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磁力控制的桨扇机构静止-旋转施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645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电磁力控制的桨扇机构静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磁力控制的桨扇机构静止

旋转施载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电磁力控制的桨扇机构静止

旋转施载装置,属于航空发动机载荷模拟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在静止试验条件下对桨扇试验件施加模拟的离心载荷、气动载荷,可以以较低的经济成本模拟真实桨毂中央件承担自桨扇叶片传递过来的离心力、轴向力、弯矩的受载过程,以便检验桨毂中央件的强度是否达标,并测试变桨距液压系统的载荷承载能力和动态响应水平。相比于静止试验条件,旋转试验条件的载荷模拟情况更加逼近桨毂中央件和变桨距液压系统的实际受载过程。
[0003]含变桨距机构的桨毂中央件是重要的承力部件,它一方面需要承担自桨扇叶片传递过来的离心力、轴向力、弯矩,另一方面,还要平衡来自变桨距液压系统的载荷。在进行桨毂中央件地面载荷模拟试验时,因其试验件承载形式和传力路线复杂、数据测量点较多,且旋转和静止条件下加载方式不尽相同,往往成为试验加载的最大挑战。
[0004]目前国内叶片加载的方式多是旋转和静止加载独立分开的,如公布号CN1137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磁力控制的桨扇机构静止

旋转施载装置,包括:轴向永磁环(1)、径向永磁环(2)、桨扇试验件(3)、径向电磁铁环(4)、软体环(5)、电磁铁支撑架(6)、轴向电磁铁环(7)、径向压力传感器(8)、轴向拉压传感器(10)、第一支座(9)、轴承(91)、第二支座(11)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桨扇试验件(3)包括下半部分的抗拉旋转接头(32)和上半部的“匚”型扇形体(31),多个桨扇试验件(3)紧密排列并带有微小径向裂口,用以消除径向加载下的周向应变力干扰,桨扇试验件(3)安装在桨扇轮盘的桨扇变距接口上,并通过旋转轴驱动旋转,所述轴向永磁环(1)和径向永磁环(2)磁极同向排布,并分别安装在桨扇试验件(3)的侧壁面环和顶壁面环内,所述径向电磁铁环(4)和轴向电磁铁环(7)分别与轴向永磁铁(1)和径向永磁铁(2)无接触安装,所述径向电磁力环(4)存在径向缺口(43),以及第一缺口轴向延申部(41)和第二缺口轴向延申部(42),所述径向压力传感器(8)安装在两缺口轴向延申部之间,用于感知径向力的大小,所述轴向电磁铁环(7)端部安装有轴向拉压传感器(10),用于感知轴向力的大小,所述软体环(5)夹在径向电磁铁环(4)和电磁铁支撑架(6)之间,用于均匀地补偿径向加载时的径向电磁铁环(4)的径向位移,使得径向力尽可能的均匀施加在桨扇试验件(3)上和反作用在径向电磁铁环(4)上;所述桨扇试验件(3)由于抗拉旋转接头(32)的抵消作用,在桨扇螺旋桨变距系统变距过程中不会绕着叶根中点旋转运动,所述轴向电磁铁环(7)可施加对桨扇试验件在变桨距过程中无接触的轴向压力和拉力,所述轴向电磁铁环(7)施加在桨扇试验件(3)的磁力大小由线圈电流控制,所述轴向电磁铁环(7)对轴向永磁环(1)需保证无加载时具有对桨扇试验件(3)无附加载荷的特点,即存在补偿电流产生反向的电磁力来抗拒永磁铁对轴向电磁铁环(7)铁芯的吸力,且通过改变轴向电磁铁环(7)线圈电流方向改变施加载荷为拉力还是压力,实现双向加载,所述径向永磁环(2)施加径向力在桨扇试验件(3)上,并同样具有上述的施载力的技术特征;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力控制的桨扇机构静止

旋转施载装置由第一支座(9)和第二支座(11)进行支撑,第一支座(9)上安装有轴承(91)套在桨扇轮盘的旋转轴上,第二支座(11)和电磁铁支撑架(6)固连构成施载静止端,用于抵抗从电磁铁支撑架(6)传递过来的反作用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力控制的桨扇机构静止

旋转施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径向永磁环(2)和轴向电磁铁环(7)的结构、磁场特征以及受力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径向永磁环(2)的线圈由长方体的堆积线圈,沿着堆积方向环向弯折,然后线圈两端接触形成一个圆环形的线圈,所述的圆环形的线圈在通直流电流下会形成磁力线径向朝外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连潭黄向华张天宏雷钧皓王洁张起源陈梓敬闵思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