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射式发光装置及其封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7641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发射式发光装置及其封装方法。上述电子发射式发光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密封胶、气体以及荧光层。第一基板上配置有阴极,且所述阴极具有图案设计。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的对向,且第二基板上配置有阳极。密封胶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边缘,以将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组装在一起。气体配置于阴极与阳极之间,利用气体放电用以诱导阴极发出多个电子,其中气体所存在的环境的气压介于10托尔(torr)至10-3托尔(torr)。荧光层配置于电子的移动路径上,以与电子撞击作用而发出光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元件及其封装方法,且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发射式发光装置及其封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量产的发光装置包括气体放电光源以及场发射光源。气体放电光源应用于 例如等离子体面板或气体放电灯上,主要利用阴极与阳极之间的电场,使充满于放电腔 内的气体游离,通过气体导电的方式使电子撞击气体后产生跃迁并发出紫外光,而同样 位于放电腔内的荧光层吸收紫外光后便发出可见光。场发射光源应用于例如纳米碳管 场发射显示器等,主要是提供超高真空的环境,并且在阴极上制作纳米碳材的电子发射端 (electron emitter),以利用电子发射端中高深宽比的微结构帮助电子克服阴极的功函数 (workfimction)而脱离阴极。此外,在铟锡氧化物(IT0)制成的阳极上涂布荧光层,以通过 阴极与阳极之间的高电场使电子由阴极的纳米碳管逸出。如此,电子可在真空环境中撞击 阳极上的荧光层,以发出可见光。 然而,上述两种发光结构皆有其缺点。举例而言,因考虑受到紫外光照射后的衰减 问题,因此对于气体放电光源内的材料选用需有特殊要求。此外,因为气体放电的发光机制 历经两道过程才能发出可见光,故能量的损耗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发射式发光装置,包括: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上配置有阴极,其中该阴极具有图案设计;第二基板,位于该第一基板的对向,且该第二基板上配置有阳极;密封胶,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的边缘,以将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组装在一起;气体,配置于该阴极与该图案化阳极之间,用以诱导该阴极发出多个电子,其中该气体所存在的环境的气压介于10托尔至10↑[-3]托尔;以及荧光层,配置于这些电子的移动路径上,以与这些电子撞击作用而发出光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弘李中裕陈世溥林依萍周彦伊刘旻忠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