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循环风的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2061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循环风的除尘系统,包括多个预降尘装置、集中降尘器、排气烟囱和管路系统,管路系统包括一除尘主管、一净气管、一循环风管和多根除尘支管,各预降尘装置分别与一除尘支管连接,各除尘支管与除尘主管连接,除尘主管的出口端与集中降尘器的进口连接,净气管的两端分别与集中降尘器的出口和排气烟囱的进口连接,循环风管的两端分别与净气管和除尘主管连接。基于循环风的除尘系统设置多根除尘支管,由独立的除尘风机控制风量,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设计各岗位风量,减少能量浪费,并设置循环风管将净化后的气体输送回除尘主管,用于清理除尘主管中堵积的细粉尘灰,避免管道堵塞,提高了粉尘的回收率和除尘效果。提高了粉尘的回收率和除尘效果。提高了粉尘的回收率和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循环风的除尘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除尘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循环风的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钢铁、有色、化工、电力、食品加工、烟草加工等行业中,生产系统包括除尘设备。一般采用大型集中除尘方式,即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尘气体进行集中收集,通过除尘支管管道、主管管道运输到集中除尘装置,再通过除尘器进行净化处理,净化过的气体直接排入大气,一般工序为收尘罩

除尘支管管道

主管管道

布袋除尘

风机

烟囱。
[0003]现有技术中,除尘系统基本采用集中提供动力、统一除尘处理的集中降尘方式,设备投入大、管路距离长、需要较大区域占地,并且由于生产线设备所需除尘的时间不同容易出现大马拉小车、除尘设备空运转的情况,导致浪费能源浪费。节能减排、提质降耗是工业生产长期的追求,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但现实情况是,现有的集中除尘系统风量难以平衡,能源损耗高;还会造成局部风量过剩,使大颗粒物质进入管道,大颗粒粉尘在管道上易堵积,难以清理,会影响系统整体的净化除尘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除尘系统能耗,避免管道积灰。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循环风的除尘系统,包括多个预降尘装置、集中降尘器、排气烟囱和管路系统,所述管路系统包括一除尘主管、一净气管、一循环风管和多根除尘支管,各所述预降尘装置分别与一所述除尘支管连接,各所述除尘支管与所述除尘主管连接,所述除尘主管的出口端与所述集中降尘器的进口连接,所述净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集中降尘器的出口和所述排气烟囱的进口连接,所述循环风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净气管和所述除尘主管连接。
[000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基于循环风的除尘系统设置多根除尘支管,由独立的除尘风机控制风量,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设计各岗位风量,减少能量浪费,除尘主管采用正压送风方式,相对于负压抽风所需风机功率较小,并设置循环风管将净化后的气体输送回除尘主管,用于清理除尘主管中堵积的细粉尘灰,避免管道堵塞,提高了粉尘的回收率和除尘效果。
[0007]进一步地,所述净气管上设有三通调节阀,所述三通调节阀的一个接口与所述循环风管连接。通过控制三通调节阀可以调节净气管中气体进入排气烟囱和循环风管的风量,使除尘系统高效运行。
[0008]进一步地,所述除尘主管上设有第一风速传感器和第一风压传感器,所述循环风管上设有第二风速传感器和第二风压传感器。设置传感器监测管路内的风速、风压,能够根据运行情况调整阀门和风机的工作状态。
[0009]进一步地,所述基于循环风的除尘系统还包括增压风机,所述循环风管上设有第一三通切断阀和第二三通切断阀,所述增压风机的进口与所述第一三通切断阀连接,所述
增压风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二三通切断阀连接。设置增压风机可以增大循环风管的风量风压,继而调整除尘主管的风压、风速,提高粉尘清理和收集效果。
[0010]进一步地,所述集中降尘器为脉冲除尘器,所述集中降尘器内设有多组过滤介质和脉冲阀,所述集中降尘器的下部设有除灰斗。脉冲除尘器具有很高的除尘效率,通过喷吹压缩空气的方法除掉过滤介质(布袋或滤筒)上附着的粉尘,并通过除灰斗进行收集。
[0011]进一步地,所述基于循环风的除尘系统还包括收粉仓,所述除灰斗与所述收粉仓之间设有输灰装置。输灰装置可以将除灰斗中收集的粉尘输送至收粉仓,进行统一回收处理。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烟囱设置在所述收粉仓上。排气烟囱直接安装固定在收粉仓上,使烟囱高度降低,不但降低风阻,而且大大减少弯头和排气烟囱落地投资。
[0013]进一步地,所述预降尘装置包括抽风吸尘罩、预降尘器、除尘风机和除尘阀门,所述抽风吸尘罩与所述预降尘器通过第一抽风管道连接,所述除尘风机的进口与所述预降尘器通过第二抽风管道连接,所述除尘阀门设置在所述除尘风机的出口,所述除尘支管与所述除尘阀门连接。通过除尘风机可以单独控制支管管道的抽风压力,避免局部风量过剩,减少大颗粒物料被吸入,设置预降尘器可以进行预降尘处理,减少大颗粒粉尘进入管道,保证除尘系统稳定运行。
[0014]进一步地,所述预降尘器选自过滤器、惯性沉降器、重力除尘器、旋风离心分离除尘器中的一种。可以根据生产线的物料特性选择合适的预降尘器,其中过滤器是根据混合气体中所含物料粒径分布,选择合适规格的过滤介质,相对细小颗粒可通过过滤介质随气流前行,相对粗大的颗粒则无法通过过滤介质而被捕集;惯性沉降器是依靠沉降室设置有各种形式的挡板,含有大小颗粒粉尘的混合气流冲击在挡板上,气流方向突然发生急剧转变,大颗粒借助其本身的惯性力作用与小颗粒气体进行分离;重力除尘器依靠自身重力从原气流中进行沉降分离;旋风离心分离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物料从旋转流场中获得离心力从原气流中分离出来。
[0015]进一步地,所述预降尘装置还包括手持吸尘罩,所述手持吸尘罩通过吸尘软管与所述第一抽风管道连接,所述吸尘软管上设有吸尘阀门。设置手持吸尘罩可以对岗位粉尘进行清理,保持工作环境清洁。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循环风的除尘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降尘装置的工艺流程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中降尘器、排气烟囱和收粉仓的工艺流程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
预降尘装置,11

抽风吸尘罩,12

预降尘器,13

除尘风机,14

除尘阀门,163

第一抽风管道,164

第二抽风管道,2

集中降尘器,21

除灰斗,3

排气烟囱,4

增压风机,5

收粉仓,6

输灰装置,71

除尘主管,72

除尘支管,73

第一净气管,74

第二净气管,75

循环风管,81

三通调节阀,82

第一三通切断阀,83

第二三通切断阀,91

第一风速传感器,92

第一风压传感器,93

第二风速传感器,94

第二风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循环风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预降尘装置(1)、集中降尘器(2)、排气烟囱(3)和管路系统,所述管路系统包括一除尘主管(71)、一净气管、一循环风管(75)和多根除尘支管(72),各所述预降尘装置(1)分别与一所述除尘支管(72)连接,各所述除尘支管(72)与所述除尘主管(71)连接,所述除尘主管(71)的出口端与所述集中降尘器(2)的进口连接,所述净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集中降尘器(2)的出口和所述排气烟囱(3)的进口连接,所述循环风管(7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净气管和所述除尘主管(71)连接,还包括增压风机(4),所述循环风管(75)上设有第一三通切断阀(82)和第二三通切断阀(83),所述增压风机(4)的进口与所述第一三通切断阀(82)连接,所述增压风机(4)的出口与所述第二三通切断阀(8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循环风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气管上设有三通调节阀(81),所述三通调节阀(81)的一个接口与所述循环风管(7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循环风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主管(71)上设有第一风速传感器(91)和第一风压传感器(92),所述循环风管(75)上设有第二风速传感器(93)和第二风压传感器(94)。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基于循环风的除尘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春喻德良李宁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源程冶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