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人工鱼礁
[0001]本技术涉及人工鱼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人工鱼礁。
技术介绍
[0002]早在中国明朝嘉靖年间,现在的广西北海市一带渔民,就已经利用设置在海中的竹篱来诱集鱼群,进行捕鱼作业。这些竹篱通常是用20根大毛竹插入海底,同时在间隙中投入石块和竹枝等。实际上这就是早期的“人工鱼礁”。
[0003]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国内外已经广泛的开展人工鱼礁建设,进行近海海洋生物栖息地和渔场的修复,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0004]但是当前的人工鱼礁多为一体结构,在特定的环境中有较好的修复效果但不能适应不同的海洋及渔场的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鱼礁,旨在解决当前的人工鱼礁较难适应不同水体环境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组合式人工鱼礁,包括:
[0007]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升流鱼礁(100);导流板鱼礁(200),所述导流板鱼礁(200)设有四个且围绕所述上升流鱼礁(100)设置,并与所述上升流鱼礁(100)连接;网格鱼礁(300),所述网格鱼礁(300)设有四个且设置于所述导流板鱼礁(200)的上部,并与所述导流板鱼礁(200)连接;框架型鱼礁(400),所述框架型鱼礁(400)设置于所述导流板鱼礁(200)的下部,且与所述导流板鱼礁(200)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人工鱼礁还包括米字型鱼礁(500),所述米字型鱼礁(500)设置于所述上升流鱼礁(100)的上部,且与所述上升流鱼礁(100)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鱼礁(200)包括:第一礁体支架,所述第一礁体支架内部具有第一空腔;导流板(220),所述导流板(220)与所述第一礁体支架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效平,李冲,李铁鹏,刘子元,呼晓群,杨金龙,吕廷晋,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东宇海珍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