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高效降解原油的北极细菌菌株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455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株高效降解原油的北极细菌菌株P29,其特征在于它属于革兰氏阴性适冷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 teromonas sp.),其保藏编号:CGMCC 2913,菌落为圆形,直径约1.0-3.0mm,边缘光滑,表面隆起,湿润,平滑隆起,菌落不透明,显淡黄色;菌体呈杆菌,大小为(0.8μm-1.1μm)×(1.5μm-3.1μm),较适生长条件为:pH 8.0-8.5;温度为5-15℃;振荡速度大于100r/min,能在低温条件下(5℃)、以原油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快速生长。该菌株对原油的各组分均有降解作用,并且在低温条件下原油降解能力强、降解效率高、易于培养繁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染物低温生物处理
,具体涉及一株高效降解原油的北极 适冷菌(/^ew^aherofflo"as sp. P29),还涉及该菌株降解原油类污染物的应用 方法。该菌种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朝 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09年2月13日,保藏编号 CGMCC2913,分类命名假交替单胞菌r sew(/oa7z^ro双o/ as 入
技术介绍
石油在开采、运输、贮藏、加工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或管理不当,被排放 到农田、地下水和海洋中,使环境遭受污染,生态收到破坏,直接危害人类生产 与生活。石油主要成分有烷烃、苯、甲苯、二甲苯等多种芳香烃,这些物质毒性 大,可致癌、致突变等,因此被列为重要污染物。石油污染的治理势在必行,己 引起我国政府和许多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各国科学家也在不断探索和研究各种措 施,治理石油污染。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生物处理方法具有费用低,操作 简单,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巳成为土壤石油污染处理研究的热点。生物 修复是指利用生物将土壤、水体中的污染物降解或去除,从而修复受污染环境的 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株高效降解原油的北极细菌菌株P29,其特征在于它属于革兰氏阴性适冷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其保藏编号:CGMCC 2913,该菌株的形态特征为:菌落为圆形,直径约1.0-3.0mm,边缘光滑,表面隆起,湿润,平滑隆起,菌落不透明,显淡黄色;菌体呈杆菌,大小为(0.8μm-1.1μm)×(1.5μm-3.1μm),较适生长条件为:pH8.0-8.5;温度为5-15℃;振荡速度大于100r/min,能在低温条件下(5℃)、以原油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快速生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学政杜宁丛柏林沈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