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633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藻水分离装置,所述藻水分离装置包括滤藻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滤藻层两端的固定机构,所述滤藻层包括金属网,所述金属网内由外向内设置至少一层厚碎石层、中粗砂层、滤网,所述滤藻层内还设置抽水机构,所述抽水机构用于抽取滤藻层过滤藻水得到的清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藻水分离装置,将其置入藻水中,藻水经过滤藻层,其中粒径较大的蓝藻被滤藻层阻留,而清水则透过滤藻层从铁管近端进入铁管内集水,启动抽水管,铁管内的抽水管将清水抽出,结构简单,无需添加药剂与机械即可分离藻泥与清水,处理成本低。处理成本低。处理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藻水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蓝藻处理
,尤其涉及藻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体富营养导致蓝藻大量繁殖引起蓝藻水华,蓝藻死亡腐烂后释放毒素产生恶臭,严重污染水质,有些水域因为蓝藻爆发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饮用水和旅游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0003]现有技术中蓝藻藻水浓缩与固化主要采用添加药剂与机械脱水相组合的方式,对藻水进行浓缩与固化。为了简化施工内容与节约藻水处理成本,需要设计一种使用便捷且使用成本低的藻水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藻水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藻水分离装置,所述藻水分离装置包括滤藻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滤藻层两端的固定机构,所述滤藻层包括金属网,所述金属网内由外向内设置至少一层厚碎石层、中粗砂层、滤网,厚碎石层、中粗砂层、滤网之间均通过金属网隔开,所述滤藻层内还设置抽水机构,所述抽水机构用于抽取滤藻层过滤藻水得到的清水。
[0007]进一步的,所述滤藻层包括三层中粗砂层,所述中粗砂层的粒径从外向内依次为0.4mm、0.5mm、0.55mm。
[0008]进一步的,所述滤网目数为80目。
[0009]进一步的,所述厚碎石层、中粗砂层厚度为20cm。
[0010]进一步的,所述滤藻层为中空圆柱型。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滤藻层近端的托盘、设置在所述滤藻层远端的压盖以及穿过所述压盖、滤藻层设置的铁管,所述托盘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铁管内壁。
[0012]进一步的,所述压盖远端开设供所述铁管穿过的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压盖远端设置插销穿过所述铁管。
[0014]进一步的,所述抽水机构包括伸入所述铁管内的抽水管,所述抽水管另一端连接抽水泵,所述抽水泵另一端具有出水口。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0016](一)本技术的藻水分离装置,将其置入藻水中,藻水经过滤藻层,其中粒径较大的蓝藻被滤藻层阻留,而清水则透过滤藻层从铁管近端进入铁管内集水,启动抽水管,铁管内的抽水管将清水抽出,结构简单,无需添加药剂与机械即可分离藻泥与清水,处理成本低。
[0017](二)进一步的,铁管穿过孔进行滤藻层的中空部,托盘远端的连接杆与铁管内壁焊接连接或螺纹连接,使压盖、托盘、铁管固定滤藻层,结构牢固。
[0018](三)进一步的,滤藻层采用模块化设计,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便于更换以及反洗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藻水分离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藻水分离装置中滤藻层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藻水分离装置中滤藻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标记:
[0023]1、滤藻层;11、厚碎石层;12、中粗砂层;13、滤网;14、金属网;2、固定机构;21、压盖;211、孔;22、铁管;221、插销;23、托盘;231、连接杆;3、抽水机构;31、抽水管;32、抽水泵;33、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限定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
ꢀ“
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上述藻水分离装置的结构,本技术限定术语“远端”和“近端”,具体而言,“远端”表示远离地面的一端,“近端”表示靠近地面的一端,以图1为例,图1中铁管22的下端为近端,图1中铁管22的上端为远端。
[0027]实施例一
[0028]请参考图1、图2和图3,藻水分离装置,所述藻水分离装置包括滤藻层1以及设置在所述滤藻层1两端的固定机构2,所述滤藻层1包括金属网14,所述金属网14内由外向内设置至少一层厚碎石层11、中粗砂层12、滤网13,厚碎石层11、中粗砂层12、滤网13之间均通过金属网14隔开,所述滤藻层1内还设置抽水机构3,所述抽水机构3用于抽取滤藻层1过滤藻水得到的清水。
[0029]具体的,请继续参考图1、图2和图3,所述滤藻层1为中空圆柱型。所述滤藻层1包括三层中粗砂层12,所述中粗砂层12的粒径从外向内依次为0.4mm、0.5mm、0.55mm,中粗砂层12粒径从小到大设置能够满足阻留蓝藻的同时加快藻水流动,每层所述厚碎石层11、中粗
砂层12厚度为20cm,所述滤网13目数为80目,滤藻层1能够有效地阻留蓝藻。
[0030]请参考图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设置在所述滤藻层1近端的托盘23、设置在所述滤藻层1远端的压盖21以及穿过所述压盖21、滤藻层1设置的铁管22,所述托盘23通过连接杆231连接所述铁管22内壁。具体的,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托盘23、压盖21为与滤藻层1配合的中空圆柱型,压盖21远端还开设供所述铁管22穿过的孔211。所述铁管22穿过孔211进入滤藻层1的中空部,所述托盘23远端的连接杆231与铁管22内壁焊接连接或螺纹连接,使压盖21、托盘23、铁管22固定滤藻层1。
[0031]请参考图1,进一步的,所述压盖21远端设置插销221穿过所述铁管22,用于对铁管22、压盖21进行限位,防止压盖21脱离滤藻层1。
[0032]请参考图1,进一步的,所述抽水机构3包括伸入所述铁管22内的抽水管31,所述抽水管31另一端连接抽水泵32,所述抽水泵32另一端具有出水口33。
[0033]本技术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0034]将本申请的藻水分离装置置入藻水中,藻水经过滤藻层1,其中粒径较大的蓝藻被滤藻层1阻留,而清水则透过滤藻层1从铁管22近端进入铁管22内集水,启动抽水管31,铁管22内的抽水管31将清水抽出。
[0035]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藻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藻水分离装置包括滤藻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滤藻层两端的固定机构,所述滤藻层包括金属网,所述金属网内由外向内设置至少一层厚碎石层、中粗砂层、滤网,所述厚碎石层、中粗砂层、滤网之间均通过金属网隔开,所述滤藻层内还设置抽水机构,所述抽水机构用于抽取滤藻层滤藻水得到的清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藻层包括三层中粗砂层,所述中粗砂层的粒径从外向内依次为0.4mm、0.5mm、0.55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目数为80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厚碎石层、中粗砂层厚度为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浩然徐惠南徐佳良刘成柳红霞蒋嘉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东方船研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