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驱动车辆翻板的驱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7530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组件、特别是用于驱动翻板(5)的驱动组件,包括:铰接组件(2),其包括能够与车身连接的第一铰接部(3)和能够与车辆翻板(5)连接的第二铰接部(4);联接组件(7),其至少包括第一联接部(8),所述第一联接部将所述第一铰接部(3)与所述第二铰接部(4)铰接起来;第一致动器(10),其用于在正常操作期间驱动所述第二铰接部(4)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致动器(10)具有第一端(10a)和第二端(10b),所述第一端能够围绕第一枢轴(P1)枢转地耦接到车身;连接到所述第一致动器(10)的支承元件(16);耦接组件(14),其用于将所述第一致动器(10)耦接到所述铰接组件(2),所述耦接组件包括具有第一端(15a)和第二端(15b)的第一耦接部(15),所述第一耦接部(15)的第一端(15a)围绕第二枢轴(P2)枢转地耦接到所述第二铰接部(4)和所述第一联接部(8)之一,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10)的支承元件(16)围绕与所述第二枢轴(P2)间隔开的第三枢轴(P3)枢转地耦接到所述第一耦接部(15)的第二端(15b)。驱动组件提供了在关闭和打开位置之间驱动地移动车辆翻板的可能性,并且还提供了可靠的行人保护功能。靠的行人保护功能。靠的行人保护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驱动车辆翻板的驱动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组件、特别是用于驱动翻板的驱动组件。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支承元件、特别是用于驱动组件中的支承元件。

技术介绍

[0002]在实践中,带有铰接组件的驱动组件是已知的,该铰接组件可以固定在车身上的第一铰接部和固定在车辆翻板上的第二铰接部。为了枢转地连接车辆翻板和车身,铰接组件还包括布置在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之间的联接组件。在一些情况下,联接组件配置为不仅允许车辆翻板在打开和关闭的位置之间进行枢转运动,例如用于检查发动机组,而且还配置为允许车辆翻板相对于发动机组或车身的升高,以便在发生事故时特别为行人提供保护,在该事故中,行人可能因撞击紧靠车辆翻板下方的坚硬的发动机组而受到严重伤害甚至是致命伤害。这种用于该目的的驱动装置包括致动器,其用于驱动翻板从关闭位置移动到升高位置,以便在发生事故时为行人提供保护。所使用的致动器大多被配置为烟火致动器,它能提供翻板的快速提升运动,以确保安全和及时地保护行人。不利的是,使用附加的致动器来驱动车辆翻板在打开和关闭位置之间的运动是困难的,因为这样的致动器在大多数情况下配置为主轴驱动器,它提供所需的力来将翻板从完全关闭的位置移动到完全打开的位置,反之亦然,但它不适合以如此快速的方式移动,如用于行人保护系统的烟火致动器所提供的那样,在触发烟火致动器的事故中,它可能会被损坏。
[0003]WO 2006/086960 A1展示了一种用于驱动车辆翻板的驱动组件,其包括铰接组件,该铰接组件具有可与车身和车辆翻板之一连接的第一铰接部和可与车身和车辆翻板中的另一个连接的第二铰接部。驱动组件还包括联接组件,该联接组件被配置为四杆连杆,其可枢转地连接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致动器,该第一致动器配置为与铰接组件耦接的液压驱动装置,以驱动铰接组件在打开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第一致动器连接在车身和铰接组件之间。耦接组件布置在第一致动器和铰接组件之间,用于将第一致动器与铰接组件耦接。耦接组件包括第一耦接部,该第一耦接部配置为第一杠杆,其在第一端与第一致动器相连。第一杠杆与第一铰接部枢转地连接,并以远离第一致动器的第二端耦接到与第二铰接部枢转连接的第二耦接部。第二耦接部配置为第二杠杆,该第二杠杆的第一端与第二铰接部枢转连接,第二杆杠的第二端与第一耦接部的第二端枢转连接。所示的驱动组件的缺点是有两个杠杆,这两个杠杆彼此枢转地连接,以将第一致动器与铰接组件耦接。当铰接组件被提升时,第一杠杆也会被旋转,因此会有一个力作用在第一致动器上,这可能导致第一致动器的部件被损坏,或者提升运动被抑制,从而不能提供足够的行人保护。
[0004]DE 10 2018 125 800 A1描述了一种用于在打开和关闭位置之间驱动车辆翻板的驱动组件。该已知的驱动组件包括枢转地连接车辆翻板与车辆车身的联接组件,从而使翻板在打开和关闭位置之间可枢转连接,并进一步允许翻板移动到升高的位置,以提供行人保护,其中翻板与车辆的发动机组间隔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致动器,该致动器枢转地连
接在车身和车辆翻板之间,以用于驱动翻板在打开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此外,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在车身和车辆翻板之间的第二致动器,以用于驱动翻板运动到升高的位置,以提供行人保护功能。第一支承元件与车辆翻板固定连接,第一致动器与支承元件枢转连接,以用于将第一致动器与车辆翻板耦接。第一支承元件包括用于将支承元件连接到翻板的连接区域以及与第一致动器枢转地耦接的支承区域。支承区域包括矩形的接收器,在该接收器中布置有耦接部件,第一致动器可以枢转地耦接到该耦接部件。耦接部件在接收器中可沿第一支承元件的轴向移动,从而使耦接部件所耦接的第一致动器的一端也沿第一支承元件的轴向移动,以确保在第二致动器将翻板快速移动到升高位置的情况下,第一致动器的长度几乎不受影响,因为在启动翻板的行人保护位置时,第一致动器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承元件的耦接部件一起移动。在第一支承元件的接收器中布置有偏压装置,以确定接收器内耦接部件的第一位置,该第一位置对应于正常操作,其中翻板在打开和关闭位置之间转动,以及确定对应于主动模式中的第二位置,其中翻板被快速移动到升高的位置。偏压装置包括相互面对的第一偏压构件和第二偏压构件,这些偏压构件分别预压与耦接部件相抵的止动构件,从而防止耦接部件在第一支承元件的矩形接收器中发生轴向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提供了在关闭和打开位置之间驱动地移动车辆翻板的可能性,并且还提供了可靠的行人保护功能。
[0006]上述目的是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和第二方面的改进的驱动组件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改进的支承元件实现的。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创造了一种驱动组件、特别是用于驱动翻板的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包括铰接组件,该铰接组件包括可与车身连接的第一铰接部和可与车辆翻板连接的第二铰接部以及至少包括将所述第一铰接部与所述第二铰接部铰接的第一联接部的联接组件。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致动器,其用于在正常操作模式下驱动铰接组件在打开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其中,第一致动器具有第二端和可围绕第一枢轴可枢转地与车身耦接的第一端。此外,驱动组件包括与第一致动器连接的第一支承元件和用于将第一致动器与铰接组件连接的耦接组件。耦接组件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耦接部,其中第一耦接部的第一端围绕第二枢轴可枢转地耦接到第二铰接部和第一连接部之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组件的特征在于,第一致动器的第一支承元件围绕第三枢轴枢转地耦接到第一耦接部的第二端,第三枢轴与第二枢轴间隔开。
[0008]有利的是,耦接组件提供了改变与第一致动器相连的第一支承元件位置的可能性,使得在铰接组件在关闭位置和由第二致动器驱动的升高位置之间移动时,第一致动器的长度不受影响,因为长度的差异被第一耦接部围绕第二枢轴的枢转运动所补偿。有利的是,耦接组件适于重新定位第三枢轴,这使得在铰接组件被移动到升高位置的情况下,第一致动器不会被迫改变其长度。因此,不会有超过一定阈值的力作用在第一致动器上,导致第一致动器损坏或限制铰接组件的提升运动。
[0009]优选的是,第一致动器和第一耦接部在正常工作时布置为接近死点位置,在死点位置上,第一枢轴、第二枢轴和第三枢轴基本上布置在一条直线上。有利的是,这种布置确保了至少在正常操作期间,由第一致动器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翻板,三个枢轴
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因为由第一致动器提供的力是沿着由第一、第二和第三枢轴形成的直线引导的。
[00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枢轴在正常操作时被轴向布置在第一枢轴和第三枢轴之间。这进一步确保了当第一致动器驱动翻板朝向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时,第一、第二和第三枢轴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特别是第一耦接部不会围绕第二枢轴进行枢转。相反,在主动操作中,翻板被第二致动器移动到升高的位置,以提供行人保护,第一耦接部应被驱动以围绕第二枢轴旋转。
[0011]因此,在主动操作期间,第二铰接部可相对于第一铰接部移动到升高的位置,以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驱动组件、特别是用于驱动翻板(5)的驱动组件,包括:铰接组件(2),其包括能够与车身连接的第一铰接部(3)和能够与车辆翻板(5)连接的第二铰接部(4);联接组件(7),其至少包括第一联接部(8),所述第一联接部将所述第一铰接部(3)与所述第二铰接部(4)铰接起来;第一致动器(10),其用于在正常操作期间驱动所述第二铰接部(4)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致动器(10)具有第一端(10a)和第二端(10b),所述第一端能够围绕第一枢轴(P1)枢转地耦接到车身;连接到所述第一致动器(10)的支承元件(11;211);耦接组件(14),其用于将所述第一致动器(10)耦接到所述铰接组件(2),所述耦接组件包括具有第一端(15a)和第二端(15b)的第一耦接部(15),所述第一耦接部(15)的第一端(15a)围绕第二枢轴(P2)枢转地耦接到所述第二铰接部(4)和所述第一联接部(8)之一,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10)的支承元件(11;211)围绕与所述第二枢轴(P2)间隔开的第三枢轴(P3)枢转地耦接到所述第一耦接部(15)的第二端(15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10)和第一耦接部(15)在正常操作期间布置为越过死点位置,在死点位置所述第一枢轴(P1)、所述第二枢轴(P2)和所述第三枢轴(P3)大致布置在一条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在正常操作期间,所述第二枢轴(P2)轴向地布置在所述第一枢轴(P1)与所述第三枢轴(P3)之间。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在提供行人保护的主动操作期间,所述第二铰接部(4)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铰接部(3)移动到升高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在所述主动操作期间,所述第一枢轴(P1)、所述第二枢轴(P2)和所述第三枢轴(P3)移动越过死点位置,使得所述第一枢轴(P1)、所述第二枢轴(P2)和所述第三枢轴(P3)限定三角形。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在所述主动操作期间,所述第一耦接部(15)围绕所述第二枢轴(P2)旋转。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耦接组件(14)包括止动装置(17)。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止动装置(17)包括止动元件(18),所述止动元件(18)抵靠所述第二铰接部(4)和所述第一联接部(8)之一,所述第一耦接部(15)的第一端(15a)耦接到所述第二铰接部(4)和所述第一联接部(8)中所述的一个。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联接组件(7)配置为四杆连杆,并包括第二联接部(9),所述第一联接部(8)和所述第二联接部(9)均配置为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第一铰接部(3)与所述第二铰接部(4)之间的连杆臂。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支承元件(211)包括沿连接轴线(C)延伸以将所述支承元件(211)连接到所述第一致动器(10)的连接段(240),所述支承元件(211)包括支承段(241),所述支承段(241)包括具有沿纵向轴线(Y)延伸的条形的接收器(242),所述连接轴线(C)和所述纵向轴线(Y)在径向上间隔开。11.一种驱动组件、特别是用于驱动翻板(5)的驱动组件,包括:
铰接组件(102),其包括能够与车身连接的第一铰接部(3)和能够与车辆翻板(5)连接的第二铰接部(4);联接组件(107),其至少包括第一联接部(108),所述第一联接部将所述第一铰接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
申请(专利权)人:埃德沙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