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散式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870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散式除尘系统,包括除尘主管、循环风管、多个预降尘装置、集中降尘器、排气烟囱和三通调节阀,各预降尘装置分别与一除尘支管连接,各除尘支管与除尘主管连接,预降尘装置包括除尘风机,除尘主管的出口端与集中降尘器的进口连接,三通调节阀三个接口分别通过第一净气管与集中降尘器的出口连接,通过第二净气管与排气烟囱的进口连接,通过循环风管与除尘主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集散式除尘系统的除尘主管采取送风形式,风量风压控制简单易行,循环风管可以将净化后的气体输送回除尘主管,防止管道堵塞,提高粉尘回收率和除尘效果,减少废气排放。减少废气排放。减少废气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散式除尘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除尘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散式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钢铁、有色、化工、电力、食品加工、烟草加工等行业中,生产系统包括除尘设备。一般采用大型集中除尘方式,即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尘气体进行集中收集,通过除尘支管管道、主管管道运输到集中除尘装置,再通过除尘器进行净化处理,净化过的气体直接排入大气,一般工序为收尘罩

除尘支管管道

主管管道

布袋除尘

风机

烟囱。
[0003]现有技术中,除尘系统基本采用集中提供动力、统一除尘处理的集中降尘方式,设备投入大、管路距离长、需要较大区域占地,并且由于生产线设备所需除尘的时间不同容易出现大马拉小车、除尘设备空运转的情况,导致浪费能源浪费。比如大车间内一般分为多个分车间或工序,需要治理的尘源点总数为多达几十个,集中除尘系统通常采用多级变径管路将多个分支废气源合并一起进入主管与一套中央除尘器、一台大抽风机、一台配套变频器的形式。这些车间或工序若同步工作率≥80%时,集中除尘系统可以通过大抽风机配套的变频器进行变频调节以便节能。但当车间或工序若同步工作率<80%时,即便采用变频控制,但每个分支废气源需要克服的总管沿程阻力值(吸尘口+抽风分支及主管管路+中央除尘器+净气管路的总阻力值)是固定不变的,当变频器通过变频将电机转速变小而实现节能时,其抽风量变小,负压值变得更小,当抽风机的负压值不足够克服分支废气源的沿程阻力值时,除尘功能失效。因此抽风机不能通过变频器调节将能耗调整下来,而且各分车间或工序同步工作率越小,抽风机能耗浪费就愈大,导致集中除尘系统存在严重的能耗浪费问题。
[0004]节能减排、提质降耗是工业生产长期的追求,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但现实情况是,现有的集中除尘系统风量难以平衡,能源损耗高;还会造成局部风量过剩,使不需要抽走的大颗粒物料也被抽走,造成物料损失;而且大颗粒粉尘在管道上易堵积,难以清理,会影响系统整体的净化除尘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平衡各工位风量,降低除尘系统能耗,减少物料损失,避免管道积灰。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散式除尘系统,包括除尘主管、循环风管、多个预降尘装置、集中降尘器、排气烟囱和三通调节阀,各所述预降尘装置分别与一除尘支管连接,各所述除尘支管与所述除尘主管连接,所述预降尘装置包括除尘风机,所述除尘主管的出口端与所述集中降尘器的进口连接,所述三通调节阀三个接口分别通过第一净气管与所述集中降尘器的出口连接,通过第二净气管与所述排气烟囱的进口连接,通过所述循环风管与所述除尘主管连接。
[000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集散式除尘系统的除尘支管与除尘风机相连,可以根据
岗位需要设计各岗位风量,减少物料损失,降低系统能耗,除尘主管采取送风形式,风量风压控制简单易行,循环风管可以将净化后的气体输送回除尘主管,用于清理除尘主管中堵积的细粉尘灰,减少废气排放,提高除尘效果,彻底解决了现有系统风压高、能耗高、排放浓度高、管道堵塞等难题。
[0008]进一步地,所述集散式除尘系统还包括增压风机,所述循环风管上设有第一三通切断阀和第二三通切断阀,所述增压风机的进口与所述第一三通切断阀连接,所述增压风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二三通切断阀连接。设置增压风机可以增大循环风管的风量风压,继而调整除尘主管的风压、风速,提高粉尘清理和收集效果。
[0009]进一步地,所述除尘主管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回风口,各所述回风口均与所述循环风管连接,所述回风口上设有回风阀。可以在除尘主管易积灰点设置回风口,将循环风输送到各回风口进行吹扫,避免管道堵塞。
[0010]进一步地,所述除尘风机和所述增压风机为变频风机。除尘风机和增压风机的功率可调,可以按需进行风量风压调整。
[0011]进一步地,所述除尘主管上设有第一风速传感器和第一风压传感器,所述循环风管上设有第二风速传感器和第二风压传感器。设置传感器监测管路内的风速、风压,能够根据运行情况调整除尘风机和增压风机的工作状态。
[0012]进一步地,所述预降尘装置包括抽风吸尘罩、预降尘器、除尘风机和除尘阀门,所述抽风吸尘罩与所述预降尘器通过第一抽风管道连接,所述抽风吸尘罩设置在物料输送设备上方,所述除尘风机的进口与所述预降尘器通过第二抽风管道连接,所述除尘阀门设置在所述除尘风机的出口,所述除尘支管与所述除尘阀门连接。通过除尘风机可以单独控制支管管道的抽风压力,避免局部风量过剩,减少大颗粒物料被吸入,设置预降尘器可以进行预降尘处理,减少大颗粒粉尘进入管道,保证除尘系统稳定运行。
[0013]进一步地,所述预降尘器包括降尘壳体,所述降尘壳体内分为降尘区、出气区和收集区,所述降尘区和所述出气区之间设有过滤网,所述收集区位于所述降尘壳体的下部,所述降尘区和所述出气区位于所述收集区的上方,所述降尘区与所述收集区连通,所述第一抽风管道与所述降尘区连接,所述第二抽风管道与所述出气区连接。抽风吸尘罩吸入的含尘气体会进入预降尘器中,粗颗粒被过滤网过滤,无法通过过滤网并进入收集区,细小颗粒的粉尘则通过出气区后进入管道,由此可以防止大颗粒粉尘进入除尘主管,有利于除尘系统稳定运行。
[0014]进一步地,所述降尘壳体的底部设有排尘阀门,所述排尘阀门与排尘管连接,所述排尘管的出口位于所述物料输送设备的上方。收集区储存的大颗粒粉尘可以从降尘壳体底部排出,便于对粉尘回收利用,部分大颗粒物料可以通过排尘管直接返回到输送设备,减少物料损失。
[0015]进一步地,所述预降尘装置还包括手持吸尘罩,所述手持吸尘罩通过吸尘软管与所述第一抽风管道连接,所述吸尘软管上设有吸尘阀门。设置手持吸尘罩可以对岗位粉尘进行清理,保持工作环境清洁。进一步地,所述集中降尘器为脉冲除尘器,所述集中降尘器内设有多组过滤介质和脉冲阀,所述集中降尘器的下部设有除灰斗。脉冲除尘器具有很高的除尘效率,通过喷吹压缩空气的方法除掉过滤介质(布袋或滤筒)上附着的粉尘,并通过除灰斗进行收集。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收粉仓,所述除灰斗与所述收粉仓之间设有输灰装置,所述排气烟囱设置在所述收粉仓上。输灰装置可以将除灰斗中收集的粉尘输送至收粉仓,进行统一回收处理,排气烟囱直接安装固定在收粉仓上,使烟囱高度相应降低,不但降低风阻,而且大大减少弯头和烟囱落地投资。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集散式除尘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与当前传统的除尘系统相比,本专利技术集散式除尘系统具有低功耗、除尘效率高,压力损失低、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采用“分散供风预治理,集中过滤净排放”模式,适用于多种多点物料运输、多点烟气等的除尘,为集中除尘排放提供了全新的模板,可灵活运用于各类型生产装置,实现工业生产“绿色清洁、节能降碳”的目标。
[0019]2、本专利技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散式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主管(71)、循环风管(75)、多个预降尘装置(1)、集中降尘器(2)、排气烟囱(3)和三通调节阀(81),各所述预降尘装置(1)分别与一除尘支管(72)连接,各所述除尘支管(72)与所述除尘主管(71)连接,所述预降尘装置(1)包括除尘风机(13),所述除尘主管(71)的出口端与所述集中降尘器(2)的进口连接,所述三通调节阀(81)三个接口分别通过第一净气管(73)与所述集中降尘器(2)的出口连接,通过第二净气管(74)与所述排气烟囱(3)的进口连接,通过所述循环风管(75)与所述除尘主管(7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散式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压风机(4),所述循环风管(75)上设有第一三通切断阀(82)和第二三通切断阀(83),所述增压风机(4)的进口与所述第一三通切断阀(82)连接,所述增压风机(4)的出口与所述第二三通切断阀(8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散式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主管(71)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回风口,各所述回风口均与所述循环风管(75)连接,所述回风口上设有回风阀。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散式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风机(13)和所述增压风机(4)为变频风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散式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主管(71)上设有第一风速传感器(91)和第一风压传感器(92),所述循环风管(75)上设有第二风速传感器(93)和第二风压传感器(9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散式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降尘装置(1)包括抽风吸尘罩(11)、预降尘器(12)、除尘风机(13)和除尘阀门(14),所述抽风吸尘罩(11)与所述预降尘器(12)通过第一抽风管道(163)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春喻德良李宁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源程冶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