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域控制的智能网联客车线束架构及线束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7022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域控制的智能网联客车线束架构及线束设计方法,通过模块化及分域控制、就近配电的设计思路设计电源线束、地线束、CAN线束,其中,电源线束包括蓄电池电源线束、DCDC电源线束、域控制器供电线束、后部部件电源线束和前部部件电源线束,地线束包括前部地线束和后部地线束,CAN线束包括4路CAN线束且每一路CAN线束分别连接各域控制器与该域控制器对应的控制对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当前线束架构通用化低的问题以及在后期的频繁变更过程中对整个线束架构影响大的问题,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准确度。提高设计准确度。提高设计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域控制的智能网联客车线束架构及线束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线束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域控制的智能网联客车线束架构及线束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新型车载功能的与日俱增,整车线束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电网结构。针对智能网联客车,其电子电气架构也随其飞速发展而快速更新,逐步从分布式架构向中央集中式的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发展,且中央集中式的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逐步成为电子电气架构的主流趋势。其中,线束架构作为整车电子电气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在可靠性、模块化、降成本、提升施工效率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0003]然而,目前的客车线束存在设计周期长、更改频繁且影响大、通用化低的技术问题,在实际项目设计过程中,由于关联影响部件多、控制方案复杂、线束回路不清晰等因素,客车线束成为制约项目进度的关键一环,同时,现有的客车线束架构通用化低且更改频繁,这也极大的影响物料储备及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域控制的智能网联客车线束架构及线束设计方法,通过就近配电、分域控制的总体设计思路,降低导线束回路长度,清晰化CAN网络架构,实现线束的模块化设计,解决现有客车线束设计周期长、更改频繁、通用化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域控制的智能网联客车线束架构。
[0007]一种基于域控制的智能网联客车线束架构,包括电源线束、地线束和CAN线束;
[0008]所述电源线束包括蓄电池电源线束、DCDC电源线束、域控制器供电线束、后部部件电源线束和前部部件电源线束;蓄电池、电池系统分别通过蓄电池电源线束、DCDC电源线束接入后车身域控制器,后车身域控制器通过域控制器供电线束接入动力域控制器、前车身域控制器、智驾域控制器和座舱域控制器,后车身域控制器分别通过后部部件电源线束、前部部件电源线束接入客车后部用电部件和前部用电部件;
[0009]所述地线束包括前部地线束和后部地线束;位于车身后部的各域控制器、蓄电池、后部用电部件通过后部线束接入后部集中搭铁点,位于车身前部的各域控制器和前部用电部件通过前部地线束接入前部集中搭铁点;
[0010]所述CAN线束包括4路CAN线束,每一路CAN线束分别连接各域控制器与该域控制器对应的控制对象。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后部用电部件包括电池系统、制动系统和驱动系统;所述前部用电部件包括灯光系统、门控系统、雨刮系统、雷达系统、惯导、工控机、仪表系统、中控
系统、影音系统。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前车身域控制器、智驾域控制器、座舱域控制器设置在智能网联客车的前部,动力域控制器、后车身域控制器设置在智能网联客车的后部。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1路CAN线束用于各域之间的信号通讯,后车身域控制器通过第1路CAN线束与动力域控制器、前车身域控制器、智驾域控制器和座舱域控制器连接。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2路CAN线束用于动力域内各部件之间的信号通讯,动力域控制器通过第2路CAN线束与电池系统、制动系统和驱动系统连接。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3路CAN线束用于智驾域内各部件之间的信号通讯,智驾域控制器通过第3路CAN线束与雷达系统、惯导、工控机连接。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4路CAN线束用于座舱域内各部件之间的信号通讯,座舱域控制器通过第4路CAN线束与仪表系统、中控系统、影音系统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域控制的智能网联客车线束设计方法。
[0018]一种基于域控制的智能网联客车线束设计方法,根据不同域控制器的位置,分别设计电源线束、地线束和CAN线束,包括:
[0019]针对电源线束,基于按域控制和分级分配原则,设置蓄电池电源线束和DCDC电源线束分别将蓄电池和电池系统接入后车身域控制器,设置域控制器供电线束连接后车身域控制器与前车身域控制器,基于就近原则,设置前部部件电源线束和后部部件电源线束,分别连接后车身域控制器与后部用电部件、前车身域控制器与前部用电部件;
[0020]针对地线束,基于就近集中搭铁原则,设置前部地线束将位于前车身的域控制器和前部用电部件接入前部集中搭铁点,设置后部地线束将位于后车身的域控制器和后部用电部件接入后部集中搭铁点;
[0021]针对CAN线束,基于按域控制原则,通过多路CAN线束分别连接各域控制器与该域控制器对应的控制对象。
[0022]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域控制的智能网联客车线束架构及线束设计方法,通过模块化及分域控制、就近配电的设计思路设计电源线束、地线束、CAN线束,降低导线束回路长度,清晰化CAN网络架构,解决当前线束架构通用化低的问题以及在后期的频繁变更过程中对整个线束架构影响大的问题,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准确度,满足智能网联客车全新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0024]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基于域控制的智能网联客车线束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各域控制的分布示意图。
[0027]其中,1、蓄电池,2、蓄电池电源线束,3、后车身域控制器,4、域控制器供电线束,5、后部地线束,6、第1路CAN线束,7、动力域控制器,8、前车身域控制器,9、智驾域控制器,10、座舱域控制器,11、后部部件电源线束,12、前部部件电源线束,13、第2路CAN线束,14、第3路CAN线束,15、第4路CAN线束,16、电池系统,17、制动系统、18、驱动系统,19、灯光系统,20、门
控系统,21、雨刮系统,22、雷达系统,23、惯导,24、工控机,25、仪表系统,26、中控系统,27、影音系统,28、DCDC电源线束,29、前部地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9]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0]实施例一
[0031]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域控制的智能网联客车线束架构,该线束架构如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域控制的智能网联客车线束架构,其特征是,包括电源线束、地线束和CAN线束;所述电源线束包括蓄电池电源线束、DCDC电源线束、域控制器供电线束、后部部件电源线束和前部部件电源线束;蓄电池、电池系统分别通过蓄电池电源线束、DCDC电源线束接入后车身域控制器,后车身域控制器通过域控制器供电线束接入动力域控制器、前车身域控制器、智驾域控制器和座舱域控制器,后车身域控制器分别通过后部部件电源线束、前部部件电源线束接入客车后部用电部件和前部用电部件;所述地线束包括前部地线束和后部地线束;位于车身后部的各域控制器、蓄电池、后部用电部件通过后部线束接入后部集中搭铁点,位于车身前部的各域控制器和前部用电部件通过前部地线束接入前部集中搭铁点;所述CAN线束包括4路CAN线束,每一路CAN线束分别连接各域控制器与该域控制器对应的控制对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域控制的智能网联客车线束架构,其特征是,前车身域控制器、智驾域控制器、座舱域控制器设置在智能网联客车的前部,动力域控制器、后车身域控制器设置在智能网联客车的后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域控制的智能网联客车线束架构,其特征是,所述后部用电部件包括电池系统、制动系统和驱动系统;所述前部用电部件包括灯光系统、门控系统、雨刮系统、雷达系统、惯导、工控机、仪表系统、中控系统、影音系统。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域控制的智能网联客车线束架构,其特征是,第1路CAN线束用于各域之间的信号通讯,后车身域控制器通过第1路CAN线束与动力域控制器、前车身域控制器、智驾域控制器和座舱域控制器连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域控制的智能网联客车线束架构,其特征是,第2路CAN线束用于动力域内各部件之间的信号通讯,动力域控制器通过第2路CAN线束与电池系统、制动系统和驱动系统连接。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域控制的智能网联客车线束架构,其特征是,第3路CAN线束用于智驾域内各部件之间的信号通讯,智驾域控制器通过第3路CAN线束与雷达系统、惯导、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志先赵永刚曹志博李泽滨张中豹许旭刘宪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