在
技术介绍
部分已有详细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0018]采用双膛竖窑生产石灰时,为保证卸料平台上的出灰平板4上的各点温度差值可以控制在30℃以下,实现了成品温度的均匀,采用的双膛窑稳定控制成品灰温的方法步骤如下:1)原料选择上确保进窑石灰石粒度为40

80mm占80%以上,在窑前料仓底部设置间距为25mm

30mm筛子,将粒度小于25mm或30mm以下的小颗粒原料筛出去,确保进窑的透气性。
[0019]2)如图7所示,在连接燃料环管17的每根喷枪3上安装电动阀16、流量表15,通过流量表15与电动阀16开度连锁,使每根喷枪3输送的煤粉或煤气均匀,即通过调节每个喷枪的电动阀16的开度,使喷枪3上流量表15的数值一致;确保煤粉或输送煤气燃料的喷枪3通畅,使煤粉或煤气输送均匀。
[0020]3)调整卸料平台上液压缸11运行的限位开关12,使连接单个窑膛的液压缸的液压缸尾轮13的运动水平行程d1一致,如图3、图5和图6所示。
[0021]4)保持料斗14下方的卸料平台的出灰平板4与料斗钢结构底部的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膛窑稳定控制成品灰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法步骤:1)进窑石灰石原料的粒度为40

80mm占80%以上,在窑前料仓底部设置间距为25mm

30mm筛子,将粒度小于25mm或30mm以下的小颗粒原料筛出;2)在连接燃料环管的每根喷枪上安装电动阀、流量表,通过所述流量表与所述电动阀的开度连锁,使每根所述喷枪输送的煤粉或煤气均匀,即通过调节每个喷枪的所述电动阀的开度,使每支喷枪上所述流量表的数值一致;确保煤粉或输送煤气燃料的喷枪通畅,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魏广平黄升唐文华张领杨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柳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