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和用于车辆的天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7720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和用于车辆的天线装置。所述车辆包括多个天线,所述车辆包括:顶盖、第一车顶纵梁和第二车顶纵梁,以及第一天线模块和第二天线模块,所述顶盖布置在车辆的上侧,所述第一车顶纵梁和所述第二车顶纵梁并排布置在所述顶盖上;所述第一天线模块和所述第二天线模块布置在所述顶盖上。第一天线模块设置在第一车顶纵梁联接至顶盖的联接区域中,第一天线模块插入到第一车顶纵梁中。第二天线模块设置在第二车顶纵梁联接至顶盖的联接区域中,第二天线模块插入到第二车顶纵梁中。多个天线以分布式方式布置在第一天线模块和第二天线模块中。块中。块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和用于车辆的天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和用于车辆的天线,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内置在车辆的车顶纵梁中的天线装置和车辆天线。

技术介绍

[0002]通常,车辆是指设计为利用化石燃料、电力等作为动力源在公路或铁路上行驶的交通工具。
[0003]近年来,除了运输材料和人员外,车辆设置为包括音频设备和视频设备以便驾驶员在行驶时可以听音乐和看图像,并且还包括显示到达目的地的路线的导航设备。
[0004]为此,对车辆与外部设备通信的需求日益增加。例如,在用于指引到达目的地的路线的导航功能的情况下,车辆可以从GPS卫星接收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信号以确定车辆的位置。车辆可以接收无线电广播信号和/或多媒体广播信号以再现广播声音和/或图像。此外,车辆可以经由移动通信服务与移动通信基站和/或其他车辆通信。
[0005]车辆可以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的天线。特别地,由于GPS信号的频率、广播信号的频率和移动通信信号的频率彼此不同,车辆设置有具有不同形状的多个天线。此外,多个天线可以彼此一体地设置。
[0006]另一方面,传统的天线以鲨鱼鳍或杆的形式组装在车辆的车顶上,并且因此暴露于外部。结果,在天线的设计和尺寸方面会产生限制。例如,天线可以包括AM/FM无线电天线、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天线、分布式匹配天线(distributed matching antenna,DMA)和移动通信天线,其中四个天线彼此集成,从而出于安全原因导致在设计和尺寸方面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于车辆的车顶纵梁中的天线装置,以及包括所述天线装置的车辆。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布置在车辆的车顶纵梁上的不同位置处的多个天线模块,以及包括所述天线装置的车辆。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不限于上述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以下的描述,可以明了其他目的。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多个天线,所述车辆包括:顶盖、第一车顶纵梁和第二车顶纵梁以及第一天线模块和第二天线模块,所述顶盖布置在车辆的上侧,所述顶盖包括第一和第二联接区域;所述第一车顶纵梁和第二车顶纵梁并排布置在所述顶盖上,其中所述第一车顶纵梁在第一联接区域中联接到顶盖,所述第二车顶纵梁在第二联接区域中联接到顶盖;所述第一天线模块和第二天线模块布置在顶盖上,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模块布置在第一联接区域中,所述第一天线模块插入到第一车顶纵梁中,所述第
二天线模块布置在第二联接区域内,所述第二天线模块插入到第二车顶纵梁中,多个天线以分布式方式布置在第一天线模块和第二天线模块中。
[0011]第一车顶纵梁和第二车顶纵梁可以从顶盖的前侧延伸到后侧,顶盖可以包括联接到第一车顶纵梁的前侧的第一前联接区域、联接到第一车顶纵梁的后侧的第一后联接区域、联接到第二车顶纵梁的前侧的第二前联接区域以及联接到第二车顶纵梁的后侧的第二后联接区域。第一天线模块和第二天线模块可以布置在第一前联接区域、第一后联接区域、第二前联接区域和第二后联接区域中的不同联接区域中。
[0012]第一天线模块可以布置在顶盖的第一后联接区域中。第二天线模块可以布置在顶盖的第二后联接区域中。
[0013]第一天线模块可以布置在顶盖的第一前联接区域中。第二天线模块可以布置在顶盖的第一后联接区域中。
[0014]第一天线模块可以布置在顶盖的第一前联接区域中。第二天线模块可以布置在顶盖的第二后联接区域中。
[0015]第一车顶纵梁可以从顶盖的前侧延伸到后侧,并且包括第一主体部分、联接到顶盖的前侧的第一前支撑部分以及联接到顶盖的后侧的第一后支撑部分。第二车顶纵梁可以从顶盖的前侧延伸到后侧,并且可以包括第二主体部分、联接到顶盖的前侧的第二前支撑部分以及联接到顶盖的后侧的第二后支撑部分。第一天线模块和第二天线模块可以插入到第一前支撑部分、第一后支撑部分、第二前支撑部分和第二后支撑部分中的不同支撑部分中。
[0016]第一天线模块可以插入到第一车顶纵梁的第一后支撑部分中。第二天线模块可以插入到第二车顶纵梁的第二后支撑部分中。
[0017]第一天线模块可以插入到第一车顶纵梁的第一前支撑部分中,第二天线模块可以插入到第一车顶纵梁的第一后支撑部分中。
[0018]第一天线模块可以插入到第一车顶纵梁的第一前支撑部分中,第二天线模块可以插入到第二车顶纵梁的第二后支撑部分中。
[0019]多个天线可以基于多个天线的每个的工作频率以分布式方式布置在第一天线模块和第二天线模块中。
[0020]多个天线可以包括具有第一工作频率的第一天线、具有大于第一工作频率的第二工作频率的第二天线,以及具有大于第二工作频率的第三工作频率的第三天线。第一天线可以布置在第一天线模块中,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可以布置在第二天线模块中。
[0021]多个天线可以包括模拟广播天线、数字广播天线、卫星导航天线以及第一移动通信天线和第二移动通信天线。第一天线模块可以包括模拟广播天线和第一移动通信天线。第二天线模块可以包括数字广播天线、卫星导航天线和第二移动通信天线。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多个天线,所述车辆包括:顶盖、第一车顶纵梁和第二车顶纵梁,以及第一天线模块、第二天线模块、第三天线模块和第四天线模块,所述顶盖布置在车辆的上侧,所述顶盖包括第一前联接区域、第二前联接区域、第一后联接区域和第二后联接区域;所述第一车顶纵梁和第二车顶纵梁并排布置在顶盖上,同时从顶盖的前侧延伸到后侧,其中所述第一车顶纵梁的前侧在第一前联接区域中联接到顶盖,所述第二车顶纵梁的前侧在第二前联接区域中联接到顶盖,所述第一车顶纵梁的后
侧在第一后联接区域中联接到顶盖,所述第二车顶纵梁的后侧在第二后联接区域中联接到顶盖;所述第一天线模块、所述第二天线模块、所述第三天线模块和所述第四天线模块布置在顶盖上,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模块布置在第一前联接区域中,所述第一天线模块插入到第一车顶纵梁中;所述第二天线模块布置在第二前联接区域中,所述第二天线模块插入到第二车顶纵梁中;所述第三天线模块布置在第一后联接区域,所述第三天线模块插入到第一车顶纵梁中;所述第四天线模块布置在第二后联接区域中,所述第四天线模块插入到第二车顶纵梁中,其中多个天线以分布式方式布置在第一天线模块、第二天线模块、第三天线模块和第四天线模块中。
[0023]第一车顶纵梁可以从顶盖的前侧延伸到后侧,并且包括第一主体部分、联接到顶盖的前侧的第一前支撑部分以及联接到顶盖的后侧的第一后支撑部分,第二车顶纵梁可以从顶盖的前侧延伸到后侧,并且包括第二主体部分、联接到顶盖的前侧的第二前支撑部分以及联接到顶盖的后侧的第二后支撑部分,第一天线模块、第二天线模块、第三天线模块和第四天线模块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包括多个天线,所述车辆包括:顶盖,其布置在车辆的上侧,所述顶盖包括第一联接区域和第二联接区域;第一车顶纵梁和第二车顶纵梁,所述第一车顶纵梁和第二车顶纵梁并排布置在所述顶盖上,其中,所述第一车顶纵梁在第一联接区域中联接到所述顶盖,所述第二车顶纵梁在第二联接区域中联接到所述顶盖;以及第一天线模块和第二天线模块,所述第一天线模块和第二天线模块布置在所述顶盖上,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模块布置在第一联接区域中,所述第一天线模块插入到第一车顶纵梁中,所述第二天线模块布置在第二联接区域中,所述第二天线模块插入到第二车顶纵梁中,所述多个天线以分布式方式布置在第一天线模块和第二天线模块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车顶纵梁和所述第二车顶纵梁从顶盖的前侧延伸到后侧,所述顶盖包括联接到第一车顶纵梁的前侧的第一前联接区域、联接到第一车顶纵梁的后侧的第一后联接区域、联接到第二车顶纵梁的前侧的第二前联接区域以及联接到第二车顶纵梁的后侧的第二后联接区域,所述第一天线模块和所述第二天线模块布置在所述第一前联接区域、所述第一后联接区域、所述第二前联接区域和所述第二后联接区域中的不同联接区域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模块布置在顶盖的第一后联接区域中,所述第二天线模块布置在顶盖的第二后联接区域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模块布置在顶盖的第一前联接区域中,所述第二天线模块布置在顶盖的第一后联接区域中。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模块布置在顶盖的第一前联接区域中,所述第二天线模块布置在顶盖的第二后联接区域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车顶纵梁从顶盖的前侧延伸到后侧,并且包括第一主体部分、联接到顶盖的前侧的第一前支撑部分以及联接到顶盖的后侧的第一后支撑部分,所述第二车顶纵梁从顶盖的前侧延伸到后侧,并且包括第二主体部分、联接到顶盖的前侧的第二前支撑部分以及联接到顶盖的后侧的第二后支撑部分,所述第一天线模块和所述第二天线模块插入到所述第一前支撑部分、所述第一后支撑部分、所述第二前支撑部分和所述第二后支撑部分中的不同支撑部分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模块插入到第一车顶纵梁的第一后支撑部分中,所述第二天线模块插入到第二车顶纵梁的第二后支撑部分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模块插入到第一车顶纵梁的第一前支撑部分中,所述第二天线模块插入到第一车顶纵梁的第一后支撑部分中。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模块插入到第一车顶纵梁的第一前支撑部分中,所述第二天线模块插入到第二车顶纵梁的第二后支撑部分中。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多个天线基于多个天线的每个的工作频率以分布式方式布置在第一天线模块和第二天线模块中。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多个天线包括具有第一工作频率的第一天线、具有大于第一工作频率的第二工作频率的第二天线,以及具有大于第二工作频率的第三工作频率的第三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布置在第一天线模块中,所述第二天线和所述第三天线布置在第二天线模块中。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多个天线包括模拟广播天线、数字广播天线、卫星导航天线以及第一移动通信天线和第二移动通信天线,所述第一天线模块包括模拟广播天线和第一移动通信天线,所述第二天线模块包括数字广播天线、卫星导航天线和第二移动通信天线。13.一种车辆,其包括多个天线,所述车辆包括:顶盖,其布置在车辆的上侧,所述顶盖包括第一前联接区域、第二前联接区域、第一后联接区域和第二后联接区域;第一车顶纵梁和第二车顶纵梁,所述第一车顶纵梁和第二车顶纵梁并排布置在所述顶盖上,同时从所述顶盖的前侧延伸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欣孙贤帝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