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动液位控制的预浸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9666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自动液位控制的预浸油系统,包括:预浸油缸,至少一个配料缸,通过出料泵与预浸油缸的入料端连接,回料泵,输入端与预浸油缸连接,第一控制阀,两端分别与回料泵的输出端和入料端连接,第二控制阀,两端分别与回料泵的输出端和配料缸连接,液位计,液位计设置在预浸油缸内,该带自动液位控制的预浸油系统通过检测预浸油池中预浸油液位自动控制预浸油循环,并根据液位需求设置上下限,超过上限时预浸油为预浸油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自动液位控制的预浸油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预浸油液位控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自动液位控制的预浸油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绝大部分是以聚酯毡、玻纤毡、玻纤增强聚酯毡作为胎基,以橡胶或塑料类高分子聚合物作为石油沥青改性剂配制改性沥青料涂覆到胎基上,两面再覆上隔离材料制造而成。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生产线上连续生产时,聚酯胎基经过各种辊展开、干燥,经过高温改性剂改性后的预浸油浸渍,填补胎基内部细微缝隙,润湿胎基表面,然后再在胎基上下表面涂覆改性沥青涂盖料。预浸油浸渍过程是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中关键控制工序,胎基被预浸油浸渍的效果,直接关系到防水卷材浸水后质量增加、热老化尺寸变化率、热老化后拉力延伸保持率等性能,也关系到涂覆改性沥青涂盖料的密实性。
[0003]预浸油是由沥青经高温改性剂在配料缸中改性配制而成,配置好的预浸油经过泵输送到预浸油池中,在预浸油池中对胎基进行浸渍,预浸油温度需要保持在190

210℃时才能起到良好的预浸效果,预浸油池中预浸油的均匀性、液位、残渣会直接影响胎基的浸渍效果。但现有的预浸油在预浸油池中会出现分层、不同位置的预浸油温度不一致等问题,使得胎基浸渍不一致,影响防水卷材性能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解决现有的预浸油在预浸油池中会出现分层、不同位置的预浸油温度不一致等问题,使得胎基浸渍不一致,影响防水卷材性能稳定性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带自动液位控制的预浸油系统,包括:
[0006]预浸油缸;
[0007]至少一个配料缸,通过出料泵与所述预浸油缸的入料端连接;
[0008]回料泵,输入端与所述预浸油缸连接;
[0009]第一控制阀,两端分别与所述回料泵的输出端和所述入料端连接;
[0010]第二控制阀,两端分别与所述回料泵的输出端和所述配料缸连接;
[0011]液位计,所述液位计设置在所述预浸油缸内;
[0012]控制模块,与所述液位计和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液位计监测所述预浸油缸的液位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的启闭。
[0013]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设置有阈值,若小于阈值则开启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若不小于阈值则开启第二控制阀,关闭第一控制阀。
[0014]可选地,所述出料泵的输入端设置有过滤器。
[0015]可选地,所述入料端设置在所述预浸油缸的顶端,所述回料泵与所述预浸油缸连
接底端连接。
[0016]可选地,所述预浸油缸包括上下叠加的圆柱部和锥型部,所述液位计设置在所述圆柱部内。
[0017]可选地,所述回料泵的输入端与所述锥型部的尖端连接。
[0018]可选地,所述液位计为红外式或浮球式。
[0019]可选地,所述配料缸设置有搅拌机构。
[0020]可选地,所述配料缸设置有三个。
[0021]可选地,三个所述配料缸分别独立启闭。
[0022]本技术提供一种带自动液位控制的预浸油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
[0023]1、该带自动液位控制的预浸油系统通过检测预浸油池中预浸油液位自动控制预浸油循环,并根据液位需求设置上下限,超过上限时预浸油为预浸油池

配料缸

预浸油池外循环,低于下限时预浸油为预浸油池

预浸油池内循环,提供两种循环方式适应不同液位使用,使得预浸油池中预浸油保持均匀性。
[0024]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5]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0026]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带自动液位控制的预浸油系统的流程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配料缸;2、过滤器;3、出料泵;4、预浸油缸;5、液位计;6、第一控制阀;7、第二控制阀;8、回料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0]如图1所示,一种带自动液位控制的预浸油系统,包括:
[0031]预浸油缸4;
[0032]至少一个配料缸1,通过出料泵3与预浸油缸4的入料端连接;
[0033]回料泵8,输入端与预浸油缸4连接;
[0034]第一控制阀6,两端分别与回料泵8的输出端和入料端连接;
[0035]第二控制阀7,两端分别与回料泵8的输出端和配料缸1连接;
[0036]液位计5,液位计5设置在预浸油缸4内;
[0037]控制模块,与液位计5和第一控制阀6和第二控制阀7连接,用于根据液位计5监测预浸油缸4的液位控制第一控制阀6和第二控制阀7的启闭。
[0038]具体的,通过控制模块根据液位控制第一控制阀6和第二控制阀7的启闭,进而控制预浸油缸4进行独自的内循环或与配料缸1配合的外循环,进而自动控制预浸油缸4液位,避免人为操作使得预浸油液位不断变化,胎基浸渍时间和浸渍接触面积不断变化,导致胎基浸渍不均匀,影响产品质量稳定性;同时预浸油在预浸油缸4和配料缸1间保持循环,保证预浸油均匀性。
[0039]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设置有阈值,若小于阈值则开启第一控制阀6,关闭第二控制阀7,若不小于阈值则开启第二控制阀7,关闭第一控制阀6。
[0040]具体的,配料缸1中配置好的预浸油,通过出料泵3一直往预浸油缸4中输送预浸油,预浸油缸4设置回料泵8,回料泵8一路回到预浸油缸4中,一路回到配料缸1中,通过第一控制阀6和第二控制阀7分别控制两路通断,控制器通过液位计5获得液位信息,与液位上下限做对比,超过液位上限,控制预浸油回油流入配料缸1,低于液位下限,控制预浸油回油流入预浸油缸4。
[0041]在本实施例中,出料泵3的输入端设置有过滤器2。
[0042]在本实施例中,入料端设置在预浸油缸4的顶端,回料泵8与预浸油缸4连接底端连接。
[0043]在本实施例中,预浸油缸4包括上下叠加的圆柱部和锥型部,液位计5设置在圆柱部内。
[0044]在本实施例中,回料泵8的输入端与锥型部的尖端连接。
[0045]在本实施例中,液位计5为红外式或浮球式。
[0046]在本实施例中,配料缸1设置有搅拌机构。
[0047]在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自动液位控制的预浸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浸油缸;至少一个配料缸,通过出料泵与所述预浸油缸的入料端连接;回料泵,输入端与所述预浸油缸连接;第一控制阀,两端分别与所述回料泵的输出端和所述入料端连接;第二控制阀,两端分别与所述回料泵的输出端和所述配料缸连接;液位计,所述液位计设置在所述预浸油缸内;控制模块,与所述液位计和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液位计监测所述预浸油缸的液位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的启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动液位控制的预浸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设置有阈值,若小于阈值则开启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若不小于阈值则开启第二控制阀,关闭第一控制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动液位控制的预浸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泵的输入端设置有过滤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操罗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东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