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中间体的制备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966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换能器制备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中间体的制备装置及其方法,包括推力杆、缸体、活塞、柱塞以及压力检测器;缸体为两端敞口的中空筒体,缸体的两端口分别为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活塞滑动设置于缸体内,缸体内自第一端口至活塞的空间为第一腔体,缸体内自活塞至第二端口的空间为第二腔体,位于第一腔体的缸体上设有第一通孔,柱塞密封连接于第一通孔上,推力杆与第一端口密封连接,推力杆相对缸体能够轴向移动,压力检测器与第二端口密封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中间体的制备装置结构简单,制备的中间体可制备耐100MPa的无缘背衬材料,且在制备过程中压力可视可调,易于操作。易于操作。易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中间体的制备装置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能器制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中间体的制备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声换能器的工程应用中,无源材料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般作为主要结构件安装在换能器中,其主要作用有吸声,充当声障板,充当浮力材料,充当填充材料等。现今,越来越多的材料被尝试应用于当做水声换能器的无源材料,同时其不断的改性,替换,以满足不同换能器的需要。传统无源材料主要有硬质泡沫塑料,软木,橡胶,各类工程塑料,这些材料易于加工成型,但缺点是大多数该类材料无法承受高静水压力。
[0003]在高压无源材料的制备中,一般均需要模具对其成型,模具一般均较为复杂,工程生产中,由于成本限制,原材料成型尺寸均较大,但大尺寸造成材料本身耐受压力无法做大,一般在20Mpa以内,其耐压能力满足不了深海结构件需求。另外,还有通过注塑成型机进行制作,例如公开号为CN113459385A,公开了一种注射成型机,其具备:缸体,对成型材料进行加热;螺杆,配置成在所述缸体的内部旋转自如且进退自如;旋转驱动源,使所述螺杆旋转;进退驱动源,使所述螺杆进退;荷载检测器,检测在所述进退驱动源与所述螺杆之间传递的荷载;及轴承,将所述螺杆支承为旋转自如,所述荷载检测器在所述螺杆与所述轴承之间检测所述荷载,所述注射成型机还具备:无线通信器,进行通过所述荷载检测器检测的所述荷载的信号的无线通信。该专利技术旨在通过压力检测点的选取提高作用在螺杆与成型材料之间的压力的检测精确度,对于如何制备承受高静水压力的材料的机构并无任何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中间体的制备装置及其方法。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中间体的制备装置,包括推力杆、缸体、活塞、柱塞以及压力检测器;
[0006]所述缸体为两端敞口的中空筒体,所述缸体的两端口分别为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活塞滑动设置于所述缸体内,所述缸体内自所述第一端口至所述活塞的空间为第一腔体,所述缸体内自所述活塞至所述第二端口的空间为第二腔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所述缸体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柱塞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上,所述推力杆与所述第一端口密封连接,所述推力杆相对所述缸体能够轴向移动,所述压力检测器与所述第二端口密封连接;
[0007]所述第一腔体内注入成型流体后密封连接所述推力杆,所述第二腔体内注入导压流体后密封连接所述压力检测器,通过外力使所述推力杆朝所述活塞的方向轴向移动,所述成型流体推动所述活塞朝所述压力检测器的方向移动,所述压力检测器获取所述导压流
体承受的压力,加压过程中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所述成型流体内的气泡通过所述所述第一通孔排出,待压力达到预设值后,停止移动所述推力杆,将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制备装置置入烘箱中,使得所述成型流体固化成型为制备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的中间体。
[0008]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缸体内壁表面涂覆有脱模层,所述脱模层为特氟龙涂层。
[0009]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力杆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端口设有内螺纹,所述推力啊杆与所述第一端口螺纹连接。
[0010]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缸体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区域内,通过所述第二通孔注入所述导压流体,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柱塞密封连接。
[0011]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形流体为环氧树脂。
[0012]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压流体为水溶液。
[0013]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腔体为凸台形,所述活塞朝所述压力检测器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活塞止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台阶面上。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采用所述的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制备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0015]S1,活塞位置预调节步骤:将所述活塞滑入所述缸体内位置处,使得所述缸体内形成满足预设空间要求的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
[0016]S2,成型流体注入步骤:将所述成型流体自所述第一端口注入所述第一腔体预定量后,将所述推力杆与所述第一端口密封连接,所述成型流体置于所述推力杆与所述活塞之间;
[0017]S3,导压流体注入步骤:将所述导压流体自所述第二端口注入所述第二腔体预定量后,将所述压力检测器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口上,所述导压流体位于所述活塞与所述压力检测器之间;
[0018]S4,成型流体压力调节步骤:通过外力使所述推力杆朝所述活塞的方向移动,受压的所述成型流体推动所述活塞朝所述压力检测器方向移动,所述导压流体承受的压力被所述压力检测器检测并显示,待所述压力检测器显示压力达到预设值后,所述推力杆停止移动;
[0019]S5,成型流体固化步骤:将步骤S4中形成的盛装有保持预设压力值的所述成型流体的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制备装置置于烘箱内,烘干预定时间后,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所述成形流体固化为固态中间体;
[0020]S6,固态中间体脱模步骤:将所述推力杆和所述压力检测器拆卸,通过外力推动所述活塞朝所述第一端口方向移动,所述固态中间体脱模取出。
[0021]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型流体压力调节步骤中,通过外力使所述推力杆朝所述活塞移动的初始阶段,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使得所述成形流体内的气体逸出,待所述成形流体内的气体逸出完毕后,通过所述柱塞对密封所述第一通孔。
[0022]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缸体内壁表面涂覆有脱模层,所述脱模层为特氟龙涂层。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4]1、本实施例提供的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中间体的制备装置结构简单,制备的中间体可制备耐100MPa的无缘背衬材料,且在制备过程中压力可视可调,易于操作。同时,通过活塞式结构设计,并于活塞式结构两侧的腔体中内置液态流体,通过液态流体进行导压,相
对于固体传压机构,可显著降低摩擦阻力等对成型流体压力检测的不良影响,提高压力检测精度,提升最终产品无源背衬材料的质量。
[0025]2、本实施例提供的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中间体的制备装置通过对第二腔体的腔体形状改进为凸台形,有效防止活塞过于靠近压力检测器一侧,造成压力检测器的损坏。
[0026]3、本实施例提供的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不仅具有易于操作,成型精度高等由装置带来的相应有点,而且在成型材料烘干成型过程中,通过导压流体的微量压力调节,能够进一步提高中间体的成型精度。
附图说明
[002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中间体的制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中间体的制备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中间体的制备装置的剖视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中间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力杆(1)、缸体(2)、活塞(3)、柱塞(4)以及压力检测器(5);所述缸体(2)为两端敞口的中空筒体,所述缸体(2)的两端口分别为第一端口(21)和第二端口(22),所述活塞(3)滑动设置于所述缸体(2)内,所述缸体(2)内自所述第一端口(21)至所述活塞(3)的空间为第一腔体(23),所述缸体(2)内自所述活塞(3)至所述第二端口(22)的空间为第二腔体(24),位于所述第一腔体(23)的所述缸体(2)上设有第一通孔(25),所述柱塞(4)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25)上,所述推力杆(1)与所述第一端口(21)密封连接,所述推力杆(1)相对所述缸体(2)能够轴向移动,所述压力检测器(5)与所述第二端口(22)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腔体(23)内注入成型流体(6)后密封连接所述推力杆(1),所述第二腔体(24)内注入导压流体(7)后密封连接所述压力检测器(5),通过外力使所述推力杆(1)朝所述活塞(3)的方向轴向移动,所述成型流体(6)推动所述活塞(3)朝所述压力检测器(5)的方向移动,所述压力检测器(5)获取所述导压流体(7)承受的压力,加压过程中位于所述第一腔体(23)内的所述成型流体(6)内的气泡通过所述所述第一通孔(25)排出,待压力达到预设值后,停止移动所述推力杆(1),将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制备装置置入烘箱中,使得所述成型流体(6)固化成型为制备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的中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中间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2)内壁表面涂覆有脱模层,所述脱模层为特氟龙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中间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杆(1)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端口(21)设有内螺纹,所述推力啊杆(1)与所述第一端口(21)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中间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2)上设有第二通孔(26),所述第二通孔(26)位于所述第二腔体(24)的区域内,通过所述第二通孔(26)注入所述导压流体(7),所述第二通孔(26)与所述柱塞(4)密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中间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流体(6)为环氧树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能器结构耐压材料中间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压流体(7)为水溶液。7.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睿赵慧卞加聪史海荣刘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