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产品加工的高温杀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45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产品加工的高温杀菌设备,特别涉及水产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杀菌箱、隔板、第一杀菌区、第二杀菌区、进料口、第一传送带、冷却输送机构、蒸汽发生器、风机、冷却管、第二传送带、出料口,通过在高温杀菌和紫外线杀菌之间增设冷却输送机构,高温灭菌之后的水产品落入到每两个输送叶片之间,启动风机往冷却管内送入冷风实现了对水产品边输送边冷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冷却管为弧形管,通过如此设置增大了冷却面积,冷却速度快。冷却速度快。冷却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产品加工的高温杀菌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水产品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于一种用于水产品加工的高温杀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为保证食品安全,在水产品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杀菌工作。公告号为CN209609723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鲍鱼加工用高温杀菌装置”,该专利中设置了高温加热箱和紫外线杀菌箱,鲍鱼先进入高温杀菌箱内上,加热电阻丝加热对鲍鱼进行高温灭菌。高温灭菌后打开隔断门,鲍鱼进入紫外线杀菌箱,冷却风机对鲍鱼进行冷却及风干,鲍鱼冷却至摄氏度以下后紫外线杀菌灯照射鲍鱼,照射一段时间完成灭菌后鲍鱼从出料门运送出。该专利中写到,因为紫外线灭菌需要在较低温度和较低湿度的条件下进行,但是该专利中高温灭菌和紫外灯灭菌之间不存在冷却输送机构,需要等到鲍鱼冷却下来才可以进行紫外线灭菌,这样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技术方案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产品加工的高温杀菌设备,包括杀菌箱、隔板、第一杀菌区、第二杀菌区、进料口、第一传送带、冷却输送机构、蒸汽发生器、风机、冷却管、第二传送带、出料口,所述杀菌箱内通过所述隔板分成所述第一杀菌区及所述第二杀菌区,所述第一杀菌区内安装有所述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进料端正上方对应的所述杀菌箱顶部设有所述进料口,所述第一传送带的正上方及正下方分别对应设有第一高温蒸汽喷淋管及第二高温蒸汽喷淋管,所述第一高温蒸汽喷淋管及所述第二高温蒸汽喷淋管分别通过管道汇总至蒸汽总管,所述蒸汽总管通过管道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通,所述第二杀菌区年内安装有所述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下料端下方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进料端之间设有所述冷却输送机构,所述冷却输送机构一侧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一侧与送风管一端相连,所述送风管另一端与所述风机相连,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正上方及正下方分别对应设有第一紫外杀菌灯及第二紫外杀菌灯,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下料端正下方对应的所述杀菌箱底部设有所述出料口。
[0005]优选地,所述冷却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筒、进料滑槽、落料口、通风网、输送辊、输送叶片,所述输送筒顶部一侧设有进料滑槽,所述进料滑槽上端与所述第一杀菌区相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下料端的正下方,所述输送筒底部另一侧设有所述落料口,所述输送筒底部一侧设有所述通风网,所述输送筒内安装有所述输送辊,所述输送辊通过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输送辊上环形均匀分布有两个以上的所述输送叶片。
[0006]优选地,所述冷却管为弧形管且所述冷却管另一侧均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通风网。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高温蒸汽喷淋管固定在所述杀菌箱顶部内壁,所述第二高温蒸汽喷淋管固定在所述隔板顶部。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紫外杀菌灯固定在隔板底部,所述第二紫外杀菌灯固定在所述杀菌箱底部内壁上。
[0009]优选地,所述落料口延伸至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进料端上方。
[0010](2)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水产品加工的高温杀菌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高温杀菌和紫外线杀菌之间增设冷却输送机构,高温灭菌之后的水产品落入到每两个输送叶片之间,启动风机往冷却管内送入冷风实现了对水产品边输送边冷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冷却管为弧形管,通过如此设置增大了冷却面积,冷却速度快。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冷却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为:1

杀菌箱、2

隔板、3

第一杀菌区、4

第二杀菌区、5

进料口、6

第一传送带、7

冷却输送机构、71

输送筒、72

进料滑槽、73

落料口、74

通风网、75

输送辊、76

输送叶片、8

第一高温蒸汽喷淋管、9

第二高温蒸汽喷淋管、10

蒸汽总管、11

蒸汽发生器、12

风机、13

送风管、14

冷却管、15

第二传送带、16

第一紫外杀菌灯、17

第二紫外杀菌灯、18

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产品加工的高温杀菌设备,包括杀菌箱1、隔板2、第一杀菌区3、第二杀菌区4、进料口5、第一传送带6、冷却输送机构7、蒸汽发生器11、风机12、冷却管14、第二传送带15、出料口18,所述杀菌箱1内通过所述隔板2分成所述第一杀菌区3及所述第二杀菌区4,所述第一杀菌区3内安装有所述第一传送带6,所述第一传送带6的进料端正上方对应的所述杀菌箱1顶部设有所述进料口5,所述第一传送带6的正上方及正下方分别对应设有第一高温蒸汽喷淋管8及第二高温蒸汽喷淋管9,所述第一高温蒸汽喷淋管8及所述第二高温蒸汽喷淋管9分别通过管道汇总至蒸汽总管10,所述蒸汽总管10通过管道与所述蒸汽发生器11相连通,所述第二杀菌区4年内安装有所述第二传送带15,所述第一传送带6的下料端下方与所述第二传送带15的进料端之间设有所述冷却输送机构7,所述冷却输送机构7一侧设有冷却管14,所述冷却管14一侧与送风管13一端相连,所述送风管13另一端与所述风机12相连,所述第二传送带15的正上方及正下方分别对应设有第一紫外杀菌灯16及第二紫外杀菌灯17,所述第一传送带6的下料端正下方对应的所述杀菌箱1底部设有所述出料口18。
[0017]所述冷却输送机构7包括输送筒71、进料滑槽72、落料口73、通风网74、输送辊75、输送叶片76,所述输送筒71顶部一侧设有进料滑槽72,所述进料滑槽72上端与所述第一杀菌区3相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6下料端的正下方,所述输送筒71底部另一侧设有所述
落料口73,所述输送筒71底部一侧设有所述通风网74,所述输送筒71内安装有所述输送辊75,所述输送辊75通过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输送辊75上环形均匀分布有两个以上的所述输送叶片76。
[0018]所述冷却管14为弧形管且所述冷却管14另一侧均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通风网74。
[0019]所述第一高温蒸汽喷淋管8固定在所述杀菌箱1顶部内壁,所述第二高温蒸汽喷淋管9固定在所述隔板2顶部。
[0020]所述第一紫外杀菌灯16固定在隔板2底部,所述第二紫外杀菌灯17固定在所述杀菌箱1底部内壁上,所述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产品加工的高温杀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杀菌箱(1)、隔板(2)、第一杀菌区(3)、第二杀菌区(4)、进料口(5)、第一传送带(6)、冷却输送机构(7)、蒸汽发生器(11)、风机(12)、冷却管(14)、第二传送带(15)、出料口(18),所述杀菌箱(1)内通过所述隔板(2)分成所述第一杀菌区(3)及所述第二杀菌区(4),所述第一杀菌区(3)内安装有所述第一传送带(6),所述第一传送带(6)的进料端正上方对应的所述杀菌箱(1)顶部设有所述进料口(5),所述第一传送带(6)的正上方及正下方分别对应设有第一高温蒸汽喷淋管(8)及第二高温蒸汽喷淋管(9),所述第一高温蒸汽喷淋管(8)及所述第二高温蒸汽喷淋管(9)分别通过管道汇总至蒸汽总管(10),所述蒸汽总管(10)通过管道与所述蒸汽发生器(11)相连通,所述第二杀菌区(4)年内安装有所述第二传送带(15),所述第一传送带(6)的下料端下方与所述第二传送带(15)的进料端之间设有所述冷却输送机构(7),所述冷却输送机构(7)一侧设有冷却管(14),所述冷却管(14)一侧与送风管(13)一端相连,所述送风管(13)另一端与所述风机(12)相连,所述第二传送带(15)的正上方及正下方分别对应设有第一紫外杀菌灯(16)及第二紫外杀菌灯(17),所述第一传送带(6)的下料端正下方对应的所述杀菌箱(1)底部设有所述出料口(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家良
申请(专利权)人:连江信洋水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