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存储单元、存储器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半导体
,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存储单元、存储器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半导体器件集成化技术的发展,对于以存储器为代表的半导体器件而言,存储器中存储单元的尺寸越来越小,以提高存储器的存储密度。目前,存储单元中多采用垂直结构的晶体管。
[0003]但是,在存储器的制备过程中,垂直结构的晶体管中栅极的尺寸波动较大,特别是栅极的长度波动较大,导致晶体管的性能波动较大,进而影响存储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存储单元、存储器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储器的制备过程中,存储器中晶体管的栅极制备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单元,包括:叠置于衬底一侧的晶体管和电容器,晶体管和电容器连接;
[0006]晶体管包括沿垂直于衬底的第一方向叠置的源极、第一半导体结构和漏极,第一半导体结构沿平行于衬底的第二方向相对于源极和漏极缩进,源极、第一半导体结构和漏极围合形成的侧向凹槽中设置有第一介质结构和栅极。
[0007]可选地,源极和漏极在衬底的正投影相重叠;源极和漏极在衬底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半导体结构、第一介质结构和栅极在衬底的正投影。
[0008]可选地,电容器设置于晶体管远离衬底的一侧,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与漏极连接;
[0009]或者,晶体管设置于电容器远离衬底的一侧,电容器的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叠置于衬底一侧的晶体管和电容器,所述晶体管和所述电容器连接;所述晶体管包括沿垂直于所述衬底的第一方向叠置的源极、第一半导体结构和漏极,所述第一半导体结构沿平行于所述衬底的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缩进,所述源极、所述第一半导体结构和所述漏极围合形成的侧向凹槽中设置有第一介质结构和栅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相重叠;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半导体结构、所述第一介质结构和所述栅极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设置于所述晶体管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与所述漏极连接;或者,所述晶体管设置于所述电容器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与所述源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还包括第二半导体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半导体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远离所述栅极的一侧。5.一种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多条位线、多条字线和多个如上述权利要求1
‑
4中任一所述的存储单元,多个所述存储单元阵列排布;所述位线设置于所述存储单元远离或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位线平行于第二方向,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同一行的各所述存储单元与同一条所述位线连接;所述字线平行于第三方向,沿所述第三方向位于同一列的各所述存储单元与同一条所述字线连接;所述第三方向平行于所述衬底,并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存储单元的电容器设置于所述晶体管远离所述位线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线与所述存储单元中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连接;所述字线包括位于同一列的各所述存储单元中所述晶体管的栅极。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存储器,或者,如上述权利要求1
‑
4中任一项所述的存储单元。8.一种存储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图案化工艺在衬底的一侧制备得到至少两个间隔且平行于第三方向的第一沟槽和初始结构列;所述初始结构列包括沿第三方向间隔排列的初始叠置结构,所述初始叠置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叠置的初始源极、初始半导体结构和初始漏极;所述第三方向平行于所述衬底,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衬底;侧向刻蚀所述初始半导体结构,得到第一中间半导体结构,使得所述初始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卜文,朱正勇,赵超,王桂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超弦存储器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